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波冷晓侵云":洞庭湖的湖水在清晨寒冷刺骨,那股冷意直侵云霄,
# 洞庭:湖名,在湖南。
"日日征帆送远人":每日都有远行的帆船,送别着离人。
# 征帆:指远行的船。
"几度木兰舟上望":我多次在木兰舟上眺望远方,
# 木兰舟:用木兰树造的船。
"不知元是此花身":却不知自己竟如同这木兰花一般,漂泊天涯。
# 元:原来。
晚唐杰出诗人
李商隐(811?~858?),唐代诗人。字义山,号玉谿生、樊南生。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生于河南荥阳。开成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东川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牛李党争影响,遭排挤而潦倒终身。李商隐擅长律、绝,富于文采,构思精密,情致婉曲,具有独特风格。然因用典太多,或致诗旨隐晦。其与杜牧并称“小李杜”,又与温庭筠并称“温李”。李商隐亦工四六文,所作以书启奏札为多,与温庭筠、段成式齐名,因三人皆排行十六,时称“三十六体”。代表作品有《贾生》《隋宫》《无题》《锦瑟》等。有《李义山诗集》,后人辑有《樊南文集》《樊南文集补编》。
1. 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开篇“洞庭波冷晓侵云,日日征帆送远人”,描绘出洞庭湖清晨寒冷的湖水、直上云霄的寒气以及每日都在送行远人的征帆等景象。通过这一系列凄清、萧瑟的景色描写,营造出一种孤寂、清冷的氛围,为后文抒发漂泊天涯的惆怅之情奠定基础,让读者能直观感受到诗人内心的伤感。比喻:以“木兰舟”比喻自己,木兰舟在洞庭湖上漂泊,就如同诗人在人生的旅途中四处奔波、居无定所。同时,“木兰花”这一意象也象征着诗人自身,木兰花虽美丽却在风中摇曳,诗人虽才华横溢却命运坎坷,借木兰舟与木兰花,生动形象地表达出诗人漂泊天涯的境遇。
2. 分段赏析
诗的开篇“洞庭波冷晓侵云”,描绘出一幅极为清冷的画面。洞庭湖的湖水在清晨寒冷刺骨,那股冷意似乎能冲破云霄,直抵天际。一个“冷”字,不仅写出了湖水的温度,更烘托出一种孤寂、凄凉的氛围,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寒风凛冽的洞庭湖之畔。“日日征帆送远人”,进一步描绘出洞庭湖上的动态场景。每日都有远行的帆船,它们承载着离人,驶向远方。这一句既展现了洞庭湖作为交通要道的繁忙,又从侧面烘托出离别的频繁与哀伤,为诗歌增添了一层惆怅之感。“几度木兰舟上望”,诗人将视角转向自身,多次在木兰舟上眺望远方。这一“望”字,饱含着诗人对未来的迷茫、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命运的思索。诗人在木兰舟上,随着船只漂泊,心中满是对人生境遇的感慨。“不知元是此花身”,诗人突然领悟到自己竟如同这木兰舟,也如同木兰花一般。木兰花虽美丽却不得不经受风雨的洗礼,木兰舟在湖面上漂泊不定,诗人自己在人生的道路上同样四处奔波、漂泊天涯。这一句是全诗的点睛之笔,将诗人内心深处的惆怅与感伤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上一篇:唐·韦庄《悼亡姬》
下一篇:唐·鲍防《状江南·孟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