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道初从此处修":学习道的修行,最初便从这个地方起步,
"断除贪爱别娇柔":要断舍对世俗的贪恋喜爱,告别娇弱、优柔寡断的习性。
"长守静":长久地坚守内心的宁静,
"处深幽":安处于幽深僻静之所,
"服气餐霞饱即休":吸纳天地间的清气,以云霞为食,饱腹之后便就此满足。
唐代道士,民间传说中的“八仙”之一
吕岩(731?~?),唐代道士。字洞宾,号纯阳子。世传以为东平人,一说为河南府蒲坂县永乐镇(今山西芮城县境)人。会昌年间两举进士不第,打算去游历华山,于长安酒肆遇钟离权,受其点悟,弃儒习道,后擅剑术。被后世奉为全真道北五祖之一,金元以后被神化,为“八仙”之一。其诗多为题咏、赠答、劝度、修炼之作,题咏诗和赠答诗多不可考。劝度诗大部分见于《浑成集》上卷。修炼诗多言内、外丹事。代表作品有《吕祖全书》《百字碑》等。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写学道修行的诗,借“长守静”“处深幽”的修行环境以及“服气餐霞”的修行行为等景象,写出了学道者从摒弃贪爱与娇柔开始,在静谧幽深之处专注修行、不被外物纷扰的状态。
2. 分段赏析
“学道初从此处修”,直接点出学道的起始,表明修行的开始需要从当下的选择与实践出发。这里的“此处”是学道时首要明确的起点,意味着修行并非虚无缥缈,而是要从眼前的一步开始。这句诗语言直白,却清晰指明了学道的开端,让学道这件事有了实际的着手之处,为后续的修行铺垫了基础。“断除贪爱别娇柔”,提出了学道过程中需要做到的关键。“贪爱”是内心多余的欲望与留恋,“娇柔”是外在不必要的修饰与软弱,这句诗强调要去除这些会阻碍修行的东西。它说明学道需要在内心和外在行为上做出改变,通过摆脱不当的想法和表现,让自己更契合修行的要求。这种表述具体且实在,体现出修行中对自我调整的重视。“长守静,处深幽”,描绘了学道时应保持的状态。“长守静”侧重于内心的安稳,要一直保持平静,不被外界的纷扰影响;“处深幽”既可以指处于安静的环境,也能理解为内心的沉稳与不外露,不急躁、不张扬。这两句用简洁的话语,勾勒出适合修行的内外情形,表明平和与内敛对学道的重要作用。“服气餐霞饱即休”,展现了学道中的一种生活方式和态度。“服气餐霞”是修行中的常见做法,代表着遵循自然的滋养方式;“饱即休”体现出满足的心态,得到足够的滋养后就不再追求更多。这句诗呈现出修行中对物质需求的淡然,以及顺应自然、懂得满足的观念。
上一篇:唐·贯休《送梦上人归京》
下一篇:唐·裴谞《判误书纸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