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下闲为客":在边塞之地闲居做客,
"乡心岂易安":思乡的心情哪里容易平静下来。
"程涂过万里":旅途已经走过万里之遥,
"身事尚孤寒":自身的处境却依然孤寂清寒。
"竟日风沙急":整日里风沙急促地吹刮,
"临秋草木残":到了秋天,草木已经枯萎凋零。
"何年方致主":要到哪一年才能辅佐君主,
"时拂剑尘看":时常拂去宝剑上的尘土,凝视着它。
唐代诗人
朱庆馀(?~?),唐代诗人。名可久,字庆馀,越州(今浙江绍兴)人。宝历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曾作《闺意献张水部》作为参加进士考试的“通榜”,增加中进士的机会。他诗学张籍,近体尤工,诗意清新,描写细致,内容多写个人日常生活。代表作品有《近试上张水部》《宫词》。
1. 分段赏析
首联“塞下闲为客,乡心岂易安”以直白的叙述开篇,“塞下”点明地点,“闲为客”写出自身漂泊的处境,“乡心岂易安”则直接抒发思乡之情——在边塞作客本就孤寂,对家乡的牵挂更是难以平息,寥寥数字便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颔联“程涂过万里,身事尚孤寒”承接上句,进一步写漂泊之苦:“程涂过万里”以路程之远凸显漂泊的艰辛,“身事尚孤寒”则道尽人生境遇的孤寂清寒,将客居的无奈与生活的困顿融入其中,让思乡之外更添一层失意。颈联“竟日风沙急,临秋草木残”转向描写边塞景色,“竟日风沙急”以“急”字写出风沙整日不息的萧瑟,“临秋草木残”则借秋日草木凋零的景象渲染凄凉氛围,这既是眼前实景,也暗合了诗人内心的孤寂,情景交融间让愁绪更显真切。尾联“何年方致主,时拂剑尘看”以抒情作结,“何年方致主”是对何时能辅佐君主、实现抱负的追问,满含壮志未酬的感慨;“时拂剑尘看”则通过拂去剑上尘土这一动作,既写出对宝剑的珍视,也暗含不甘沉沦的豪情——即便处境困顿,仍未放弃理想,让全诗在愁绪中透出一丝坚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