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皋岁暮相逢地":那年秋末的时候,和您在江边相逢,
# 地:地黄,中医药名。,岁暮:岁末。,江皋:江畔。
"黄叶霜前半夏枝":已过半夏的树木,枝条布满寒霜,叶片变得金黄。
# 半夏: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有小块茎,有干燥而未经炮制的“生半夏”和经炮制后的“制半夏”,前者有剧毒,后者可人药,消瘩散结,化痰。
"子夜吟诗向松桂":夜深之时,我们还在青松、桂树前吟诵诗章,
# 松桂:桂枝,樟科植物肉桂,中药,疏经通脉。,子夜:夜半子时,半夜。
"心中万事喜君知":当时心中喜悦非常,把许许多多的事情都想告知对方。
中唐著名诗人
张籍(766?~830?),唐代诗人。字文昌,祖籍苏州(今属江苏),迁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贞元进士,历任太常寺太祝、水部员外郎、国子司业等职,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因家境穷困,眼疾严重,孟郊称他为“穷瞎张太祝”。张籍的乐府诗多反映社会矛盾和民生疾苦,擅长“以俗言俗事入诗”,感情真挚深厚,描写细腻真切,生活气息浓厚,韵味悠远。其作品备受推崇,白居易称其“尤工乐府诗,举代少其伦”。张籍与王建齐名,世称“张王乐府”。代表作品有《江村行》《筑城曲》《野老歌》等。 著有《张司业集》。
1. 分段赏析
首句:“江皋岁暮相逢地”这句诗以“江皋”(江边之地)作为背景,点明了诗人与友人相逢的地点。同时,“岁暮”(年末,此处引申为深秋或初冬时节)一词,不仅描绘了季节的特征,还寓含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短暂。诗人在此处与友人相逢,或许正是经历了长时间的离别和思念,因此这次相逢显得尤为珍贵。次句:“黄叶霜前半夏枝”这句诗进一步描绘了深秋的景象。黄叶飘落,是秋天常见的自然景象,而“霜前”一词则强调了季节的转换,预示着冬天的来临。这里的“半夏”是一种草本植物的名字,诗人巧妙地将其融入诗句中,既增添了诗歌的趣味性,也寓意着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同时,“半夏枝”也可能象征着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情感纽带,虽然经历了时间的考验,但依然坚韧不拔。三句:“子夜吟诗向松桂”这句诗将时间推向深夜,诗人与友人在子夜时分对着松树和桂树吟诗。这里的“子夜”强调了时间的深夜特征,而“吟诗”则表达了诗人对诗歌的热爱和对友人的深情厚谊。松树和桂树作为自然景物,不仅增添了诗歌的意境美,还象征着友谊的长存和坚贞不渝。诗人在此处吟诗,或许正是为了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和珍视。末句:“心中万事喜君知”这句诗是全诗的总结,也是诗人情感的直接表达。诗人说“心中万事喜君知”,表达了自己因能与友人分享心事而感到欣慰和喜悦。这里的“万事”可能指的是诗人内心的各种情感和思绪,而“喜君知”则强调了诗人对友人的信任和依赖。诗人通过与友人分享心事,不仅减轻了内心的负担,还增进了彼此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上一篇:唐·孟郊《鸦路溪行,呈陆中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