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
·
chē
yáo
yáo

朝代:唐作者:孟郊浏览量:1
dào
jiāng
jìn
jiāng
shàng
yòu
tōng
zhōu
zhōu
chē
liǎng
chù
yóu
zhàng
fāng
zhì
ān
liú
láng
bié
yán
lìng
shēng
yuǎn
chóu
yàn
jiào
yuè
duàn
yuán
hán
qiū
mèng
jūn
mèng
jūn
zài
bǎi
chéng
lóu
lèi
yīn
hèn
yīn
zhōu
yuàn
wéi
zhě
shǒu
láng
huí
tóu

译文

行至路途尽头恰喜江水已到,江上又有舟船通行。舟与车皆无阻碍,世间何处不能自在遨游。大丈夫当怀四方之志,女子怎能强留身旁。郎君离别时曾叮嘱,莫要因远别生愁。旅雁在月下哀鸣,猿猴于寒秋悲啼。今夜梦中与君相见,见君立于百层城楼之上。想寄泪水却无波浪载送,想寄离恨却无舟楫可托。愿化为车夫之手,为郎君调转马头同归。

逐句剖析

"路喜到江尽":行至路途尽头恰喜江水已到,

# 到江尽:到江边穷尽。,路喜:非常欢喜道路。

"江上又通舟":江上又有舟船通行。

# 通舟:通行舟船。

"舟车两无阻":舟与车皆无阻碍,

# 两无阻:两者互相没有阻碍。,舟车:舟船和车辆。

"何处不得游":世间何处不能自在遨游。

# 得游:得以游历或游览。,何处:什么处所。何地。

"丈夫四方志":大丈夫当怀四方之志,

# 四方志:志在四方。指经营天下或安邦定国的远大志向。四方,东南西北。喻天下。,丈夫:大丈夫。指有所作为的人。指成年男子。十尺为丈。人长八尺。故曰丈夫。

"女子安可留":女子怎能强留身旁。

# 安可留:哪里可以留住或滞留。,女子:女孩子,女人。

"郎自别日言":郎君离别时曾叮嘱,

# 言:言语,说。,别日:告别或辞别之日。,自:自从。,郎:郎君,儿郎。

"无令生远愁":莫要因远别生愁。

# 生远愁:生出远方的思念之愁绪。,无令:不要令人,不要使人。

"旅雁忽叫月":旅雁在月下哀鸣,

# 月:明月。,叫:啼叫,鸣叫。,忽:忽然,突然。,旅雁:旅途的鸿雁。指南飞或北归的雁群。

"断猿寒啼秋":猿猴于寒秋悲啼。

# 寒啼秋:寒霜或寒风中哭啼秋天。,断猿:断崖上的猿猴。孤独悲啼之猿。

"此夕梦君梦":今夜梦中与君相见,

# 梦君梦:梦到了君子或夫君的梦。君:君子。夫君。,此夕:这天夕夜。

"君在百城楼":见君立于百层城楼之上。

# 百城楼:一百座城楼之上。百:一作“北”。

"寄泪无因波":想寄泪水却无波浪载送,

# 波:水波,波浪。,无因:无所凭借;没有机缘。无故,无端。犹无须。因:一作“回”。,寄泪:寄托眼泪。寄:一作“寒”。

"寄恨无因輈":想寄离恨却无舟楫可托。

# 輈:车辕。泛指车。,因:一作“回”。,寄恨:寄托仇怨。

"愿为驭者手":愿化为车夫之手,

# 驭者:赶车人,车夫。,愿为:愿意成为。

"与郎回马头":为郎君调转马头同归。

# 回:回转。,与郎:给郎君。与,给,给与。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杂曲歌辞·车遥遥》是唐代孟郊所写的一首诗。这首诗以女子口吻写丈夫远行后的相思。首写路尽逢舟,赞丈夫四方之志;中忆临别叮嘱,借“旅雁”“断猿”秋景衬孤愁,以梦境写夫君远在“百城楼”;末叹泪恨无寄,愿化驭者为郎回马。诗以“舟车无阻”与“相思有困”对照,既含对丈夫志向的理解,又诉深闺离愁,结句以浪漫想象强化盼归之情,语言直白而情思深切,尽显古代女性离别心境。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中唐诗人,苦吟诗人代表

孟郊(751~814),唐代诗人。字东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早年隐居嵩山,近五十岁中进士,任溧阳县尉。元和间,任河南水陆转运从事。卒后友人私谥贞曜先生。孟郊与韩愈齐名,并称“韩孟”。又与贾岛齐名,有“郊寒岛瘦”之称。其现存诗500多首,以短篇五古最多。虽然题材内容不同,但都显示出思深意远、造语新奇、骨寒神清、峭崛瘦硬的总体风格,表现出强烈的主观意识和独特的审美特征。代表作品有《感怀》《伤春》《征妇怨》等。著有《孟东野诗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前四句写行旅畅通与丈夫志向。“路喜到江尽,江上又通舟。”首句写行至陆路尽头,恰见江水滔滔,更喜江上有舟可渡。“喜”字既写旅途意外之顺畅,也暗写对丈夫前路无阻的宽慰。“舟车两无阻,何处不得游。”承上强调水陆交通皆无碍,反问“何处不得游”,实则赞丈夫志在四方、四海为家的豪情。中八句写离别叮嘱与秋夜思愁。“丈夫四方志,女子安可留。”直陈:男子当志在天下,女子自难强留。“安可留”含无奈,却以理性口吻认同丈夫远志,暗写深闺的寂寞。“郎自别日言,无令生远愁。”回忆临别丈夫叮嘱“莫生远愁”,以夫君的宽慰反衬当下愁绪的难以抑制,语言平实却暗含酸楚。“旅雁忽叫月,断猿寒啼秋。”转写秋夜景物:旅雁月下哀鸣,猿猴寒秋悲啼。“忽”“寒”强化听觉与感官冲击,以凄清意象烘托女子孤独心境。“此夕梦君梦,君在百城楼。”转入描写梦境:今夜梦遇夫君,却见他立于“百城楼”(极言其高远)。虚实交织中,既写相思之切,亦暗示夫君所在之遥、归期之茫。末四句写相思无寄与愿同归途。“寄泪无因波,寄恨无因輈。”中的“因”指凭借,“輈”代指舟船。两个“无因”反复咏叹,将相思无寄的绝望推向高潮。“愿为驭者手,与郎回马头。”写女子突发奇想:愿化身为车夫之手,为夫君调转马头同归。“回马头”打破传统闺怨的含蓄,以直白的动作,将被动思念转为主动求归,既含深情,亦隐现对命运的反抗。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旅雁”二句,承上转下。一结无中生有,包括一篇。逐段细读,乃知其妙。

清岳端《寒瘦集》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白居易《少年问》

下一篇:唐·韩愈《奉和武相公镇蜀时咏使宅韦太尉所养孔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