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本还元于此寻":运转本源、回归真元的法门,正需在此处探寻,
"周流金鼎虎龙吟":真气于金鼎中周流循环,如龙虎相吟般调和交融。
"身不老":修得此身不老之境,
"俗难侵":世俗纷扰再难侵损,
"貌返童颜骨变金":容貌重返童颜鲜嫩,骨骼亦似金玉般坚韧焕新。
唐代道士,民间传说中的“八仙”之一
吕岩(731?~?),唐代道士。字洞宾,号纯阳子。世传以为东平人,一说为河南府蒲坂县永乐镇(今山西芮城县境)人。会昌年间两举进士不第,打算去游历华山,于长安酒肆遇钟离权,受其点悟,弃儒习道,后擅剑术。被后世奉为全真道北五祖之一,金元以后被神化,为“八仙”之一。其诗多为题咏、赠答、劝度、修炼之作,题咏诗和赠答诗多不可考。劝度诗大部分见于《浑成集》上卷。修炼诗多言内、外丹事。代表作品有《吕祖全书》《百字碑》等。
1. 分段赏析
《渔父词一十八首·炼质》“运本还元于此寻”此句点明修炼的核心在于追溯生命本源与自然法则的契合。“运本还元”指通过内丹术调和体内精气神,使其回归先天纯粹状态;“于此寻”强调修行需在自身内部探寻本质,而非外求。“周流金鼎虎龙吟”“金鼎”象征修炼的丹炉或身体,“虎龙”对应道教内丹学中的阴阳二气(虎为坎卦属水,龙为离卦属火)。此句描绘修炼过程中阴阳交媾、气机运转的动态,暗含火候掌控的精微境界。“身不老”直述修炼的生理效果,主张通过丹道实践延缓甚至逆转衰老。此表述符合道教“肉身成圣”的追求,但未具体展开方法,仅以结果佐证理论。“俗难侵”强调精神层面的超脱,指修行者因内在气机纯净,可抵御世俗欲望与杂念的干扰。与《窑头坯歌》中“莫把神明暗里欺”形成呼应,体现内外兼修的思想。“貌返童颜骨变金”以具象化语言描述修炼成果:“童颜”指容貌恢复年轻状态,“骨变金”则隐喻骨骼如金石般坚固,暗合《敲爻歌》“血化白膏体难毁”的生理转化观念,反映丹道对生命质量的终极诉求。
上一篇:唐·齐己《夏云曲》
下一篇:唐·张令问《寄杜光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