文章解析

hán
xìn
miào

朝代:唐作者:罗隐浏览量:1
jiǎn
xiàng
qín
shì
xióng
hái
shì
shēn
gōng
guǎ
zhì
kān
hèn
què
bēi
diàn
kuǎi
tōng

译文

除掉项羽改变秦朝后的局势自然称雄,韩信不过是一介布衣,却还是背负着深厚的功劳。韩信的寡妻和年幼的女儿都令人遗憾,却不该把剩下的酒用来祭奠蒯通。

逐句剖析

"剪项移秦势自雄":除掉项羽改变秦朝后的局势自然称雄,

# 自:一作已。

"布衣还是负深功":韩信不过是一介布衣,却还是背负着深厚的功劳。

"寡妻稚女俱堪恨":韩信的寡妻和年幼的女儿都令人遗憾,

# 寡妻稚女:一作懦夫女子。

"却把余杯奠蒯通":却不该把剩下的酒用来祭奠蒯通。

# 余:一作闲。,却:一作休。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韩信庙》是唐末诗人罗隐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是一首咏史诗,前两句评价了韩信在剪灭项羽、改朝换代过程中所展现出的雄壮气势和非凡功绩,指出韩信不过是一介布衣,却背负着深厚的功劳,蕴含着一种复杂的情感。后两句提到韩信的寡妻幼女,表达出一种遗憾之情,其原因可能与韩信的命运和选择有关,用剩余的酒来祭奠蒯通,蒯通曾劝韩信自立,而韩信未听从,这里体现出诗人对韩信命运的一种感慨。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文学家

罗隐(833~909),唐代文学家。字昭谏,自号江东生,杭州新城(今浙江杭州市富阳区西南)人。本名横,以十举进士不第,乃改名。光启中,入镇海军节度使钱镠幕,后迁节度判官、给事中等职。罗隐与罗邺、罗虬合称“三罗”。其散文小品,笔锋犀利。诗风浅易流畅,亦颇有讽刺现实之作,长于提炼口头语,“今朝有酒今朝醉”(《自遣》)、“为谁辛苦为谁甜”(《蜂》)等诗句流传后世。著有诗集《甲乙集》和文集《谗书》《两同书》等。清人辑有《罗昭谏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剪项移秦势自雄”:此句开篇就展现出宏大的历史场景和韩信的雄伟气魄。“剪项”指击败项羽,“移秦”表示改朝换代,一个“势自雄”,生动地描绘出韩信在历史变革中所展现出的强大力量和豪迈气势,凸显了韩信在历史进程中的关键作用,为全诗奠定了雄浑的基调。“布衣还是负深功”:这句诗将韩信的身份与他的功劳进行对比。“布衣”强调了韩信出身低微,而“负深功”则突出了他建立了深厚的功劳。这种对比引发读者对韩信命运的思考,一个出身布衣的人却能建立如此大的功业,本应是大放异彩,但为何又会陷入悲惨的境地,为后文的感慨埋下伏笔。“寡妻稚女俱堪恨”:此句表达了诗人对韩信寡妻幼女的遗憾之情。这种遗憾并非无端,可能与韩信的命运和选择有关。韩信的悲惨结局不仅影响了他自己,也给身边的人带来了痛苦和灾难,诗人通过这种表达,进一步深化了对韩信命运的感慨,体现出对历史人物命运的关注和思考。“却把余杯奠蒯通”:全诗的点睛之笔。“蒯通”曾劝韩信自立,而韩信未听从,最终导致悲惨结局。诗人用剩余的酒来祭奠蒯通,体现出对韩信没有采纳蒯通建议的惋惜和感慨,借古讽今,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深刻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胡曾《咏史诗·汉宫》

下一篇:唐·郑谷《自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