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yōu
luó
huā

朝代:唐作者:岑参浏览量:2
bái
shān
nán
chì
shān
běi
jiān
yǒu
huā
rén
shí
绿
jīng
hǎo
yán
liù
bàn
huā
jiǔ
fáng
yǎn
zhāo
kāi
duō
xiāng
shēng
zhōng
guó
shēng
西
fāng
gēn
zài
tíng
mèi
gōng
táng
chǐ
zhòng
cǎo
zhī
wéi
tíng
tíng
ér
fāng
wéi
rén
zhī
suǒ
shǎng
shēn
shān
qióng
wěi
yán
shuāng
qiè
bēi
yáng
guān
dào
cháng
céng
xiàn
jūn
wáng
shēn
cháng
jīng
wén
yǒu
yōu
luó
huā
suǒ
wèi
jiàn
tiān
bǎo
gēng
shēn
suì
shēn
tiǎn
píng
shì
shè
jiān
chá
shǐ
lǐng
西
běi
tíng
zhī
shǐ
使
gōng
duō
xiá
nǎi
tíng
nèi
zāi
shù
zhòng
yào
wéi
shān
záo
chí
suō
jiān
ào
jiāo
xiǎo
yǒu
xiàn
huā
zhě
yún
zhī
tiān
shān
zhī
nán
zhuàng
zhòng
cǎo
shì
lóng
zōng
guān
biàn
rán
shàng
sǒng
shēng
páng
yǐn
cuán
huā
zhōng
zhé
pián
wài
bāo
xiāng
téng
fēng
xiù
mèi
jǐng
yīn
shǎng
ér
tàn
yuē
ěr
shēng
zhōng
zài
xiá
shǐ
使
dān
jià
zhòng
róng
gāo
zāi
tiān
yīn
yáng
piān
suì
shēng
jué
xìng
piān
ér
shēng
rén
ér
fāng
shì
huā
zāo
xiǎo
zhōng
wěi
zhū
shān
huái
怀
cái
zhī
shì
wèi
huì
míng
zhǔ
bìn
lín
sǒu
yīn
gǎn
ér
wéi
yuē

译文

在天山的南面,火山的北面。那里有一种花,人们都不曾见识,它长着绿色的茎,碧绿的枝叶十分美丽。它有六片叶子,花开时成九瓣。夜里花瓣合拢,早晨开放,多有奇异的香味,为什么不生在中原而要生在西方呢。如今它被移植在庭堂之下,令我的府邸大增光彩。想必你一定是不耻于同媚俗的花草们为伍,才如此孤独高傲地自个开放于僻静之处。为何得不到人们的赏识呢,在深邃的山坳谷地里饱受寒霜的摧残而凋折。我暗自悲伤阳关一带道路漫长,我无法将你进献给君王。我曾经读过佛经,听说有一种优钵罗花,未曾亲眼见过。天宝庚申年,我担任大理评事之职,兼任监察御史,同时担任伊西北庭度支副使。公务之余有很多闲暇时间,于是在官府庭院内,栽树种草药,堆筑假山开凿池塘,在其中悠然自得,足以寄托傲世情怀。交河的小吏有献上这种花的人,说从天山之南获得它,它的形状与其他草不同,气势高耸如同冠冕。它独立向上耸立,生长时不向旁伸展;花簇从中间绽放,叶片并列在外包裹;奇异的香气随风升腾,秀丽的姿色与美景相映。我因而观赏感叹道:你不生长在中原地区,偏僻在边远之地,使得牡丹价格贵重,芙蓉声誉崇高,可惜啊!天地没有私心,阴阳没有偏爱,各自顺遂它们的生长,自然赋予万物本性,难道会因为地处偏远就不生长吗,难道会因为没有人观赏就不芬芳吗?恰逢这花没有遇到小吏,终究会委弃在山谷中,这与怀才得士人,没有遇到圣明君主,被摒弃在山林中有什么不同呢!我因此有感而发写了这首歌,歌词是:

逐句剖析

"白山南":在天山的南面,

# 白山:即天山。

"赤山北":火山的北面。

# 赤山:即火山,又名赤石山。

"其间有花人不识":那里有一种花,人们都不曾见识,

"绿茎碧叶好颜色":它长着绿色的茎,碧绿的枝叶十分美丽。

"叶六瓣":它有六片叶子,

"花九房":花开时成九瓣。

# 花九房:花有九片花瓣。

"夜掩朝开多异香":夜里花瓣合拢,早晨开放,多有奇异的香味,

# 夜掩朝开:意即花瓣夜晚合拢,到早晨又开放了。

"何不生彼中国兮生西方":为什么不生在中原而要生在西方呢。

# 中国:中土,中原,相对于西方少数民族而言。

"移根在庭":如今它被移植在庭堂之下,

"媚我公堂":令我的府邸大增光彩。

# 公堂:官府的厅堂。

"耻与众草之为伍":想必你一定是不耻于同媚俗的花草们为伍,

"何亭亭而独芳":才如此孤独高傲地自个开放于僻静之处。

"何不为人之所赏兮":为何得不到人们的赏识呢,

"深山穷谷委严霜":在深邃的山坳谷地里饱受寒霜的摧残而凋折。

# 委严霜:因受寒霜摧残而凋零。

"吾窃悲阳关道路长":我暗自悲伤阳关一带道路漫长,

# 阳关:在今甘肃敦煌西南。,窃:暗自。

"曾不得献于君王":我无法将你进献给君王。

# 曾:乃。

"参尝读佛经":我曾经读过佛经,

"闻有优钵罗花":听说有一种优钵罗花,

"目所未见":未曾亲眼见过。

"天宝庚申岁":天宝庚申年,

"参忝大理评事":我担任大理评事之职,

# 忝:谦词,辱居。

"摄监察御史":兼任监察御史,

# 监察御史:掌纠察内外官吏、监诸军等亭。此都非本参实职,乃是朝廷加给升任官员的朝宫职称的虚衔。,摄:兼任。

"领伊西北庭度支副使":同时担任伊西北庭度支副使。

# 伊西:伊州、西州,隶北庭节度。

"自公多暇":公务之余有很多闲暇时间,

# 公:公门,官府。

"乃于府庭内":于是在官府庭院内,

"栽树种药":栽树种草药,

"为山凿池":堆筑假山开凿池塘,

"婆娑乎其间":在其中悠然自得,

# 婆娑:盘桓。

"足以寄傲":足以寄托傲世情怀。

# 寄傲:寄托傲世之情。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倚南窗以寄敖。”

"交河小吏有献此花者":交河的小吏有献上这种花的人,

# 交河:交河城,其地在天山南麓。

"云得之于天山之南":说从天山之南获得它,

"其状异于众草":它的形状与其他草不同,

"势巃嵷如冠弁":气势高耸如同冠冕。

# 弁:古代贵族的一种帽子。,巃嵷:高耸貌。

"嶷然上耸":它独立向上耸立,

# 嶷然:高貌。

"生不傍引":生长时不向旁伸展;

"攒花中折":花簇从中间绽放,

# 折:一作“拆”。

"骈叶外包":叶片并列在外包裹;

# 骈:并列。

"异香腾风":奇异的香气随风升腾,

"秀色媚景":秀丽的姿色与美景相映。

# 景:日光。

"因赏而叹曰":我因而观赏感叹道:

"尔不生于中土":你不生长在中原地区,

"僻在遐裔":偏僻在边远之地,

# 遐裔:边远地区。

"使牡丹价重":使得牡丹价格贵重,

"芙蓉誉高":芙蓉声誉崇高,

"惜哉":可惜啊!

"夫天地无私":天地没有私心,

"阴阳无偏":阴阳没有偏爱,

# 阴阳:阴阳二气,古人认为是生成万物的因素之一。

"各遂其生":各自顺遂它们的生长,

"自物厥性":自然赋予万物本性,

# 厥:其,它的。

"岂以偏地而不生乎":难道会因为地处偏远就不生长吗,

"岂以无人而不芳乎":难道会因为没有人观赏就不芬芳吗?

"适此花不遭小吏":恰逢这花没有遇到小吏,

# 遭:遇到。,适:如果。

"终委诸山谷":终究会委弃在山谷中,

"亦何异怀才之士":这与怀才得士人,

"未会明主":没有遇到圣明君主,

"摈于林薮邪":被摒弃在山林中有什么不同呢!

# 林薮:山林草泽。,摈:抛弃,斥逐。

"因感而为歌":我因此有感而发写了这首歌,

"歌曰":歌词是: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优钵罗花歌》由唐代诗人岑参所作,出自《全唐诗》。作为一首杂言古诗,巧妙运用“以物喻我”的象征手法,将诗人的情感与心志熔铸于优钵罗花的形象之中。诗中从花瓣形态、叶片特征、色彩神韵、香气逸韵等多个维度,细腻勾勒出优钵罗花的奇绝美艳与超凡气质。然而,如此高洁不凡的花朵,却不被世人赏识,只能悄然生长于深山幽谷之间,饱受严霜侵袭,在无人问津中独自绽放、凋零。这种境遇,恰似诗人自身,虽秉持洁身自好的操守,坚守特立独行的品格,胸中满怀济世之才,却始终无法摆脱怀才不遇的命运。在艺术表现上,诗人巧妙调节字句节奏,使全诗读来流畅和谐、一气呵成。遣词造句摒弃浮华艳丽,表达清秀淡雅、含蓄婉转,流露出深沉的情感与高洁的志趣。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盛唐诗人,边塞诗人的杰出代表

岑参(715?~ 769?),唐代诗人,江陵(今湖北荆州)人。天宝进士,官至嘉州刺史,世称岑嘉州。岑参两度出塞,边塞生活的体验极为丰富和充实,是盛唐书写边塞题材诗歌数量最多、成就最突出的诗人。其与高适并称为“高岑”。长于七言歌行,善于描绘异域风光和战争景象。诗歌风格上,气势豪迈,情辞慷慨,色调雄奇瑰丽。代表作品有《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优钵罗花歌》是唐代诗人岑参的诗作,关于该诗的创作背景,诗人在自序中已有详实记载。唐玄宗天宝十五载(756年),岑参任职于北庭都护府期间,一位小吏向他献上一种花卉。初见此花,其高贵秀美的姿态令岑参大为惊叹。然而,这样清雅脱俗的花朵却生长在边陲山谷之中,未能绽放于繁华的中原内地,致使寻常的牡丹、芙蓉反而声名远扬、备受追捧,实在令人惋惜。诗人由此触景生情,将这朵遗落边陲的奇花,比作那些怀才不遇、尚未得遇明主的贤能之士,遂有感而发,赋诗抒怀。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杂言古诗,也是一首咏物诗。通过描写优钵罗花,抒发了作者的身世之感与怀才不遇之情。

2. 分段赏析

“白山南,赤山北,其间有花人不识,绿茎碧叶好颜色。”开篇四句,诗人以质朴笔触勾勒出一幅异域奇景:在天山之南、火山之北的广袤天地间,生长着一种鲜为人知的奇花异草。其茎干碧绿晶莹,叶片润泽如玉,于荒寂之地亭亭玉立,尽显婀娜之姿,宛如遗世独立的佳人。“叶六瓣,花九房,夜掩朝开多异香,何不生彼中国兮生西方。”诗人继而细致描摹此花形态:六片碧叶舒展如剪裁般齐整,九瓣花瓣凝脂含霜,昼夜间更显奇妙——入夜时悄然闭合,似含羞低语;清晨则悠然绽放,笑迎朝阳,馥郁幽香随风飘散,沁人心脾。诗人不禁慨叹:如此清雅灵秀之花,为何生于荒寒西域,而不植根于物华天宝的中原?若在中原,定能引得高洁之士倾心相赏,却如今只能孤芳自赏于边陲,令人惋惜。“移根在庭,媚我公堂,耻与众草之为伍,何亭亭而独芳?何不为人之所赏兮,深山穷谷委严霜。”诗人将奇花移栽至官署庭院,其淡雅风姿与清幽香气,如清风涤荡,瞬间驱散了官署内的浊郁之气,为肃穆之地增添一抹灵动秀色。诗人日日与之相伴,更觉此花品性高洁:它耻于与寻常杂草为伍,独立庭院,身姿挺拔,孤芳自赏。即便身处深山穷谷,饱受严霜侵袭,依然淡定从容,不改其香,恰似抱道守正的君子,纵使身处逆境,也绝不随波逐流,始终坚守本心。“吾窃悲阳关道路长,曾不得献于君王”收束之句,诗人情感喷薄而出。他悲叹此花清雅绝俗,恰似治国安邦的贤才,本应进献君王,以其德才辅佐社稷、泽被苍生。无奈阳关万里,路途迢迢,终难呈于君前,这份遗憾与怅惘,既是为奇花不得赏识而叹,更是为天下怀才不遇之士鸣不平。

3. 作品点评

这首诗突破传统格律限制,采用长短交错的句式,让文字跟随情感自然铺展,体现出诗人的文学功底。全诗运用象征手法,以花自比:用生长在塞外的奇花,比喻自己戍守边疆的孤独处境;以花的珍贵,表达心中的远大抱负;借花朵独自绽放,展现不与世俗同流的品格;用花无人欣赏,抒发怀才不遇的感慨;以关山难越无法献花,诉说报国无门的无奈。作为歌行体诗歌,这首诗形式自由,大量运用散句,节奏灵活。诗人通过调整韵律变化,让诗句读起来流畅自然。在语言表达上,诗人没有使用华丽辞藻,而是用质朴淡雅的文字,含蓄地表达情感,这种写法与诗歌孤寂失意的主题相呼应,既保留了边塞诗的豪迈风格,又融入了文人细腻的情感。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喜其语有节制,一纵则无所不之矣。

明陆时雍《唐诗镜》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李贺《追和柳恽》

下一篇:唐·元稹《送友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