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照含天地":宝镜中蕴含天地之象,
"神剑合阴阳":神剑融合阴阳二气。
"日月丽光景":日月的光辉映照出壮丽景象,
"星斗裁文章":星斗的排列构成璀璨纹章。
"写鉴表容质":照镜以显容貌仪态,
"佩服为身防":佩戴用以护身防邪。
"从兹一赏玩":从此每日赏玩此物,
"永德保龄长":愿美德长存寿运永昌。
唐朝第七位皇帝
李隆基(685~762),即唐玄宗。唐朝皇帝。庙号玄宗,谥明,故亦称唐明皇,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人。前期励精图治,开创“开元盛世”,使国力强盛。后期贪图享乐致安史之乱爆发,唐朝衰落。李隆基多才多艺,知音乐,善书法,工诗歌,能作文,在唐代帝王中堪与唐太宗颉颃。主要作品有《喜雨赋》《答贾曾令》《受禅制》等。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也是一首道教题材作品,借含象鉴与景震剑的器物特性展现了道教宇宙观与帝王德政思想的融合,亦暗含玄宗追求长生不老的愿望。
2. 写作手法
比喻:“日月丽光景”句用日月的光辉比喻镜面映照出的景象,通过自然天象的壮丽凸显镜子的华美纹饰。“星斗裁文章”句以星斗比拟镜背纹饰的精巧,将天文现象转化为工艺美学的隐喻。同时以“日月”“星斗”比喻镜面纹饰承载的天道规律。
3. 分段赏析
首联“宝照含天地,神剑合阴阳”开篇点明剑镜的象征意义。“宝照”指代铜镜,暗含道教法器能映照天地万物的特性;“神剑”则象征刚健之力,与“阴阳”结合体现道家“刚柔相济”的哲学。诗人用“含”“合”二字,将自然法则与器物功能融合,既突出剑镜的神圣性,又暗示其承载天地规律的深意。颔联“日月丽光景,星斗裁文章”以自然意象渲染剑镜的辉光。“丽”字形容日月的光华映照在镜面,形成壮丽景象;“裁”字将星斗排列比作裁剪出的锦绣文章,既展现动态美感,又暗喻剑镜纹饰的精妙。颈联“写鉴表容质,佩服为身防”转向实用功能与精神象征的结合。“写鉴”指照镜整容,喻指修身养性;“佩服”即佩戴,强调剑镜作为护身符的作用。诗人将日常仪容整理与道教修身观念结合,既体现“内外兼修”的思想,又暗含帝王对自身德行与安全的双重期许。尾联“从兹一赏玩,永德保龄长”两句收束全诗,点明创作意图。“赏玩”既指对剑镜的珍视,也隐喻对道教教义的体悟;“保龄长”直白表达祈求长寿的愿望。
4. 作品点评
这首诗与《王屋山送道士司马承祯还天台》一起,是唐玄宗时道教诗的代表作品,其“赏玩保龄”思想对宋代内丹学派的发展有所影响。
上一篇:唐·齐己《寄明月山僧》
下一篇:唐·李峤《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