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来小苑中":蝴蝶初来到小苑之中,
"稍与琐闱通":渐渐地与宫门附近相通。
# 琐闱:镂刻有连琐图案的宫中小门。
"远恐芳尘断":远远地担心芳香的踪迹断绝,
# 芳尘断:《拾遗记》载,石虎于太极殿前起楼,高四十丈,舂杂宝异香为屑,使数百人于楼上吹散之,名曰芳尘台。芳尘断指远离朝廷。
"轻忧艳雪融":轻轻地忧虑如艳雪般的美好消融。
# 艳雪:指蝶翅上的白粉。
"只知防皓露":只知道防备洁白的露水,
# 皓:《全唐诗》校:“一作濒。”一作灏。
"不觉逆尖风":却没察觉到迎着尖厉的风。
"回首双飞燕":回头看见双双飞舞的燕子,
"乘时入绮栊":趁着时机飞入华丽的窗棂。
# 绮栊:绮窗。栊,窗棂。
"长眉画了绣帘开":画好了细长的眉毛,打开绣帘,
"碧玉行收白玉台":侍女收拾起那白玉妆台。
# 白玉台:玉镜台。,碧玉:指脾女。古乐府《碧玉歌》“碧玉小家女”。
"为问翠钗钗上凤":想问那翠钗上的凤凰,
"不知香颈为谁回":不知这美丽的颈项为谁而回转。
"寿阳公主嫁时妆":女子梳着如同寿阳公主出嫁时的妆容,
# 寿阳公主嫁时妆:《杂五行书》武帝女寿阳公主,人日卧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额上,成五出花,拂之不去。皇后留之,看得几时。经三日,洗之乃落。宫女奇其异,竟效之,今梅花妆是也。嫁时妆,即指梅花妆。
"八字宫眉捧额黄":八字宫眉衬托着额间的花黄。
# 额黄:涂在眉心的黄粉。
"见我佯羞频照影":女子见到我佯装羞涩,频频照着镜子,
"不知身属冶游郎":却不知自己所属的是冶游郎。
晚唐杰出诗人
李商隐(811?~858?),唐代诗人。字义山,号玉谿生、樊南生。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生于河南荥阳。开成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东川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牛李党争影响,遭排挤而潦倒终身。李商隐擅长律、绝,富于文采,构思精密,情致婉曲,具有独特风格。然因用典太多,或致诗旨隐晦。其与杜牧并称“小李杜”,又与温庭筠并称“温李”。李商隐亦工四六文,所作以书启奏札为多,与温庭筠、段成式齐名,因三人皆排行十六,时称“三十六体”。代表作品有《贾生》《隋宫》《无题》《锦瑟》等。有《李义山诗集》,后人辑有《樊南文集》《樊南文集补编》。
1. 分段赏析
第一首:前四句:“初来小苑中,稍与琐闱通。远恐芳尘断,轻忧艳雪融。”写蝶初入小苑,与宫门附近相连,便开始担忧美好的踪迹断绝,如同艳雪般的美好事物消融,营造出一种担忧的氛围,为下文蝶的遭遇埋下伏笔。后四句:“只知防皓露,不觉逆尖风。回首双飞燕,乘时入绮栊。”描绘蝶只知道防备白露,却没料到逆着尖风而来,回头看到双飞燕趁机飞入绮窗,突出蝶的无奈和对错过时机的感慨,借蝶表达人的类似心境。第二首:前两句:“长眉画了绣帘开,碧玉行收白玉台。”描绘女子精心画好长眉,打开绣帘,收拾化妆台的场景,展现女子日常生活的一个片段,暗示女子准备迎接或等待某事。后两句:“为问翠钗钗上凤,不知香颈为谁回。”通过对翠钗上凤的发问,巧妙地将笔触转向女子的情思,从侧面表现女子在为谁而精心打扮,传达出女子对爱情的思索与期待。第三首:前两句:“寿阳公主嫁时妆,八字宫眉捧额黄。”用寿阳公主的典故,描绘女子精致的妆容,宫眉如八字,额间点缀花黄,展现女子的美丽与高贵,为下文女子的行为和情感做铺垫。后两句:“见我佯羞频照影,不知身属冶游郎。”刻画女子见到“我”时佯装羞涩,不断照影的神态,表现出女子在爱情中的羞涩与懵懂,同时“不知身属冶游郎”又透露出女子对自己感情归属的不确定。
上一篇:唐·李商隐《荆门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