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chūn
huái
怀
guī

朝代:唐作者:杜审言浏览量:1
xīn
shì
shāng
guī
wàng
chūn
guī
wǎng
nián
shān
jiàn
wèi
què
sāng
qín
chuān
huā
fāng
yuán
niǎo
fēng
绿
yān
gèng
huái
怀
huān
shǎng
chē
luò
qiáo
biān

译文

心中满是伤感的归乡之情,今年的春归景象与往年截然不同。山河映照出朝廷所在的方向,桑梓田园勾起对关中故土的思念。花园里百花与鸟鸣交织,和煦春风吹拂着郊野的轻烟。更怀念昔日欢聚的场所,那洛阳桥边车马往来的繁华景象。

逐句剖析

"心是伤归望":心中满是伤感的归乡之情,

"春归异往年":今年的春归景象与往年截然不同。

"河山鉴魏阙":山河映照出朝廷所在的方向,

"桑梓忆秦川":桑梓田园勾起对关中故土的思念。

"花杂芳园鸟":花园里百花与鸟鸣交织,

"风和绿野烟":和煦春风吹拂着郊野的轻烟。

"更怀欢赏地":更怀念昔日欢聚的场所,

"车马洛桥边":那洛阳桥边车马往来的繁华景象。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春日怀归》是唐代诗人杜审言创作的五言律诗,首联以“伤归望”直抒归乡不得的悲怆,又以“春归异往年”暗寓时移世易的沧桑;颔联将眺望朝廷的眷恋与思念故乡的愁绪交织,展现家国同构的襟怀;颈联描绘芳园鸟喧、绿野风烟的明媚春景,反衬诗人孤寂落寞的心境;尾联回忆洛阳都城的繁华盛况,以乐景写哀情,深化了遭贬谪后繁华不再的怅惘。全诗情景交融,通过今昔对比,含蓄深沉地传递出诗人对政治际遇的感伤和渴望重返京城、重获仕途的心愿。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初唐诗人

杜审言(645?~708),唐代诗人。字必简,祖籍襄阳(今属湖北)。咸亨进士,中宗时,因与张易之兄弟交往,被流放峰州。后官修文馆直学士。少时他与李峤、崔融、苏味道齐名,称“文章四友”。杜审言的诗前期多抒写羁旅情怀,描绘山川景物,笔力雄健,能够寓湛深的艺术构思于严整格律之中;之后则多歌功颂德、应制献酬之作。其五言律诗格律严谨,首创四十韵长篇排律,是唐代“近体诗”的奠基人。杜甫对其诗评价很高,称为“吾祖诗冠古”。代表作品有《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春日京中有怀》《登襄阳城》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诗中“魏阙”代指京城,但具体所指难以确证:若指长安(对应诗中第四句的暗示),则此诗应作于诗人首次遭贬期间;若指洛阳(与末句内容相合),则创作时间应为神龙元年(705年)遭贬之时。虽然两次贬谪经历并未改变杜审言的诗歌创作风格,但使其作品风格更趋沉郁。在初唐诗人笔下,自然景物常被用作精妙隐喻的载体;而在贬谪境遇中,同样的景物描写则明显减少了欢愉明快的意蕴。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思乡怀归的五言律诗,通过描绘诗人春日眺望山河时触发的复杂情感,山河映照魏阙的朝廷之思、桑梓牵动秦川的故乡之忆、芳园花鸟春意盎然的乐景与洛桥车马往昔欢愉的回忆,营造了春意虽浓却难掩孤寂落寞的意境。体现了诗人对家国故土的深切眷恋和对往昔仕途生活的怀念,,表达了诗人被贬谪后渴望回归京城却不得的哀伤与对时光变迁的怅惘之情。

2. 分段赏析

首联:“心是伤归望,春归异往年。”首句以“心是”直抒胸臆,“伤归望”三字凝练而强烈,既点明“归乡”这一核心情感,又通过“伤”字传递出渴望而不得的痛苦。“春归异往年”则通过今昔对比,暗示时局变迁与个人境遇的变化——同样的春日景象,却因诗人被贬谪的经历而染上孤寂色彩,奠定了全诗感伤的基调。“心是”以直白语气强化情感冲击,避免委婉含蓄;“异往年”三字含蓄深沉,暗含贬谪对诗人心理的深刻影响。颔联:“河山鉴魏阙,桑梓忆秦川”颔联从个人情感转向更广阔的家国情怀。“河山鉴魏阙”中,“鉴”字赋予山河以镜鉴功能,诗人登高望远,山河景象中映现出朝廷所在(魏阙代指京城),暗含对政治中心的眷恋;“桑梓忆秦川”则转向对故乡(关中地区)的思念,“秦川”既实指地理故土,亦隐喻精神归宿。“魏阙”与“秦川”空间并置,形成朝廷与故乡的双重牵挂,体现了初唐文人“家国同构”的精神世界。“鉴”字化静为动,将自然景物转化为情感载体;“忆”字使家国情怀情感的联结更紧密。颈联:“花杂芳园鸟,风和绿野烟。”颈联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的画面:花园中繁花与鸟鸣交织,郊野外和风轻拂、炊烟袅袅。“花杂”写春花的繁茂与生机,“鸟”的鸣叫增添听觉层次;“风和”以触觉通感春风的柔和,“绿野烟”则通过视觉勾勒出朦胧宁静的郊野。此联表面写春景之美,实则通过乐景反衬诗人内心的孤寂——自然的生机越蓬勃,越凸显诗人被贬谪后远离繁华的落寞。“杂”字写出花鸟共生的自然野趣,避免雕琢痕迹;“和”字以通感手法融合触觉与视觉,使春风的柔和可感可触。乐景与哀情的反差,强化了情感。尾联:“更怀欢赏地,车马洛桥边。”尾联回溯记忆中的欢愉场景:“洛桥边”点明地点为洛阳(唐代东都),“车马”则暗示昔日仕途顺遂时的繁华与热闹。“更怀”递进式强化情感——由眼前的春景触发,进一步沉浸于对过去的怀念,使当下的贬谪处境显得更加孤寂。“车马洛桥边”以典型意象浓缩唐代都城的盛世气象,动态的“车马”与静态的“洛桥”结合,唤起对盛唐都城生活的鲜活记忆;与首联的“伤归”、颔联的“魏阙”形成呼应,使个人情感升华为对时代变迁的感慨。

3. 作品点评

相较于其他宫廷诗人,杜审言的诗歌创作已显现出简练化的趋势,这一特征在其贬谪诗作中表现得尤为显著,这也是其贬逐诗与宫廷诗的重要区别所在。《春日怀归》即为其贬谪时期的代表作品。该诗既承袭了宫廷诗的文体优势,如句式工整、语言凝练;同时摈弃了宫廷诗过度追求辞藻堆砌与刻意雕琢的创作习气。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韦庄《叹落花》

下一篇:唐·韩偓《雪中过重湖信笔偶题》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