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òng
wén
tài
shǒu
xuān
chéng

朝代:唐作者:王维浏览量:1
liáo
yún
wài
shān
tiáo
zhōu
zhōng
shǎng
náo
chuī
西
jiāng
qiū
kōng
duō
qīng
xiǎng
jiǒng
chéng
yuè
míng
hán
cháo
guǎng
广
shí
sài
jìng
tíng
shén
jiě
shī
wǎng
chù
xiāng
nán
fēng
chuī
liǎng

译文

远处稀疏冷落的山峦,在船里向远处观赏。从长江上游出发的时候,军乐队奏乐送行,乐声晌彻整个秋空。大地辽阔,古城长满了野草,天上的月亮很明亮,江中的寒潮很大。按时祭祀报答神明所降福泽,并且解渔网放生。向哪里寄托相思之情呢,南风很大,船行驶得又很快。

逐句剖析

"寥落云外山":远处稀疏冷落的山峦,

# 寥落:稀少、冷落。

"迢递舟中赏":在船里向远处观赏。

# 赏:欣赏。,迢递:遥远。

"铙吹发西江":从长江上游出发的时候,军乐队奏乐送行,

# 铙吹:军乐队奏乐。铙:古代军中的乐器,象铃铛,有柄,但没有中间的锤。吹:管乐。

"秋空多清响":乐声晌彻整个秋空。

# 清响:清越的音响。,秋空:秋季的天空。

"地迥古城芜":大地辽阔,古城长满了野草,

# 芜:长满野革,荒芜。,地迥:大地辽阔,辽远。

"月明寒潮广":天上的月亮很明亮,江中的寒潮很大。

# 广:大。,寒潮:带有寒意的潮水。

"时赛敬亭神":按时祭祀报答神明所降福泽,

# 赛敬亭神:赛神:旧时祭祀酬报神恩,这是一种迷信活动。敬亭:敬亭山,在宣城北,山上有庙,庙里的神叫梓华府君。

"复解罟师网":并且解渔网放生。

# 罟师:渔夫,打鱼的人。罟:捕鱼的网。,解:解开。

"何处寄相思":向哪里寄托相思之情呢,

# 相:一作“想”。,寄:寄托。

"南风吹五两":南风很大,船行驶得又很快。

# 吹五两:古代以风力足以鼓动起船帆为吹五两。五两,由鸡毛做成的重五两的觇测风力之物,系在船尾以候风。吹:一作摇。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送宇文太守赴宣城》由唐代王维所作。这是一首五言古诗,属送别诗。诗开篇描绘舟中赏景,秋空铙吹,尽显自然之美。接着写途中所见古城荒芜、寒潮广布,又提及赛神等,表达对宇文太守治理宣城的期待。结尾以自问自答,借南风、“五两”典故抒发对友人的思念。整首诗借景寓情,以景衬情,用典巧妙,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与友人的深厚情谊,也暗藏诗人自身的复杂心绪。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山水田园诗派代表诗人,“诗佛”

王维(701?~761?),唐代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先世为太原祁县(今属山西)人,其父迁居于蒲州(今山西永济西南蒲州镇),遂为河东人。开元进士,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诗作上,王维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其以山水诗最为后世所称,通过田园山水的描绘,叙写隐逸情趣和佛教禅理,被后世誉为“诗佛”。诗歌的语言清新明丽,简洁洗练,精警自然。王维兼通音乐,擅长绘画,曾绘《辋川图》。北宋苏轼称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明董其昌推他为“南宗”之祖,并说“文人之画,自王右丞始”。代表作品有《鸟鸣涧》《山居秋暝》《使至塞上》《辛夷坞》等。著有《王右丞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送宇文太守赴宣城》作于开元二十八年(740年)十月初奉命从长安出发“知南选”。他途径襄阳,创作了《汉江临泛》《哭孟浩然》等诗。南进至夏口时,王维结识了即将赴宣城任职的宇文太守。当时宣城面临诸多问题,急需能吏治理。王维作为“知南选”参与挑选宇文太守,对其寄予厚望。送别宇文太守后,王维折回前往岭南,途中有感而发写下此诗,以表对友人的送别之情与美好期许。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也是一首送别诗。描绘了诗人舟行途中的景色,以及接近宣城地界的所见所想,表达了对宇文太守治理宣城的信心与期待,借景与用典抒发了诗人与宇文太守的深厚友情。

2. 写作手法

用典:尾句“何处寄相思,南风摇五两”,借用《诗经・齐风・南山》中“五两”典故,含蓄表达对宇文太守的思念,使情感更具韵味。借景抒情:“地迥古城芜,月明寒潮广”,诗人借眼前古城荒芜、寒潮清冷之景,营造萧索氛围。联想:由“时赛敬亭神,复解罟师网”展开联想,以敬亭神及解罟师网,表达对宇文太守治理宣城的信心与期待。倒叙:前四句本应是“铙吹发西江,秋空多清响。寥落云外山,迢递舟中赏”,采用倒叙,先写远景,诗人从舟中赏景,秋空铙吹,借景烘托愉悦闲适之情。

3. 分段赏析

开篇四句,实际顺序应为“铙吹发西江,秋空多清响。寥落云外山,迢递舟中赏”。诗人乘船从西江启程,演奏的铙歌在秋空中回荡,发出清脆声响。他从舟中眺望远方,只见云外的山峦寥落清静。这几句描绘出一幅悠远闲适的画面,借景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惬意,也点明了诗人正在旅途之中,为送别友人做铺垫。中间四句“地迥古城芜,月明寒潮广。时赛敬亭神,复解罟师网”,是诗人抵达接近宣城的夏口时的所见所思。眼前的古城荒芜,月光洒下清辉,寒潮弥漫,呈现出一片萧索的景象。此时,诗人联想到宇文太守即将赴任宣城,他将太守比作比敬亭神还灵验之人。当时宣城历经五年旱灾,百姓困苦,甚至有农民逃到山洞聚众反抗官府,正急需一位能干的太守。王维作为“知南选”,挑选宇文太守,对其充满信心与厚望,认为他能像解开渔夫乱网一样,治理好宣城,让当地恢复生机。最后两句“何处寄相思,南风摇五两”,诗人送别宇文太守后,踏上前往岭南的路。一路上南风轻拂,他的思绪仍停留在与宇文太守相处的时光,心中满是思念。这里诗人借用《诗经·齐风·南山》中“五两”的典故,以自问自答的形式,巧妙而含蓄地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眷恋,凸显了二人之间的深厚情谊。整首诗借景寓情,层层递进,从旅途美景到对友人的期待,再到分别后的思念,情感真挚而细腻。

4. 作品点评

《送宇文太守赴宣城》在写作特色鲜明,借景寓情、用典巧妙,自然之景信手拈来,营造出淡远之境。虽无特别知名的名句,但整首诗感情真挚,展现了王维诗歌淳朴深厚的美感。在文学史上,它体现了王维送别诗独特的艺术风格,以景衬情,于简洁文字中蕴含复杂情感,为后人研究王维诗歌及当时社会风貌提供了素材。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清响”字甚灵(“秋空”句下)。“地迥”十字最妙绝(“地迥”句下)。

清吴煊、胡棠《唐贤三昧集笺注》

# 此诗兴比清旷,寄情于景,韵味深长。

现代国家图书馆馆长詹福瑞《王孟体诗选》

# 兴比清旷,字字响。

不详《唐贤清雅集》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胡曾《杂曲歌辞·车遥遥》

下一篇:唐·张陵《虏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