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zhèn
shàng
rén
qiū
huái
怀
shì
huì

朝代:唐作者:王昌龄浏览量:1
bái
shāng
cǎo
shān
fēng
chuī
hán
yáo
lín
mèng
qīn
yǒu
gāo
xìng
yún
duān
guō
wài
qiū
shēng
chéng
biān
yuè
cán
yáo
qín
duō
yuǎn
gèng
wèi
zhōng​​
tán

译文

秋夜的白露使草木衰败,山风吹得夜晚更加寒凉。在梦中怀念身在远方的亲友,高雅的兴致忽然冲上云端。城郭外有迅疾的飒飒秋声,城边笼罩在残月的光辉下。瑶琴之声使人生出遥远的情思,是为我们这些羁旅之客而演奏。

逐句剖析

"白露伤草木":秋夜的白露使草木衰败,

"山风吹夜寒":山风吹得夜晚更加寒凉。

"遥林梦亲友":在梦中怀念身在远方的亲友,

"高兴发云端":高雅的兴致忽然冲上云端。

# 云端:一作岩峦。,高兴:高雅的兴致。

"郭外秋声急":城郭外有迅疾的飒飒秋声,

"城边月色残":城边笼罩在残月的光辉下。

"瑶琴多远思":瑶琴之声使人生出遥远的情思,

"更为客中弹":是为我们这些羁旅之客而演奏。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和振上人秋夜怀士会》是盛唐诗人王昌龄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首联描绘了秋夜的寒冷与萧瑟,白露使草木凋零,山风带来阵阵寒意,为全诗奠定了凄凉的基调。颔联诗人由眼前的秋景联想到远方的亲友,梦中与亲友相见,心情愉悦,仿佛能将这份快乐传递到云端。后两联以郭外的秋声和城边的残月,进一步渲染了秋夜的氛围,而诗人弹奏瑶琴的行为,则表达了对远方亲友的深切思念。这首诗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通过对秋夜景色的描写,巧妙地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盛唐著名边塞诗人

王昌龄(690?~ 756?),唐代诗人。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开元进士,授校书郎,改汜水尉,再迁江宁丞,晚年贬龙标尉。世称王江宁、王龙标。开元、天宝间,王昌龄诗名甚盛,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称。其尤擅七绝,多写当时边塞军旅生活,气势雄浑,格调高昂,被称为“七绝圣手”。宫词善写女性幽怨之情,也为世所称。后人辑有《王昌龄集》,另有《诗格》,论诗颇多创见。代表作品有《从军行》七首、《出塞》二首、《采莲曲》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白露伤草木,山风吹夜寒。”描绘了秋夜的景象,白露使草木凋零,山风带来寒意。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物,渲染出一种凄凉的氛围,为下文的抒情作铺垫。颔联:“遥林梦亲友,高兴发云端。”写诗人在梦中与远方的亲友相见,心情愉悦,仿佛高兴的情绪能直达云端。这里通过“遥”字突出了与亲友的距离之远,而“高兴”则表达了对亲友的思念之情。颈联:“郭外秋声急,城边月色残。”继续描写秋夜的景色,郭外的秋声急促,城边的月色已残。这两句通过对声音和光影的描写,进一步烘托出秋夜的凄凉和诗人内心的孤独。尾联:“瑶琴多远思,更为客中弹。”写诗人弹奏瑶琴,寄托对远方亲友的思念。诗人通过弹琴这一动作,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以及自己客居他乡的感慨。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储光羲《相和歌辞·采菱曲》

下一篇:唐·白居易《寄微之三首》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