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dié
sān
shǒu

朝代:唐作者:李商隐浏览量:1
chū
lái
xiǎo
yuàn
zhōng
shāo
suǒ
wéi
tōng
yuǎn
kǒng
fāng
chén
duàn
qīng
yōu
yàn
xuě
róng
zhǐ
zhī
fáng
hào
jué
jiān
fēng
huí
shǒu
shuāng
fēi
yàn
chéng
shí
lóng
cháng
méi
huà
liǎo
xiù
lián
kāi
xíng
shōu
bái
tái
wèi
wèn
cuì
chāi
chāi
shàng
fèng
zhī
xiāng
jǐng
wèi
shuí
huí
shòu
寿
yáng
gōng
zhǔ
jià
shí
zhuāng
gōng
méi
pěng
é
huáng
jiàn
yáng
xiū
pín
zhào
yǐng
zhī
shēn
shǔ
yóu
láng

译文

蝴蝶初来到小苑之中,渐渐地与宫门附近相通。远远地担心芳香的踪迹断绝,轻轻地忧虑如艳雪般的美好消融。只知道防备洁白的露水,却没察觉到迎着尖厉的风。回头看见双双飞舞的燕子,趁着时机飞入华丽的窗棂。画好了细长的眉毛,打开绣帘,侍女收拾起那白玉妆台。想问那翠钗上的凤凰,不知这美丽的颈项为谁而回转。女子梳着如同寿阳公主出嫁时的妆容,八字宫眉衬托着额间的花黄。女子见到我佯装羞涩,频频照着镜子,却不知自己所属的是冶游郎。

逐句剖析

"初来小苑中":蝴蝶初来到小苑之中,

"稍与琐闱通":渐渐地与宫门附近相通。

# 琐闱:镂刻有连琐图案的宫中小门。

"远恐芳尘断":远远地担心芳香的踪迹断绝,

# 芳尘断:《拾遗记》载,石虎于太极殿前起楼,高四十丈,舂杂宝异香为屑,使数百人于楼上吹散之,名曰芳尘台。芳尘断指远离朝廷。

"轻忧艳雪融":轻轻地忧虑如艳雪般的美好消融。

# 艳雪:指蝶翅上的白粉。

"只知防皓露":只知道防备洁白的露水,

# 皓:《全唐诗》校:“一作濒。”一作灏。

"不觉逆尖风":却没察觉到迎着尖厉的风。

"回首双飞燕":回头看见双双飞舞的燕子,

"乘时入绮栊":趁着时机飞入华丽的窗棂。

# 绮栊:绮窗。栊,窗棂。

"长眉画了绣帘开":画好了细长的眉毛,打开绣帘,

"碧玉行收白玉台":侍女收拾起那白玉妆台。

# 白玉台:玉镜台。,碧玉:指脾女。古乐府《碧玉歌》“碧玉小家女”。

"为问翠钗钗上凤":想问那翠钗上的凤凰,

"不知香颈为谁回":不知这美丽的颈项为谁而回转。

"寿阳公主嫁时妆":女子梳着如同寿阳公主出嫁时的妆容,

# 寿阳公主嫁时妆:《杂五行书》武帝女寿阳公主,人日卧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额上,成五出花,拂之不去。皇后留之,看得几时。经三日,洗之乃落。宫女奇其异,竟效之,今梅花妆是也。嫁时妆,即指梅花妆。

"八字宫眉捧额黄":八字宫眉衬托着额间的花黄。

# 额黄:涂在眉心的黄粉。

"见我佯羞频照影":女子见到我佯装羞涩,频频照着镜子,

"不知身属冶游郎":却不知自己所属的是冶游郎。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蝶三首》是唐代李商隐所作的组诗,包含三首,此诗乃自我感慨之作。开篇首联,以某种意象暗喻初入秘书省之际,有幸能与公卿显贵有所往来,建立联系。紧接着次联,意思是随着时间推移,渐渐感觉与他们日益疏远,甚至担忧彼此之间的交情如同芳香的尘埃般,即将断绝消逝。再看三联,其中所描述的,就好似只知晓浓重的露水会沾湿羽翼,所以一直小心提防着这显而易见的状况,却未曾料到,突然会有尖锐的逆风迎面吹来,成为前行道路上的巨大阻碍。至于末联,抒发的是自身已然遭受排斥的无奈与感慨,同时目睹他人趁着有利时机不断晋升,形成鲜明对比,更添心中的失落与无奈。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晚唐杰出诗人

李商隐(811?~858?),唐代诗人。字义山,号玉谿生、樊南生。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生于河南荥阳。开成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东川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牛李党争影响,遭排挤而潦倒终身。李商隐擅长律、绝,富于文采,构思精密,情致婉曲,具有独特风格。然因用典太多,或致诗旨隐晦。其与杜牧并称“小李杜”,又与温庭筠并称“温李”。李商隐亦工四六文,所作以书启奏札为多,与温庭筠、段成式齐名,因三人皆排行十六,时称“三十六体”。代表作品有《贾生》《隋宫》《无题》《锦瑟》等。有《李义山诗集》,后人辑有《樊南文集》《樊南文集补编》。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此诗诞生于公元839年,即唐文宗开成四年。当时,李商隐的仕途出现变动,他从校书郎一职调任补任弘农尉。在整首诗中,李商隐巧妙地将自己比作蝴蝶,以蝶为喻,贯穿始终,借蝶的种种状态来表达自身的心境与感悟。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第一首:前四句:“初来小苑中,稍与琐闱通。远恐芳尘断,轻忧艳雪融。”写蝶初入小苑,与宫门附近相连,便开始担忧美好的踪迹断绝,如同艳雪般的美好事物消融,营造出一种担忧的氛围,为下文蝶的遭遇埋下伏笔。后四句:“只知防皓露,不觉逆尖风。回首双飞燕,乘时入绮栊。”描绘蝶只知道防备白露,却没料到逆着尖风而来,回头看到双飞燕趁机飞入绮窗,突出蝶的无奈和对错过时机的感慨,借蝶表达人的类似心境。第二首:前两句:“长眉画了绣帘开,碧玉行收白玉台。”描绘女子精心画好长眉,打开绣帘,收拾化妆台的场景,展现女子日常生活的一个片段,暗示女子准备迎接或等待某事。后两句:“为问翠钗钗上凤,不知香颈为谁回。”通过对翠钗上凤的发问,巧妙地将笔触转向女子的情思,从侧面表现女子在为谁而精心打扮,传达出女子对爱情的思索与期待。第三首:前两句:“寿阳公主嫁时妆,八字宫眉捧额黄。”用寿阳公主的典故,描绘女子精致的妆容,宫眉如八字,额间点缀花黄,展现女子的美丽与高贵,为下文女子的行为和情感做铺垫。后两句:“见我佯羞频照影,不知身属冶游郎。”刻画女子见到“我”时佯装羞涩,不断照影的神态,表现出女子在爱情中的羞涩与懵懂,同时“不知身属冶游郎”又透露出女子对自己感情归属的不确定。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李商隐《荆门西下》

下一篇:唐·李商隐《评事翁寄赐饧粥走笔为答》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