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qiū
yuàn

朝代:唐作者:柳中庸浏览量:1
shù
liáng
yān
níng
qíng
qián
bié
shāng
xiǎo
jìng
yáo
luò
qiū
xián
hàn
lěi
guān
shān
yuè
jiā
sài
běi
tiān
zhī
cháng
duàn
mèng
kōng
rào
shān
chuān

译文

玉树枝梢升起袅袅凉烟,我凝神伫立在一片秋叶之前。离别之愁让我清晨对镜伤感,见容颜憔悴,秋风吹落树叶,牵动我心中如琴弦般的忧思。边关的营垒沐浴在关山明月下,塞北的天空回荡着胡笳的悲鸣。不知多少次在断肠的梦境中,我的魂灵徒然地绕着万水千山,却寻不见你的踪影。

逐句剖析

"玉树起凉烟":玉树枝梢升起袅袅凉烟,

"凝情一叶前":我凝神伫立在一片秋叶之前。

"别离伤晓镜":离别之愁让我清晨对镜伤感,见容颜憔悴,

"摇落思秋弦":秋风吹落树叶,牵动我心中如琴弦般的忧思。

# 秋弦:悲秋的乐调。

"汉垒关山月":边关的营垒沐浴在关山明月下,

# 汉垒:即唐代边垒。

"胡笳塞北天":塞北的天空回荡着胡笳的悲鸣。

# 胡笳:北方少数民族的管乐器,其声悲凉,此处指代胡地。

"不知肠断梦":不知多少次在断肠的梦境中,

"空绕几山川":我的魂灵徒然地绕着万水千山,却寻不见你的踪影。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秋怨》是唐代诗人柳中庸创作的五言律诗。此诗以秋日为背景,通过描绘凉烟、落叶、晓镜等意象,刻画了一位思念戍边丈夫、感伤青春流逝的闺妇形象,将悲秋主题与边愁相融合,抒发征人思妇的离别之痛与复杂家国情怀。前两联实写闺中场景,以晓镜自伤、秋弦寄思,烘托哀婉氛围;后两联虚写边塞景象与断肠梦境,时空对照,深化情感。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边塞诗人

柳中庸(?~775),唐代诗人。名淡,以字行,蒲州虞乡(今山西永济)人。天宝中,师萧颖士,颖士爱其才,以女妻之,安史之乱后至江南。大历年间中进士,曾授洪府户曹,未就任。柳中庸工诗,与卢纶、李端、张芬为诗友。其诗以写边塞征怨为主,其中《征人怨》是流传最广的一首。柳中庸的诗意气消沉,缺乏盛唐气象。代表作品有《听筝》。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以闺怨与边塞相结合为题材的五言律诗。全诗以秋日为背景,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将悲秋主题融入边愁之中,生动展现出征人思妇的离别之痛,以及复杂深沉的家国情怀。

2. 写作手法

虚实结合:前两联聚焦庭院秋景,以“凉烟”萦绕玉树、落叶飘零眼前、晓镜映照憔悴容颜、秋弦拨动寂寥心绪等场景,细腻展现秋景触发的离愁别绪。后两联笔触陡然转向塞外,描绘边关冷月、胡笳悲吟的战场图景,再以“肠断梦”跨越山川的虚写,使闺中哀怨与边塞苍凉相互映衬,深化了征人思妇的离情别恨。用典:“凝情一叶前”中的“一叶”,典出《列子·说符》里“宋人有为其君以玉为楮叶者,三年而成”这一故事,其原指一片叶子,也常被用来比喻小船,如司空图《自河西归山诗》中“一水悠悠一叶危,往来长恨阻归期”。而在此诗中,女子对着眼前飘零的一片秋叶凝神,借“一叶”传达出内心的深情与专注。诗人以简洁笔墨,将秋日里女子对着起凉烟的玉树、飘零的秋叶,因思念远方戍边丈夫而陷入沉思的画面勾勒出来,生动展现出女子对丈夫的深切思念与无尽哀怨。多感官描写:“玉树起凉烟”从视觉角度描绘出玉树枝条间升起袅袅烟雾的画面,“凉”字又赋予其触觉感受,让人仿佛感受到秋意的清冷;“胡笳塞北天”从听觉角度,借胡笳之声展现塞外苍茫之景,“别离伤晓镜”通过视觉,写女子清晨对镜自照,看见因别离憔悴的容颜而伤感;“摇落思秋弦”既以视觉写树叶在秋风中摇落,又从听觉角度,将心中思绪比作秋弦之音,表现出女子内心的愁思。这几句诗综合运用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描写,细腻地营造出哀婉、凄凉的氛围,生动展现出女子的离愁别绪与相思之苦。

3. 分段赏析

首联“玉树起凉烟,凝情一叶前”,开篇描绘出玉树枝头升起袅袅凉烟的景象,“凉烟”渲染出秋日清冷氛围,“凝情”一词赋予人物专注、深情的神态,一位女子对着飘落的树叶陷入沉思,画面感十足,奠定了全诗哀怨的基调。颔联“别离伤晓镜,摇落思秋弦”,此联写女子清晨对镜,看到自己容颜因别离而憔悴伤感,秋风中树叶摇落,触动她思念的心弦。“伤晓镜”“思秋弦”将女子因离别产生的忧愁具象化,把外在景物与内心情绪紧密相连。颈联“汉垒关山月,胡笳塞北天”,由实入虚,描绘出边关汉垒、关山明月、胡笳声声的塞外景象。这些意象营造出苍茫、孤寂的氛围,暗示女子思念的丈夫身处苦寒的边塞,体现出她对丈夫的牵挂与担忧。尾联“不知肠断梦,空绕几山川”,以虚写收束全篇,写女子在梦中不知多少次肝肠寸断,可梦境只是徒劳地绕着千山万水,仍无法与丈夫相见。“空绕”二字,将她思念无果的无奈与痛苦展现得淋漓尽致,进一步深化了征人思妇的离别之痛。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出语婉约,不失雅音。

清纪昀《瀛奎律髓汇评》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陆龟蒙《怀仙三首》

下一篇:唐·温庭筠《玉蝴蝶·秋风凄切伤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