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成中岳陈金册":在中岳完成礼仪陈列金册,
# 金册:朝廷祭山的策文。
"祥报卿云冠玉峰":祥瑞以庆云出现在玉峰上报知。
"轻未透林疑待凤":庆云轻盈未透过树林好像在等待凤凰,
"细非行雨讵从龙":纤细并非行雨怎会跟从蛟龙。
# 从龙:云从龙。
"卷风变彩霏微薄":庆云被风卷起变换色彩,霏微淡薄,
# 霏微:飘洒。
"照日笼光映隐重":映照日光笼罩光芒,时隐时现。
# 映隐:一作隐映。
"还入九霄成沆瀣":庆云又飘入高空融入水汽之中,
# 沆瀣:传为仙人所饮的清露。
"夕岚生处鹤归松":在傍晚山间雾气升起的地方,仙鹤飞回了松树上。
"夏六月":夏季六月,
"准诏祭中岳":遵照皇帝诏令祭祀中岳嵩山,
"宿少林寺":晚上住宿在少林寺,
"祭毕归寺":祭祀结束后回到寺中。
"有庆云见于峰":有吉祥的彩云出现在山峰上,
"初如绛绡蒙覆上下":起初像深红色的薄绸从上到下覆盖着,
"岩树透彻":岩石和树木都清晰透亮,
"虚明照日":空灵明亮,映照着日光。
"俄顷":不一会儿,
"诸崖谷间尽祥云":各个山崖山谷间全是吉祥的彩云,
"纷郁绵布":繁盛浓郁,连绵分布,
"自午至未不散":从午时到未时都没有消散。
中唐诗人
李绅(772~846),唐代诗人。字公垂,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后徙家润州无锡(今属江苏)。乌程令李晤之子,元和元年登进士第,曾因触怒权贵下狱。武宗时,入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出为淮南节度使。卒谥文肃。李绅与元稹、白居易交游颇密,并共同倡导写作新乐府。其与李德裕、元稹同在禁署,时称“三俊”。晚年自编诗集《追昔游诗》叙述其平生游历,抒怀旧之情,发兴衰之感,颇有兴味。代表作品《悯农》二首,写农民生计之艰难,传诵不衰。
1. 分段赏析
首联“礼成中岳陈金册,祥报卿云冠玉峰”:开篇即点明在中岳嵩山举行了庄重的祭祀仪式,献上金册以表诚意。随后祥瑞传来,庆云出现在玉峰之巅。此联为全诗奠定了庄重而祥瑞的基调,将祭祀的肃穆与庆云出现的祥瑞紧密相连,暗示着这一景象的非凡意义。颔联“轻未透林疑待凤,细非行雨讵从龙”:诗人以丰富的想象来描绘庆云的形态。它轻柔得仿佛未能穿透山林,让人不禁怀疑它是在等待凤凰降临;它纤细的模样,又不似伴随降雨而从龙的云气。通过这种独特的想象,赋予庆云以神秘而生动的特质,强化了其祥瑞的象征意味。颈联“卷风变彩霏微薄,照日笼光映隐重”:着重刻画庆云在自然环境中的奇妙变化。当风卷过时,庆云的色彩随之变幻,呈现出霏微轻薄之态;而在阳光的照耀下,它笼罩着光芒,光影相互映衬,或隐或现,层次丰富。此联从动态与光影的角度,细腻展现了庆云的奇幻绚丽。尾联“还入九霄成沆瀣,夕岚生处鹤归松”:描绘庆云最终升入九霄,融入天际的雾气之中,仿佛完成使命回归自然。与此同时,夕岚在山间弥漫,仙鹤悠然归向松林。营造出一种祥和、宁静且充满诗意的画面,传达出祥瑞之后的平和美好,深化了全诗祥瑞的主题。
上一篇:唐·王贞白《送友人南归》
下一篇:唐·白居易《不能忘情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