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chū
qín
chuān
féng
hán
shí

朝代:唐作者:李隆基浏览量:1
luò
yáng
fāng
shù
yìng
tiān
jīn
àn
chuí
yáng
xīn
zhí
wéi
jīng
guò
xíng
chù
zhī
liǎng
jīng
chūn
nián
rùn
jīn
chūn
zǎo
shǔ
fēng
zhuó
huā
cǎo
lián
hán
shí
qīng
míng
guāng
huī
bìng
zài
cháng
ān
dào
cóng
guān
qín
chuān
zhēng
dào
rén
biān
gōng
zhōng
fáng
jiā
rén
shàng
fèi
qiū
qiān
wèi
shuǐ
cháng
qiáo
jīn
cōng
cōng
jiàn
jiàn
xīn
fēng
shù
yuǎn
kàn
xiù
yún
xiāo
xiǎng
tāng
chí
yān
yān
fēn
yūn
shuǐ
diàn
殿
kāi
zàn
xiāng
lún
guī
lái
jīn
suì
qīng
míng
xíng
wǎn
míng
nián
hán
shí
gèng
xiāng
péi

译文

洛阳城畔的芳树倒映在天津桥下,灞岸低垂的杨柳轻拂地面,嫩芽新绿。只因这一路行经之处皆是欢愉,竟不知两京的春光已悄然虚度。去年闰月余下的时日让今春来得早,晨光与暖风轻拂,沾染了花草的芬芳。可叹寒食节与清明相连,节日的光辉一同铺洒在长安的道路上。自从踏上潼关古道进入秦川之地,行人争道,无人不挥鞭嬉戏。公子途中耽于蹴鞠游戏,佳人骑马却停下了荡秋千的欢娱。渭水上的长桥如今即将横渡,渐见新丰一带的树木苍翠葱茏。远望骊山高耸入云霄,恍惚间仿佛看见温泉池升起烟雾。烟雾氤氲中,水上的宫殿若隐若现,暂且拂去香车轮毂的尘埃,踏上归程。今年清明已过,行路已嫌太迟,明年寒食时节,再与你共赴此约。

逐句剖析

"洛阳芳树映天津":洛阳城畔的芳树倒映在天津桥下,

# 阳:一作川。

"灞岸垂杨窣地新":灞岸低垂的杨柳轻拂地面,嫩芽新绿。

# 岸:一作上。

"直为经过行处乐":只因这一路行经之处皆是欢愉,

"不知虚度两京春":竟不知两京的春光已悄然虚度。

"去年余闰今春早":去年闰月余下的时日让今春来得早,

# 余:一作有。

"曙色和风著花草":晨光与暖风轻拂,沾染了花草的芬芳。

"可怜寒食与清明":可叹寒食节与清明相连,

"光辉并在长安道":节日的光辉一同铺洒在长安的道路上。

"自从关路入秦川":自从踏上潼关古道进入秦川之地,

# 路:一作内。

"争道何人不戏鞭":行人争道,无人不挥鞭嬉戏。

"公子途中妨蹴鞠":公子途中耽于蹴鞠游戏,

# 妨:一作方。

"佳人马上废秋千":佳人骑马却停下了荡秋千的欢娱。

# 废:一作戏。

"渭水长桥今欲渡":渭水上的长桥如今即将横渡,

"葱葱渐见新丰树":渐见新丰一带的树木苍翠葱茏。

"远看骊岫入云霄":远望骊山高耸入云霄,

"预想汤池起烟雾":恍惚间仿佛看见温泉池升起烟雾。

"烟雾氛氲水殿开":烟雾氤氲中,水上的宫殿若隐若现,

"暂拂香轮归去来":暂且拂去香车轮毂的尘埃,踏上归程。

"今岁清明行已晚":今年清明已过,行路已嫌太迟,

"明年寒食更相陪":明年寒食时节,再与你共赴此约。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初入秦川路逢寒食》是唐玄宗李隆基创作的一首诗,全诗以寒食节为背景,记录了诗人从洛阳行至秦川途中的见闻与感怀。诗中前四句以“洛阳芳树”“灞岸垂杨”等意象勾勒出两京春景的明媚绚烂,通过“行处乐”与“虚度春”的微妙自嘲,既展现帝王巡游的闲适意趣,又暗含对光阴易逝的怅惘。中段以“寒食与清明”并置,渲染节日氛围,并借“公子妨蹴鞠”“佳人废秋千”的细节,生动再现唐代寒食节贵族游艺的奢靡场景。后半部分转入旅途叙事,从“渭水长桥”到“骊岫云霄”,以壮阔的自然景观与“烟雾氛氲水殿开”的宫廷想象形成张力,最终以“今岁清明行已晚,明年寒食更相陪”收束,既流露对春光短暂的惋惜,又暗含对未来的期许。全诗语言清丽流转,虚实相生,在帝王的视角下融合了自然风物、节俗百态与生命哲思。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朝第七位皇帝

李隆基(685~762),即唐玄宗。唐朝皇帝。庙号玄宗,谥明,故亦称唐明皇,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人。前期励精图治,开创“开元盛世”,使国力强盛。后期贪图享乐致安史之乱爆发,唐朝衰落。李隆基多才多艺,知音乐,善书法,工诗歌,能作文,在唐代帝王中堪与唐太宗颉颃。主要作品有《喜雨赋》《答贾曾令》《受禅制》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洛阳芳树映天津,灞岸垂杨窣地新”两句是描写从洛阳到灞岸途中的景色。一个“映”字生动地写出了洛阳繁茂的芳树与天津桥相互映衬的美景,营造出一种和谐美好的氛围。“垂杨”描绘出灞岸柳树低垂的姿态,“窣地新”则突出了柳树的嫩绿清新,展现出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给人以清新之感。“直为经过行处乐,不知虚度两京春”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感慨。“直为”点明了是因为在旅途之中一路行来处处都有乐趣,才导致“不知虚度两京春”,流露出一种对时光在欢乐的旅途中不知不觉流逝的轻微惋惜之情,同时也体现了旅途中的愉悦。“去年馀闰今春早,曙色和风著花草”这两句是对季节和天气的描写。“去年馀闰今春早”交代了今年春天来得早的原因是去年有闰月,增添了生活气息。“曙色和风”描绘出清晨的阳光和柔和的春风,“著花草”形象地写出了春风吹拂下花草生长的姿态,表现出春天的美好与活力。“可怜寒食与清明,光辉并在长安道”两句写出了寒食与清明时节的氛围。“可怜”在这里有可爱、可叹之意,表达出对寒食和清明这两个节日的喜爱。“光辉并在长安道”描绘出在长安道上,这两个节日的光辉氛围,让人感受到节日的热闹与美好。“自从关路入秦川,争道何人不戏鞭”两句描绘了进入秦川后的情景。“自从关路入秦川”点明了行程的地点转换,“争道”生动地写出了道路上的热闹场景,“何人不戏鞭”表现出人们在寒食清明时节骑马嬉戏、挥鞭玩乐的欢快场面,充满生活情趣。“公子途中妨蹴鞠,佳人马上废秋千”两句刻画了人物的活动。“公子”“佳人”点明了人物身份,“妨蹴鞠”“废秋千”写出了公子佳人在旅途中,因为赶路而暂时停下了蹴鞠和秋千的活动,从侧面反映出旅途的匆匆,同时也展现出当时贵族生活的一个片段。“渭水长桥今欲渡,葱葱渐见新丰树”两句描写了即将渡过渭水时的景色。“渭水长桥今欲渡”点明了行程的推进,即将渡过渭水。“葱葱渐见新丰树”中“葱葱”生动地写出了树木的繁茂葱郁,“渐见”表现出随着行程的接近,新丰的树木逐渐映入眼帘的情景,富有画面感。“远看骊岫入云霄,预想汤池起烟雾”两句由眼前之景展开联想。“远看骊岫入云霄”写出了骊山高耸入云的雄伟气势,“预想汤池起烟雾”则是由骊山联想到骊山脚下的汤池,想象着汤池升起烟雾的情景,为画面增添了一份神秘和向往之感。“烟雾氛氲水殿开,暂拂香轮归去来”两句进一步描绘想象中的画面。“烟雾氛氲”描绘出烟雾弥漫的朦胧之美,“水殿开”展现出一种华丽的场景。“暂拂香轮归去来”写出了暂时停下车子,似乎是要在此停留观赏,又似乎是要离去,表达出一种意犹未尽的情感。“今岁清明行已晚,明年寒食更相陪”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愿望。“今岁清明行已晚”感慨今年清明时节的行程即将结束,时间已经不早了。“明年寒食更相陪”则表达了诗人希望明年寒食节还能再来此地游玩的美好愿望,流露出对这片土地和节日的喜爱与留恋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高骈《步虚词·青溪道士人》

下一篇:唐·韦应物《酒肆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