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yàn
kān
chán
shī

朝代:唐作者:王维浏览量:1
shān
zhōng
yàn
kān
yáng
cháng
è
liè
jìng
pán
chā
tiān
duō
qiào
è
崿
quán
hǒu
ér
pēn
guài
shí
kàn
luò
fǎng
访
wèi
zhī
dīng
chóu
záo
shàng
rén
shēng
yuán
shēng
cháng
liù
shí
chuí
qìng
yǐn
cháng
dài
suǒ
zhòng
tián
shāo
bái
yún
zhuó
xiǎng
dān
xíng
suí
shí
yuán
guī
duì
cháo
sōng
shí
shān
shén
qǐng
ǒu
féng
dòng
xiān
jiù
shì
duō
bēi
xīn
xíng
zuò
zhōu
shāng
juàn
shǔ
duō
yān
yán
zhà
páng
chuān
穿
jiàn
chún
shí
wài
tuò
qiáo
yīn
dǎo
shù
jià
zhà
zhí
chuí
téng
niǎo
dào
píng
lóng
gōng
wèi
zhī
tiào
shuí
jiē
jué
miǎn
mén
shān
yīn
yīn
jié
jiā
guī
jiù
lín
xiàng
shí
mén
rèn
jūn
chūn
cǎo
shēn

译文

山中的燕子龛,道路比羊肠还要险峻恶劣。大地仿佛开裂,山路竞相盘绕曲折,山峰高耸插入天际,多是陡峭的崖壁。瀑布泉水怒吼着喷涌而出,奇异的石头看起来好像要掉落。大禹到此恐怕也未曾知晓该如何通行,五丁力士也会为开凿此山发愁。禅师与尘世没有过多缘分,长期居住在紫阁之中修行。按时自行敲击磬,饮食简单,常常穿着简陋绳索系衣。种田时烧荒的烟火仿佛与白云相连,砍伐漆树的声音在红色山谷中回响。出行时跟着捡栗子的猿猴,归来时面对在松树上筑巢的仙鹤。时常被山神邀请,偶尔遇到洞中的仙人一起博弈。心怀慈悲拯救世人,内心纯净没有世俗的行为造作。往来的商人厌倦了长期的艰难险阻,蜀地的货物大多因路途艰难而滞留。山岩的腹部突然被从旁边打通,山涧的边缘有时向外拓宽。桥是利用倒下的树木搭建的,栅栏是用垂下的藤条绑扎的。原本险峻的山路全都已经变得平坦,仿佛连龙宫都因此干涸。谁还需要在跳动的水波中艰难涉行,绝壁也无需再摸索攀爬。山林中的树木日渐枝叶繁茂,一片浓荫,禅师结跏趺坐回到旧居的山林。一直走向石门里面,任凭门外春草深深生长。

逐句剖析

"山中燕子龛":山中的燕子龛,

"路剧羊肠恶":道路比羊肠还要险峻恶劣。

# 剧:甚于。

"裂地竞盘屈":大地仿佛开裂,山路竞相盘绕曲折,

"插天多峭崿":山峰高耸插入天际,多是陡峭的崖壁。

# 峭崿:陡峭的山崖。崿:谔,“山”代“讠”。

"瀑泉吼而喷":瀑布泉水怒吼着喷涌而出,

"怪石看欲落":奇异的石头看起来好像要掉落。

"伯禹访未知":大禹到此恐怕也未曾知晓该如何通行,

# 伯禹:即夏禹。禹治水时尝巡行九州,参见《史记·夏本纪》。

"五丁愁不凿":五丁力士也会为开凿此山发愁。

"上人无生缘":禅师与尘世没有过多缘分,

"生长居紫阁":长期居住在紫阁之中修行。

# 紫阁:终南山山峰名,在陕西户县东南。

"六时自搥磬":按时自行敲击磬,

# 六时:佛教分一昼夜为六时:晨朝、日中、日没、初夜、中夜、后夜。

"一饮常带索":饮食简单,常常穿着简陋绳索系衣。

# 带索:用绳索作束衣的带子。,一饮:指每天只饮食一次。佛教十二头陀行中有不作余食(每天只吃午饭)、一坐食(除午饭外,不吃零食)的修行规定。

"种田烧白云":种田时烧荒的烟火仿佛与白云相连,

# 烧白云:指在高山上烧舍(火耕)。

"斫漆响丹壑":砍伐漆树的声音在红色山谷中回响。

# 斫漆:《古今注》卷下:“漆树,以刚斧斫其皮开,以竹管承之,汁滴管中,即成漆也”。

"行随拾栗猿":出行时跟着捡栗子的猿猴,

"归对巢松鹤":归来时面对在松树上筑巢的仙鹤。

"时许山神请":时常被山神邀请,

# 山神请:《法苑珠林》卷八九载:东晋时,释昙琶与弟子昙果在庐山修禅。“昙果梦见山神求受五戒,果曰:‘家师在此,可往谙受。’后少时,邕见一人着单袷衣,风姿端雅,从者三十许人,请受五戒。邕以果先梦,知是山神,乃为说法授戒”。

"偶逢洞仙博":偶尔遇到洞中的仙人一起博弈。

# 洞仙博:曹植《仙人篇》:“仙人揽六箸(古博戏之具,类似散子,上刻点数,自幺至六),对博太山隅。”博,古局戏。用十二棋,两人对博,人各六棋,先掷骰而后行棋。

"救世多慈悲":心怀慈悲拯救世人,

"即心无行作":内心纯净没有世俗的行为造作。

# 无行作:《维摩经·入不二法门品》:“若法不受,则不可得,以不可得,故无取无舍,无作无行,是为入不二法门。”无作,言不复作受生业(泛指众生的一切身心活动)。无行,谓心行(思想活动)灭。

"周商倦积阻":往来的商人厌倦了长期的艰难险阻,

# 积阻:言多险阻。,周商:周地(关中一带)商人。

"蜀物多淹泊":蜀地的货物大多因路途艰难而滞留。

# 淹泊:滞留。指滞留于蜀。据以上二句,燕子龛当在自长安入蜀的道上。

"岩腹乍旁穿":山岩的腹部突然被从旁边打通,

"涧唇时外拓":山涧的边缘有时向外拓宽。

# 唇:边。

"桥因倒树架":桥是利用倒下的树木搭建的,

"栅值垂藤缚":栅栏是用垂下的藤条绑扎的。

"鸟道悉已平":原本险峻的山路全都已经变得平坦,

"龙宫为之涸":仿佛连龙宫都因此干涸。

# 龙宫:指道上的深潭。

"跳波谁揭厉":谁还需要在跳动的水波中艰难涉行,

# 揭厉:《诗·邺风·匏有苦叶》:“深则厉,浅则揭”。厉,连衣涉水;揭,提起衣裳涉水。

"绝壁免扪摸":绝壁也无需再摸索攀爬。

# 扪摸:指手们绝壁而行。

"山木日阴阴":山林中的树木日渐枝叶繁茂,一片浓荫,

"结跏归旧林":禅师结跏趺坐回到旧居的山林。

# 旧林:指紫阁峰。,结跏:即结跏跌坐,佛之坐法,谓交结左右跌(足背)加于左右股之上而坐。又有全跏坐(俗称双盘)与半跏坐(俗称单盘)之分。

"一向石门里":一直走向石门里面,

"任君春草深":任凭门外春草深深生长。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燕子龛禅师》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描绘了燕子龛禅师修行之地的险峻环境,如“路剧羊肠恶”“瀑泉吼而喷”等尽显山势陡峭、景色奇绝。同时刻画了禅师清苦又自在的修行生活,“六时自搥磬,一饮常带索”。诗中运用夸张手法,如“伯禹访未知,五丁愁不凿”,极言地势艰险。前半部分写龛居环境,后半部分写禅师生活及带来的改变。此诗展现了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特点,借描写禅师生活,表达了对燕子龛禅师超凡修行境界的赞叹和对清苦修行生活的感慨。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山水田园诗派代表诗人,“诗佛”

王维(701?~761?),唐代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先世为太原祁县(今属山西)人,其父迁居于蒲州(今山西永济西南蒲州镇),遂为河东人。开元进士,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诗作上,王维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其以山水诗最为后世所称,通过田园山水的描绘,叙写隐逸情趣和佛教禅理,被后世誉为“诗佛”。诗歌的语言清新明丽,简洁洗练,精警自然。王维兼通音乐,擅长绘画,曾绘《辋川图》。北宋苏轼称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明董其昌推他为“南宗”之祖,并说“文人之画,自王右丞始”。代表作品有《鸟鸣涧》《山居秋暝》《使至塞上》《辛夷坞》等。著有《王右丞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燕子龛禅师》前八句“山中燕子龛,路剧羊肠恶。裂地竞盘屈,插天多峭崿。瀑泉吼而喷,怪石看欲落。伯禹访未知,五丁愁不凿”,描绘通往燕子龛之路的艰险。运用夸张与比喻,“路剧羊肠恶”将道路比作羊肠,言其曲折;“裂地竞盘屈,插天多峭崿”极言地势盘曲、山峰高耸,“瀑泉吼而喷”拟人化写瀑布,“怪石看欲落”给人强烈视觉冲击,借景突出燕子龛环境的与世隔绝,为写禅师超凡生活铺垫。“上人无生缘,生长居紫阁。六时自搥磬,一饮常带索。种田烧白云,斫漆响丹壑”,刻画禅师形象与生活。“上人无生缘”点明其超凡脱俗,“六时自搥磬”写其修行生活规律,“一饮常带索”表现生活简朴。“种田烧白云,斫漆响丹壑”以充满诗意场景,描绘其劳作生活,展现禅师远离尘世、宁静淡泊的修行状态,表达诗人对其生活方式的赞美。“行随拾栗猿,归对巢松鹤。时许山神请,偶逢洞仙博”,通过描写禅师日常行动与奇妙经历,进一步塑造其超脱形象。“行随拾栗猿,归对巢松鹤”,写出他与自然和谐相处,宛如融入其中;“时许山神请,偶逢洞仙博”赋予其神秘色彩,暗示禅师修行境界之高,流露出诗人对禅师的敬仰。“救世多慈悲,即心无行作。周商倦积阻,蜀物多淹泊。岩腹乍旁穿,涧唇时外拓。桥因倒树架,栅值垂藤缚”,前两句阐述禅师心怀慈悲、内心无妄念的修行境界。后几句回到对周边环境描写,写道路因艰难而改变,“桥因倒树架,栅值垂藤缚”描绘出自然质朴的场景,暗示此地虽环境艰苦,但禅师安于此间,表现其超脱世俗的心境。“鸟道悉已平,龙宫为之涸。跳波谁揭厉,绝壁免扪摸。山木日阴阴,结跏归旧林。一向石门里,任君春草深”,先写环境变化,“鸟道悉已平,龙宫为之涸”夸张表现燕子龛环境改善,后回归宁静,“山木日阴阴,结跏归旧林”描绘禅师静坐山林,“一向石门里,任君春草深”营造出清幽寂静氛围,表达禅师内心宁静与对尘世的超脱。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李珣《西溪子》

下一篇:唐·成彦雄《煎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