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uì
ān
gōng
zhǔ
mǎn
yuè
shì
yàn

朝代:唐作者:沈佺期浏览量:3
chú
xīng
huí
tiān
sūn
mǎn
yuè
bēi
yǒng
lín
zhǐ
xiāo
guǎn
fèng
chú
lái
suì
cháng
rán
guì
chūn
pán
zhé
méi
shèng
huáng
qiān
wàn
shòu
寿
chuí
xiǎo
lóu
kāi

译文

岁末除夕之夜,子时的星辰开始回转,安乐公主(天孙)满月之际,举起酒杯庆祝。人们咏唱着《麟趾》之歌,歌声和谐,如同麒麟的脚趾相合,箫管奏响,乐声传来,如同凤雏飞来。岁末的火炬常燃,如同燃烧的桂枝,春日的食盘中,已经提前折下梅花。祝愿圣皇寿命长久,万岁千秋,直到黎明时分,御楼的大门才开启。

逐句剖析

"除夜子星回":岁末除夕之夜,子时的星辰开始回转,

"天孙满月杯":安乐公主(天孙)满月之际,举起酒杯庆祝。

"咏歌麟趾合":人们咏唱着《麟趾》之歌,歌声和谐,如同麒麟的脚趾相合,

"箫管凤雏来":箫管奏响,乐声传来,如同凤雏飞来。

"岁炬常然桂":岁末的火炬常燃,如同燃烧的桂枝,

# 炬:火把。

"春盘预折梅":春日的食盘中,已经提前折下梅花。

"圣皇千万寿":祝愿圣皇寿命长久,万岁千秋,

"垂晓御楼开":直到黎明时分,御楼的大门才开启。

# 楼开:一作明台。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岁夜安乐公主满月侍宴》是唐代诗人沈佺期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岁末夜宴的场景,通过描写安乐公主满月宴的繁华,展现了唐代宫廷的喜庆氛围和豪华生活。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华丽的词句,如“咏歌麟趾合,箫管凤雏来”,寓意吉祥,展现了诗人对皇家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该诗首联点明除夜时间,以“子星回”“天孙满月杯”营造团圆喜庆氛围;颔联借《麟趾》《凤雏》歌舞,祝公主家族昌盛、祥瑞降临;颈联“岁炬然桂”“春盘折梅”绘岁末夜宴盛景,暗含对春日期待;尾联以“圣皇千万寿”“御楼开”收束,呼应除夜,升华对皇家赞美与新年期许。这首诗风格华丽绚烂,用词精妙。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诗人

沈佺期(656?~716?),唐代诗人。字云卿,相州内黄(今河南)人,祖籍吴兴(今浙江湖州)。高宗上元进士。中宗即位,因谄附张易之,被流放驩州。沈佺期与宋之问齐名,并称“沈宋”。他写了不少宫廷应制诗,虽多为歌功颂德的内容,然而表现技巧却代表了初唐同类诗歌的最高成就。流放期间诸作,多抒写凄凉境遇,诗风为之一变。又创制七律,被胡应麟誉为初唐七律之冠。律体谨严精密,对律诗体制的定型颇有影响。代表作品有《杂诗》。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这首诗写于唐中宗重新即位期间(705-710年),当时安乐公主正得皇帝宠信。作为沈佺期在宫廷宴会上奉皇帝之命所作的应制诗,它既承担着为节日庆贺的功能,又起到歌颂帝王功绩的作用。透过这首作品,能看出沈佺期在朝为官时的创作风格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开篇点明时间和主题,除夜即除夕夜,子星回象征着岁末的圆满与回归,营造出一种岁末团圆的氛围。紧接着提到“天孙满月杯”,“天孙”指安乐公主,满月杯则暗示着公主满月的喜庆时刻,以“杯”字入韵,为全诗奠定了喜庆、祥和的基调,引出下文对宴饮场景的描写。颔联通过描写宴会上的歌舞场景,进一步渲染了喜庆的氛围。“咏歌麟趾合”描绘了人们咏唱《麟趾》之歌,歌声和谐悦耳,麟趾本为《诗经》中的篇名,象征着子孙繁衍、家族兴旺,这里用来祝愿安乐公主福泽深厚、后代昌盛。“箫管凤雏来”则形象地写出了箫管奏响,乐声悠扬,如同凤雏飞来,凤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吉祥的象征,凤雏的到来寓意着美好与祥瑞,此联通过对歌舞的描写,展现了宫廷宴饮的奢华与热闹,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公主的美好祝愿。颈联从视觉角度描绘了岁末夜宴的盛景。“岁炬常然桂”中的“岁炬”指岁末的火炬,火炬常燃如桂,不仅写出了火炬的明亮与美丽,也象征着岁末的温暖与光明,给人以希望与期待。“春盘预折梅”则描绘了春日的食盘中已提前折下梅花,春盘是古代立春时食用的一种食品,这里提前准备春盘并折梅,暗示着春天即将到来,人们在岁末之际已经开始期待春天的到来,此联通过对岁末与春天的描写,展现了时间的流转与季节的更替,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待。尾联“圣皇千万寿,垂晓御楼开。”以对圣皇的祝愿收束全篇,“圣皇千万寿”直接表达了对皇帝长寿的祝愿,体现了诗人对皇家的忠诚与敬意,同时也暗示了皇家的威严与尊贵。“垂晓御楼开”描绘了直到黎明时分,御楼的大门才开启,这一细节不仅写出了宴会的盛大与隆重,也暗示了皇家的奢华与排场,御楼的开启象征着新的开始与希望,与开篇的“除夜”相呼应,使全诗在时间上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闭环,进一步强化了岁末与新岁的交替之感,同时也升华了诗歌的主题,使全诗充满了对皇家的赞美与祝福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陈子昂《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其五·田光先生)》

下一篇:唐·沈佺期《驩州南亭夜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