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hǎi
shàng
xiāo

朝代:唐作者:独孤及浏览量:1
shuò
fēng
jiǎn
sài
cǎo
hán
jié
xíng
xíng
dào
yíng
ruán
guī
shēng
jié
驿
lóu
jiàn
wàn
yán
shǒu
wàng
liáo
jié
yuǎn
hǎi
huāng
píng
qióng
jiù
guó
zài
mèng
xiǎng
rén
qiě
yuè
kuò
fēng
rěn
rǎn
chéng
bié
hǎi
西
wàng
jīng
kǒu
liǎng
tiān
suǒ
dòng
jīng
qiū
zài
xiào
zhī
yuè
nán
wàng
zhōng
jìn
wéi
jiàn
fēi
niǎo
miè
yīn
chén
wèi
yóu
wèi

译文

北风吹剪着边塞的野草,寒冷的露水日夜凝结。行走不停来到海边之地,归家的思绪在暮秋时节萌生。在驿站的高楼上望见万里之遥,伸长脖颈眺望辽海碣石。遥远的大海融入荒远之地,平坦的草野连接着不毛之乡。故国只在梦中浮现,老友如今像胡越两地般遥远。聚散离合被风浪阻隔,时光流逝中竟成离散之别。在海西遥望京口,两地各自处于天的尽头。独居动辄经过一秋,再次欢笑不知是何月。向南方望到视野尽头,只看见飞鸟消失在天际。音讯难以轻易得到,靠什么来慰藉思念之苦。

逐句剖析

"朔风剪塞草":北风吹剪着边塞的野草,

"寒露日夜结":寒冷的露水日夜凝结。

# 夜:一作始。

"行行到瀛壖":行走不停来到海边之地,

"归思生暮节":归家的思绪在暮秋时节萌生。

"驿楼见万里":在驿站的高楼上望见万里之遥,

"延首望辽碣":伸长脖颈眺望辽海碣石。

"远海入大荒":遥远的大海融入荒远之地,

"平芜际穷发":平坦的草野连接着不毛之乡。

"旧国在梦想":故国只在梦中浮现,

"故人胡且越":老友如今像胡越两地般遥远。

"契阔阻风期":聚散离合被风浪阻隔,

# 风:一作夙。

"荏苒成雨别":时光流逝中竟成离散之别。

"海西望京口":在海西遥望京口,

"两地各天末":两地各自处于天的尽头。

"索居动经秋":独居动辄经过一秋,

"再笑知曷月":再次欢笑不知是何月。

# 再笑知曷月:一本无此二句。

"日南望中尽":向南方望到视野尽头,

# 日南望中尽:一作目穷南云尽。

"唯见飞鸟灭":只看见飞鸟消失在天际。

"音尘未易得":音讯难以轻易得到,

# 音:一作清。

"何由慰饥渴":靠什么来慰藉思念之苦。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海上寄萧立》是唐代诗人独孤及创作的五言古诗。此诗开篇以“朔风”“寒露”描绘出萧瑟的塞外秋景,奠定凄凉基调;继而叙述自己行至海边,触景生情引发归思,登驿楼远眺,所见“远海”“平芜”等苍茫之景,更添孤寂之感;接着抒发对故土与友人萧立的思念,感慨与友人久别难逢,音信难通;最后以“音尘未易得,何由慰饥渴”直抒胸臆,将对友人的渴盼之情推向高潮。全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以质朴的语言、深沉的情感,生动展现了诗人羁旅在外的思乡怀友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文学家

独孤及(725~777),唐代文学家。字至之,谥号宪,洛阳(今属河南)人。天宝末举洞晓玄经科,曾任左拾遗、礼部员外郎、常州刺史等职,世称独孤常州。独孤及与李华、萧颖士等同以古文著名,长于议论,对骈偶文风不满,是唐代古文运动先驱者之一。他亦喜提拔后进,梁肃等皆出其门。其为文主张“以五经为泉源”,推崇两汉文章。文风峭丽奇警,不尚骈俪辞藻。《仙掌铭》《吴季子札论》皆为传世名篇。著有《毗陵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朔风剪塞草,寒露日夜结”两句是描写塞外秋景的景象。一个“剪”字将朔风的强劲之势刻画得颇为形象,仿佛寒风如利刃般削割着塞草,而“结”字则凸显出寒露随昼夜更替不断凝结的过程,二者共同营造出荒寒萧瑟的边地氛围。“行行到瀛壖,归思生暮节”两句点明诗人行至海边的处境。“行行”叠用,状写路途的跋涉之态,“瀛壖”指海边之地,暮节时分本就易生愁绪,归思在此情境下油然而生,将地域的偏远与时节的苍凉融入思乡之情中。“驿楼见万里,延首望辽碣”两句是登楼远眺的场景。诗人在驿楼之上极目万里,“延首”的动作生动展现出凝望之专注,所望之“辽碣”代指远方的地域,视线的延伸与空间的辽阔相互映照,暗含归乡无依的怅惘。“远海入大荒,平芜际穷发”两句描绘大海与荒原的景象。远海延伸至苍茫的大荒之中,平芜草地与不毛之地相接,“入”与“际”两个动词勾勒出景物的延展之势,画面尽显荒僻辽远之感,烘托出诗人身处异乡的孤寂心境。“旧国在梦想,故人胡且越”两句直抒对故乡与故人的思念。“旧国”只能在梦想中浮现,可见归乡之难,“故人”如胡越般南北离散,用地理上的遥远比喻人生的隔绝,虚实结合间透出无奈的怅惘。“契阔阻风期,荏苒成雨别”两句感慨离别之久。“契阔”谓聚散离合,“风期”似指约定的归期被阻隔,“荏苒”写时光悄然流逝,“雨别”状离散之态,时间的推移与空间的阻隔交织,将别后的怅然表达得含蓄深沉。“海西望京口,两地各天末”两句直言两地相隔之遥。“海西”与“京口”分别指代诗人所在之地与所思之处,“天末”极言两端之遥远,仿佛天地尽头,简单的方位对照中,透出相望而不可即的无奈。“索居动经秋,再笑知曷月”两句倾诉独居的寂寥。“索居”点明孤身独处的状态,“动经秋”说明时光已久,“再笑知曷月”将期盼重逢的心情与未知的归期相糅合,怅然之情溢于言表。“日南望中尽,唯见飞鸟灭”两句以景结情。向南方眺望直至视线尽头,唯有飞鸟的身影消失在天际,“尽”与“灭”两个动词强化了望而不得的失落感,景物的空旷寂寥与诗人内心的怅惘相互映衬。“音尘未易得,何由慰饥渴”两句收束全诗的思念之情。“音尘未易”言音讯难通,“饥渴”以生理需求比喻情感上的迫切期盼,反问句式更凸显出相思无寄的焦灼,将怀友之思推向深沉的境地。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及诗语气凝重。

明陆时雍《唐诗镜》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杜甫《江雨有怀郑典设》

下一篇:唐·李纾《唐德明兴圣庙乐章·迎神》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