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qiū
yàn
lín
jīn
zhèng
míng
zhái

朝代:唐作者:杜审言浏览量:1
xíng
zhǐ
jiē
zhāo
xún
yǒu
jūn
jiǔ
zhōng
kān
lěi
yuè
shēn
wài
yún
bái
xiāo
zhōng
chè
fēng
qīng
xiǎo
lòu
wén
zuò
xié
xìng
wǎng
hái
wèi
qún

译文

我这个人于世上或走或止都无地可依,能来寻访我、邀请我的只有您郑明府。在酒里我仿佛能够消磨掉好几个月的时间,把身外的一切都可忘掉,视之如浮云一样了。秋夜里的露水洁白,夜里清晰的钟声一直响彻,秋风清爽,拂晓时分滴漏的声音都能清楚地听到。天亮临行时似携余兴而走,虽然已经分别,犹觉得尚未离开同伴一样。

逐句剖析

"行止皆无地":我这个人于世上或走或止都无地可依,

# 行止:行进,退止,即进退出处之意,无地没有着落,意即进退失据或进退维谷。

"招寻独有君":能来寻访我、邀请我的只有您郑明府。

# 独:唯有,君古时对人的尊称,这里指郑明府。

"酒中堪累月":在酒里我仿佛能够消磨掉好几个月的时间,

# 月:岁月。,累:连续,经历。

"身外即浮云":把身外的一切都可忘掉,视之如浮云一样了。

# 浮云:飘浮的云彩。

"露白宵钟彻":秋夜里的露水洁白,夜里清晰的钟声一直响彻,

# 宵:夜。,露:一作“霜”。

"风清晓漏闻":秋风清爽,拂晓时分滴漏的声音都能清楚地听到。

# 漏:名词,即铜壶滴潘,古代计时之器。

"坐携余兴往":天亮临行时似携余兴而走,虽然已经分别,

# 携:执持,带着。,坐:因,由于。

"还似未离群":犹觉得尚未离开同伴一样。

# 离群:离开朋友、伙伴。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秋夜宴临津郑明府宅》是初唐诗人杜审言所写的五言律诗。诗围绕秋夜于友人郑明府宅的宴会展开,既描绘宴会情景,又借景抒情、直抒胸臆,委婉传达诗人仕途不得志的郁闷,同时表达对友人的感激与赞美。首联点明处境艰难唯友人可依;颔联借酒与对身外之物的态度表超脱无奈;颈联以秋夜景色衬复杂心境;尾联言宴后余兴,凸显友情深厚。全诗虽含凄楚,却因从友情着笔而缠绵动人,在展现友情的同时,也侧面反映诗人仕途境遇,别具韵味。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初唐诗人

杜审言(645?~708),唐代诗人。字必简,祖籍襄阳(今属湖北)。咸亨进士,中宗时,因与张易之兄弟交往,被流放峰州。后官修文馆直学士。少时他与李峤、崔融、苏味道齐名,称“文章四友”。杜审言的诗前期多抒写羁旅情怀,描绘山川景物,笔力雄健,能够寓湛深的艺术构思于严整格律之中;之后则多歌功颂德、应制献酬之作。其五言律诗格律严谨,首创四十韵长篇排律,是唐代“近体诗”的奠基人。杜甫对其诗评价很高,称为“吾祖诗冠古”。代表作品有《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春日京中有怀》《登襄阳城》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秋夜宴临津郑明府宅》是杜审言所写。唐永昌元年(689年)前后,杜审言在江阴任县丞、县尉等职,应临津县郑明府邀请参加秋日夜宴,于宴上即兴抒怀写下此诗。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也是一首宴饮诗。描绘了秋夜于友人郑明府宅的宴会情景,表达了诗人在仕途上不得志的郁闷,同时也抒发了对好友郑明府的感激与赞美之情。

2. 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颈联“露白宵钟彻,风清晓漏闻”,借秋夜“露白”“风清”之景,以及“宵钟”“晓漏”之声,侧面表明通宵欢宴,暗示时间流逝,蕴含着即将与友人分别的复杂情绪。欲扬先抑:“行止皆无地,招寻独有君”此句运用欲扬先抑。“行止皆无地”为抑,描绘出诗人自身所处的困厄之境;“招寻独有君”是扬,突出强调只有郑明府前来招寻,通过这种先抑后扬,强化了诗人对郑明府的感激之情,凸显郑明府于诗人而言意义非凡。

3. 分段赏析

“行止皆无地,招寻独有君”,首联以诗人感叹自身处境起笔。“行止皆无地”,直白地极言诗人所处困境,行与止皆无立足之地,将困厄之态展现得淋漓尽致。在如此艰难处境下,“招寻独有君”,凸显出郑明府的特别,表明唯有郑明府前来相邀,充分表达出诗人对郑明府的感激与赞美。此联运用欲扬先抑手法,先强调自身困境,后突出郑明府的知遇之恩,把普通的宴请写得情真意切,意味深长,同时为全诗奠定友好愉悦的基调。“酒中堪累月,身外即浮云”,颔联传达出诗人席间感慨。“酒中堪累月”,体现诗人借酒消愁,认为在醉意中方可消磨岁月,反映出其内心因多年不得志而积郁的愁闷。“身外即浮云”,表面看诗人视身外的功名利禄如浮云般不值得追求,似显旷达,实则背后潜藏着愤懑之情,是其对自身境遇不满的另一种表达。“露白宵钟彻,风清晓漏闻”,颈联为景物描写。“露白”描绘出秋夜月华高照,寒露凝结的景象;“宵钟彻”“晓漏闻”,从听觉角度,通过夜里清晰的钟声与拂晓的滴漏声,侧面表明诗人与友人通宵达旦欢宴。在这月明风清的秋夜,众人饮酒赋诗,时光飞逝,也暗示着欢宴将尽,即将分别。“坐携余兴往,还似未离群”,尾联进一步深化情感。即便欢宴结束各自离去,但诗人带着宴会上未尽的兴致,感觉仿佛仍未与友人分离,凸显出友谊的深长。这种情感的延续,使原本处境困厄的诗人在精神上获得慰藉,再次表达了对郑明府的赞扬,强调了这份友谊的珍贵。

4. 作品点评

全诗不缺少凄楚之音,从友情方面着笔,依然缠绵逼人。全诗情景交织,意境浑然天成,含蓄但有韵味。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温缓而细,工部源流。

明唐汝询《汇编唐诗十集》

# 一气始终,自是活底物事。

清王夫之《唐诗评选》

# 言情、写景、叙事、述怀,错杂而出。四十字抵一篇记序读。

清顾安《唐律消夏录》

# 全篇直叙格。感人见招,无非寓己无聊之况,然语脉深浑。读子美诸律,便见初、盛之别。

清黄生《唐诗矩》

# “云”、“月”虚用,“风”、“露”实用,不嫌其犯。

清钱良择《唐音审体》

# “累月”、“浮云”,妙用活对。“月”与“云”皆活用也。故下有“霜”、“风”字而不嫌其复。

清沈德潜《唐诗别裁》

# 从自己起,次明府,三宴,四开,得作法。五、六写秋夜,七、八言即饮毕而别,亦犹未别,以见今夜之饮,情深最极。若作归后解,便非。起突兀之甚,目空一世,方有此气象。

清屈复《唐诗成法》

# 此篇工妙,与《过郑七》篇相类……,二诗真所谓平中露奇、峻中带雅者也。

明周珽《唐诗选脉会通评林》

# 顾云:与盛唐立极。

明邢昉《唐风定》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贾岛《宿悬泉驿》

下一篇:唐·王维《同崔员外秋宵寓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