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uí
gōng
shǒu
suì

朝代:唐作者:李商隐浏览量:1
xiāo
dōng
jiāo
huí
gōng
zhōng
xíng
yǒu
xīn
méi
chén
xiāng
jiǎ
jiān
wéi
tíng
liáo
qióng
zuò
shòu
寿
bēi
yáo
wàng
pán
shì
yuè
yuǎn
wén
tuó
jīng
léi
zhāo
yáng
qīng
chéng
jīn
lián
kěn
lái

译文

东郊传来春神木帝回归的消息,宫中众人赏玩着新开的梅花,尽享欢乐。用沉香和甲煎等名贵香料燃起庭燎,用玉液琼苏这样的美酒作为祝寿的酒杯。远远望去,那承接甘露的露盘仿佛是天上的月亮,远远听闻鼍皮鼓的声音好似惊雷。昭阳殿里最美丽动人的女子,不踏上用黄金打造的莲花就不肯前来。

逐句剖析

"消息东郊木帝回":东郊传来春神木帝回归的消息,

"宫中行乐有新梅":宫中众人赏玩着新开的梅花,尽享欢乐。

"沈香甲煎为庭燎":用沉香和甲煎等名贵香料燃起庭燎,

# 庭燎:庭中照明的火炬。,甲煎:甲香。《唐本草》谓取蠡类之厣,烧灰合香,能成香烟。甲:一作夹。,沈香:即沉水香。《南州异物志》:“沈水香出日南,欲取,当先研坏树着地,积久外自朽烂,其心至坚者,置水则沉,名曰沉香。”

"玉液琼苏作寿杯":用玉液琼苏这样的美酒作为祝寿的酒杯。

# 琼苏:美酒名。

"遥望露盘疑是月":远远望去,那承接甘露的露盘仿佛是天上的月亮,

# 露盘:指承露盘。

"远闻鼍鼓欲惊雷":远远听闻鼍皮鼓的声音好似惊雷。

# 鼍鼓:用鼍(俗称猪婆龙)皮作的鼓。

"昭阳第一倾城客":昭阳殿里最美丽动人的女子,

# 昭阳第一倾城客:汉成帝时赵飞燕居昭阳殿,后多以昭阳指皇后或宠妃。

"不踏金莲不肯来":不踏上用黄金打造的莲花就不肯前来。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隋宫守岁》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七言律诗。此诗以隋宫守岁为切入点,通过想象与回忆,展现了隋朝宫廷守岁时的奢华景象。开篇写大年初一迎接木帝与宫中赏梅,颔联倒叙守岁的奢华场景,颈联想象壮观夜景,尾联用典批判杨广奢靡。运用倒叙、想象、用典等手法,表达了对隋朝统治者荒淫的批判和对大唐前途的忧虑,是一首兼具艺术价值与历史思考的咏史佳作。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晚唐杰出诗人

李商隐(811?~858?),唐代诗人。字义山,号玉谿生、樊南生。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生于河南荥阳。开成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东川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牛李党争影响,遭排挤而潦倒终身。李商隐擅长律、绝,富于文采,构思精密,情致婉曲,具有独特风格。然因用典太多,或致诗旨隐晦。其与杜牧并称“小李杜”,又与温庭筠并称“温李”。李商隐亦工四六文,所作以书启奏札为多,与温庭筠、段成式齐名,因三人皆排行十六,时称“三十六体”。代表作品有《贾生》《隋宫》《无题》《锦瑟》等。有《李义山诗集》,后人辑有《樊南文集》《樊南文集补编》。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也是一首咏史诗。描绘了隋朝宫廷守岁时的奢华场景,如迎接木帝、用珍贵香料照明、饮用稀有美酒等,表达了对隋炀帝杨广奢靡生活的批判,以及对大唐王朝前途的担忧。

2. 写作手法

倒叙:颔联“沈香甲煎为庭燎,玉液琼苏作寿杯”。采用倒叙,从守岁通宵的享乐场景写起,展现宫廷守岁时的奢华。用典:尾联“昭阳第一倾城客,不踏金莲不肯来。”借用南朝齐国萧宝卷为美人造金莲座的典故,批判杨广的奢靡。

3. 分段赏析

《隋宫守岁》首联“消息东郊木帝回,宫中行乐有新梅”以双重时空叙事展开,既实写隋炀帝率百官迎春的盛大典礼,又借“新梅”暗喻奢靡表象下的末世狂欢——“木帝”作为春神的降临与隋炀帝帝王威仪形成神权与皇权的互文,而“新梅满宫闱”的物候描写实则埋藏着“寒梅着花未”的衰微伏笔。颔联“沈香甲煎为庭燎,玉液琼苏作寿杯”采用通感蒙太奇手法,将沉香燃烧的视觉烈焰与甲煎燃烧的嗅觉芬芳交织,以“玉液琼苏”的液态奢华与“跳丸弄剑”的固态欢愉构建多维度感官盛宴,倒叙手法使守岁狂欢的碎片化场景在时空错位中凸显隋宫奢华的虚幻本质。颈联“遥望露盘疑是月,远闻鼍鼓欲惊雷”运用超现实意象重构历史空间,承露盘在月光下的金属反光被幻化为月宫碎片,鼍鼓声浪在夜空中震荡出雷霆余韵,这种真实器物与神话想象的并置既凸显隋代建筑工程的恢宏。尾联“昭阳第一倾城客,不踏金莲不肯来”借南朝齐废帝“凿金莲花”典故实施跨时空批判,"金莲”作为权力与欲望的双重象征,既讽刺隋炀帝重蹈覆辙的荒淫,又以“不踏...不肯来”的决绝句式将批判锋芒指向晚唐颓势——当诗人暮年重游隋宫废墟,“金莲”已随炀帝龙舟沉入运河,唯余银蟾冷照断壁残垣,虚实相生的收束使历史轮回的警示在月光与废墟的对话中愈发震耳欲聋。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白居易《故衫》

下一篇:唐·徐铉《送钟德林郎中学士赴东府诗·得酒》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