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子欻通贵":您一下子就变得显贵,
# 通贵:通达显贵。,欻:忽然。
"云泥相望悬":我们的地位如同云与泥般相差悬殊。
# 云泥:云在天,泥在地。喻人地位悬隔。
"白头无藉在":我已白头却无所依靠,
# 无藉在:无所凭藉,没有依靠。,白头:头发斑白,杜甫自谓。
"朱绂有哀怜":看到您身着朱绂心生感慨。
# 朱绂:红色的官服,指韦氏。
"书记赴三捷":您将奔赴安西屡建战功,
# 三捷:多次与敌人交战。捷:通“接”,接战。,书记:见前。
"公车留二年":而我却在长安滞留两年。
"欲浮江海去":我想要归隐江海,
# 江海去:放浪江海,指避世隐居。,浮:漂泊。
"此别意苍然":此次与您分别,心中满是苍茫之感。
# 苍然:惆怅失意貌。苍:一作茫。
唐代现实主义诗人,“诗圣”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湖北襄阳),生于巩县(今河南巩义)。因居长安时期,曾一度住在城南少陵附近,自号少陵野老;肃宗至德间,曾任左拾遗;在成都时被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少陵、杜拾遗、杜工部。一生坎坷,仕途不顺,经历安史之乱,见证了唐朝由盛转衰。杜甫与李白并称为“李杜”(“大李杜”),被后人誉为“诗圣”,是中国古典诗歌成就的集大成者,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的诗作包含了大量的时事政治诗,或陈述政见,或揭发统治者的荒淫残暴,或寓言讽兴,或对穷苦人民表示同情关怀。他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杜甫继承和发展了《诗经》以来注重反映社会现实的文学传统,成为中国古代诗歌艺术发展的又一高峰。代表作品有《兵车行》《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兴八首》等。著有《杜工部集》。
1. 写作手法
对比:将友人韦书记的“歘通贵”与自己的“白头无藉在”进行对比,突出了两人地位的巨大差异,强化了诗人的失意之感,也为后文情感的抒发做了铺垫。借代:“朱绂”指代官员,用“朱绂有哀怜”,借朱绂来表明友人的显贵身份,使诗句更加形象,避免了直接表述的单调。
2. 分段赏析
《送韦书记赴安西》首联写友人韦书记迅速变得显贵,与自己的地位如同云与泥般相差悬殊。此句开篇点明两人身份差异,为全诗奠定了情感基调,也引出下文对自身境遇的感慨。颔联中诗人感叹自己已白头却无所依靠,而友人却身着象征权贵的朱绂,诗人的失意与对友人的复杂情感尽显其中,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内心的无奈。颈联叙述友人将奔赴安西,定能屡建战功,而自己却在长安滞留两年,一事无成。通过对比两人的去向和处境,突出了诗人的落寞与对友人的送别之情。尾联表达诗人想要归隐江海的想法,而此次与友人分别,心中满是苍茫之感。既体现了对友人的不舍,也反映出诗人对自身前途的迷茫与无奈。
上一篇:唐·朱存《新亭》
下一篇:唐·释岛云《望黄山诸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