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òng
shū
guān
huán
jiāng
dōng

朝代:唐作者:王维浏览量:1
míng
shí
jiǔ
zhì
jūn
tóng
tiān
mìng
yuàn
rén
shēng
yǒu
fēng
niàn
jūn
hǎi
jiāng
ān
qióng
qiū
tiān
wàn
jìng
chéng
jiāng
kōng
qīng
yōu
yōu
kòu
xián
míng
yuè
zhōng
guāng
niǎo
dàn
ěr
jiān
jiā
cóng
yōng
zhāo
shì
shuāi
bìn
péng
wán
shū
àn
rén
shì
lòu
yuǎn
tiān
cōng
wēi
zòng
cǎi
shuí
wéi
zhì
gōng
cóng
guī
gēng
wéi
lǎo
nóng

译文

天命如此因而从无怨色,人生于世常有清高的风格。天命如此因而从无怨色,人生于世常有清高的风格。想必你辞官拂衣而去后,四海为家,安于贫穷。秋日的天空万里澄净,日暮时分的江水开阔空明。清朗的夜晚悠然自在,明月当空,扣舷而歌。在鱼鸟芦苇之间隐于尘世,恬静安然。不必在这俗世中奔走了,我已双鬓斑白,如同随风飘逝的飞蓬。我愚钝而懒散,不懂官场中的种种手段,居处僻远,也无法上达天听。微细如我纵使可以取之优长,谁又做得到绝对公正呢。我还是从此归隐,做一个春耕秋收的老农吧。

逐句剖析

"明时久不达":天命如此因而从无怨色,

# 不达:不得志,不显贵。,明时:政治清明的时代,古时常用以称颂本朝。

"弃置与君同":人生于世常有清高的风格。

# 弃置:不被任用。

"天命无怨色":天命如此因而从无怨色,

# 天命:上天之意旨,由天主宰的命运。

"人生有素风":人生于世常有清高的风格。

# 素风:纯朴的风尚,清高的风格。

"念君拂衣去":想必你辞官拂衣而去后,

# 拂衣:振衣而去。谓归隐。

"四海将安穷":四海为家,安于贫穷。

# 安穷:安于穷困。

"秋天万里净":秋日的天空万里澄净,

"日暮澄江空":日暮时分的江水开阔空明。

# 澄:一作“九”。

"清夜何悠悠":清朗的夜晚悠然自在,

"扣舷明月中":明月当空,扣舷而歌。

# 扣舷:手击船边。多用为歌吟的节拍。

"和光鱼鸟际":在鱼鸟芦苇之间隐于尘世,

# 和光:柔和的光辉。和光同尘,指混合各种光彩,与尘俗相同,形容才华内蕴,不露锋芒。

"澹尔蒹葭丛":恬静安然。

# 蒹葭:荻与芦苇。,澹尔:恬静安然的样子。

"无庸客昭世":不必在这俗世中奔走了,

# 昭世:政治清明的时代。,无庸:平庸,无所作为。

"衰鬓日如蓬":我已双鬓斑白,如同随风飘逝的飞蓬。

# 日:一作“白”。

"顽疏暗人事":我愚钝而懒散,不懂官场中的种种手段,

# 顽疏:愚钝而懒散者。多用作自谦之辞。

"僻陋远天聪":居处僻远,也无法上达天听。

# 天聪:对天子听闻的美称。,僻陋:谓性情偏执,见识浅陋。

"微物纵可采":微细如我纵使可以取之优长,

# 微物:细小的东西,小的生物。此处作自称之谦词。

"其谁为至公":谁又做得到绝对公正呢。

# 至公:最公正,极公正。

"余亦从此去":我还是从此归隐,

"归耕为老农":做一个春耕秋收的老农吧。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送綦毋秘书弃官还江东》是唐代王维创作的五言古诗。作品既肯定友人綦毋潜弃官归隐的选择,又借“余亦从此去,归耕为老农”暗寓自身仕途失意之情。写作上,以“净、澄、清”等冷色调语言,描绘“秋天万里净,日暮澄江空”等画面,营造出清幽静谧的自然意境,体现“诗中有画”的特色,景物浑融无迹,如水墨画卷。内容上,先写与友人同遭弃置的境遇,再绘送别时的山水之景,最后直抒归隐之志。全诗将对友人的理解、仕途失意的感慨与自然意境相融合,既展现王维诗歌蕴藉含蓄的风格,又通过如画景致传递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山水田园诗派代表诗人,“诗佛”

王维(701?~761?),唐代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先世为太原祁县(今属山西)人,其父迁居于蒲州(今山西永济西南蒲州镇),遂为河东人。开元进士,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诗作上,王维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其以山水诗最为后世所称,通过田园山水的描绘,叙写隐逸情趣和佛教禅理,被后世誉为“诗佛”。诗歌的语言清新明丽,简洁洗练,精警自然。王维兼通音乐,擅长绘画,曾绘《辋川图》。北宋苏轼称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明董其昌推他为“南宗”之祖,并说“文人之画,自王右丞始”。代表作品有《鸟鸣涧》《山居秋暝》《使至塞上》《辛夷坞》等。著有《王右丞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送綦毋秘书弃官还江东》由唐代王维创作。好友綦毋潜任著作郎(官秩九品),觉仕途难以施展,遂弃官归江东。离别之际,王维作诗送别。当时王维因安史之乱中涉嫌投敌任伪官,在朝廷中处境尴尬、不得志,因而借送别之际,既表达对友人弃官归隐选择的理解,也暗自流露自身仕途失意的感慨,借诗作完成对友人的送别与自我心境的抒发。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也是一首送别诗。诗中先述与友人“弃置”的共同境遇,既肯定綦毋潜弃官归隐的选择,又借“余亦从此去,归耕为老农”暗透自身仕途失意;还通过“秋天万里净,日暮澄江空”等景致,想象友人归隐后与自然相融的悠然之境,将对友人的送别之情、自身怀才不遇的感慨,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相融合,展现复杂情感与诗画交融的意境。

2. 写作手法

情景交融:以“净、澄、清”等冷色调语言描绘“秋天万里净,日暮澄江空”的自然之景,将对友人归隐的赞赏与自身仕途失意的复杂情感融入清幽意境中,景语即情语。虚实结合:实写“明时久不达”的现实境遇,虚写“扣舷明月中”的归隐想象,通过虚实对比深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官场的厌倦。对比:将友人“拂衣去”的洒脱与自身“衰鬓日如蓬”的困顿对比,突出对友人选择的肯定与对自身境遇的无奈,强化情感表达。

3. 分段赏析

《送綦毋秘书弃官还江东》开篇“明时久不达,弃置与君同。天命无怨色,人生有素风”四句,从自身与友人同被弃置的境遇出发,既以“天命无怨色”展现乐天知命的豁达,又暗藏怀才不遇的无奈,情感复杂微妙。“念君拂衣去”至“澹尔蒹葭丛”八句,想象友人归隐之乐,描绘“秋天万里净,日暮澄江空”的开阔秋景,以及“扣舷明月中”的空灵画面,以“净、澄、清”等冷色调营造清幽静谧之境,景物和光浑融,如水墨画般“诗中有画”,蕴含清淡隽永的神韵。最后八句“无庸客昭世”直抒胸臆,以“衰鬓日如蓬”写双鬓斑白、心灵疲倦,借“归耕为老农”表达对官场的厌倦与归隐向往,既抒发自身不得意之情,又肯定友人归隐选择,全诗围绕送别,将仕途失意、隐逸之愿与对友人的理解融合,更以物我交融的意境,呈现空灵禅意,达至晶莹剔透的艺术境界。

4. 作品点评

《送綦毋秘书弃官还江东》作为王维送别诗的代表作,以“诗中有画”的艺术特质在唐代诗坛独树一帜。全诗以“净、澄、清”等冷色调语言构建出“和光鱼鸟际,澹尔蒹葭丛”的水墨意境,将友人归隐的悠然与自身仕途的失意融于江天秋色之中。诗中“秋天万里净,日暮澄江空”等句以景结情,既展现王维特有的空寂禅意,又暗含“天命无怨色”的复杂心境。通过虚实相生的手法,既实写“明时久不达”的现实困顿,又虚摹“扣舷明月中”的隐逸幻境,最终以“余亦从此去,归耕为老农”的直白收束,既赞友人高蹈,又抒自身襟怀。此诗不仅体现王维“诗画道通”的创作理念,更以物我交融的空灵境界,成为唐代隐逸诗中兼具美学价值与思想深度的典范之作,其清淡隽永的语言风格与“衰鬓日如蓬”的生命感慨。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这首诗不仅有诗情、画境,还有一种难以言喻的禅意。在描绘隐居之乐时,诗人如入其中,空诸一切,心无挂碍,一点觉心静观万象,以空灵之心审视空灵之境,泯灭了主客的对峙、物我的差别,人与自然融为一体,从而形成一种晶莹、剔透的境界。

现代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史双元《唐诗鉴赏辞典补编》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郭周藩《谭子池》

下一篇:唐·徐夤《昔游》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