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xīn
lóu
shī
èr
shí
shǒu
·
·
shuǐ

朝代:唐作者:李绅浏览量:3
yān
jīng
guò
chù
shuǐ
guó
cāng
máng
mèng
xiǎng
zhōng
yún
sàn
jiān
jiāng
yuè
jiǒng
xūn
zhōu
zhǔ
hǎi
cháo
tōng
zuò
kàn
niǎo
chén
yuǎn
jìng
jiàn
lóu
tái
shàng
xià
tóng
wén
dào
huà
chéng
fāng
biàn
便
zhǐ
yīng
cóng
dào
lóng
gōng

译文

在烟雾笼罩的波涛中那座野外寺庙经过的地方,水上的国家一片苍茫,如同在梦想之中。云朵在江边散开,江中的月亮显得遥远,夕阳昏黄,洲渚与大海潮水相通。坐着观看鱼和鸟沉浮远去,静静地看到楼台在水面上下相同。听说道理如同化城,应该从这里到达龙宫。

逐句剖析

"烟波野寺经过处":在烟雾笼罩的波涛中那座野外寺庙经过的地方,

"水国苍茫梦想中":水上的国家一片苍茫,如同在梦想之中。

"云散浦间江月迥":云朵在江边散开,江中的月亮显得遥远,

"日曛洲渚海潮通":夕阳昏黄,洲渚与大海潮水相通。

"坐看鱼鸟沉浮远":坐着观看鱼和鸟沉浮远去,

"静见楼台上下同":静静地看到楼台在水面上下相同。

"闻道化城方便喻":听说道理如同化城,

"只应从此到龙宫":应该从这里到达龙宫。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新楼诗二十首·水寺》是唐代诗人李绅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描绘了水寺周边的景色。这首诗首联营造朦胧梦幻氛围,奠定空灵基调;颔联描绘云散月迥、日曛潮涌的不同时段景色;颈联展现鱼鸟沉浮、楼台倒影,凸显清幽和谐;尾联融入佛教元素与奇幻想象,深化空灵超凡意境。全诗展现出水寺的独特景致,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美景的欣赏与感受,富有禅意与悠然的意境。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中唐诗人

李绅(772~846),唐代诗人。字公垂,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后徙家润州无锡(今属江苏)。乌程令李晤之子,元和元年登进士第,曾因触怒权贵下狱。武宗时,入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出为淮南节度使。卒谥文肃。李绅与元稹、白居易交游颇密,并共同倡导写作新乐府。其与李德裕、元稹同在禁署,时称“三俊”。晚年自编诗集《追昔游诗》叙述其平生游历,抒怀旧之情,发兴衰之感,颇有兴味。代表作品《悯农》二首,写农民生计之艰难,传诵不衰。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烟波野寺经过处,水国苍茫梦想中。”这两句点明了地点是烟雾笼罩的江波上的野外寺庙,整体营造出一种朦胧、虚幻的氛围。“烟波”描绘出水面的浩渺,“野寺”则增添了古朴、清幽之感。“水国苍茫梦想中”,将眼前所见的水国景色与一种如梦似幻的感觉相融合,仿佛此地是远离尘世的梦幻之境,为全诗奠定了空灵的基调。颔联:“云散浦间江月迥,日曛洲渚海潮通。”此联描写了不同时段的景色。“云散浦间江月迥”,云朵散开后,江中的月亮显得更加遥远、清冷,一个“迥”字突出了月亮的幽远。“日曛洲渚海潮通”,夕阳西下,昏黄的余晖洒在洲渚之上,此时大海与潮水相通,画面开阔而富有动态感,一静(江月)一动(海潮),相互映衬。颈联:“坐看鱼鸟沈浮远,静见楼台上下同。”这两句诗中“坐看”“静见”体现出诗人悠然的心境。“鱼鸟沈浮远”描绘出鱼和鸟在水中、空中自由沉浮远去的动态画面,“楼台上下同”则写出了楼台在水中的倒影与实物相同,一动一静,展现出一种和谐之美,也暗示出此地景色的清幽宁静。尾联:“闻道化城方便喻,只应从此到龙宫。”这两句带有禅意和奇幻色彩。“化城”是佛教用语,这里表示一种虚幻的境界,诗人说听说道理如同化城,而眼前这水寺仿佛是通往龙宫的地方,给人一种神秘、奇幻的感觉,进一步深化了全诗空灵、超凡的意境。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杨巨源《句》

下一篇:唐·白居易《思妇眉》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