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山万里远征人":远征的将士们离家万里,
# 关山:泛指关溢山川。
"一望关山泪满巾":一看到关山就泪水沾满了衣襟。
"青海戍头空有月":青海戍边的地方只有空荡荡的月亮,
# 戍:此指边地的营垒、城堡。
"黄沙碛里本无春":黄沙碛里本来就没有春天。
"高槛连天望武威":站在高与天连的栏杆上遥望武威,
# 武威:今属甘肃。唐天宝、至德时曾改凉州为武威郡。,高槛:高高的楼栏杆。
"穷阴拂地戍金微":严寒的阴云笼罩着大地戍守金微。
# 金微:唐鹏摩都督府名。故地即今蒙古人民共和国肯特省一带。,戍:驻防。,穷阴:漫天阴云。
"九城弦管声遥发":九城的弦管声远远传来,
# 九城:都城最深处。
"一夜关山雪满飞":一夜之间关山落满了大雪。
唐代边塞诗人
柳中庸(?~775),唐代诗人。名淡,以字行,蒲州虞乡(今山西永济)人。天宝中,师萧颖士,颖士爱其才,以女妻之,安史之乱后至江南。大历年间中进士,曾授洪府户曹,未就任。柳中庸工诗,与卢纶、李端、张芬为诗友。其诗以写边塞征怨为主,其中《征人怨》是流传最广的一首。柳中庸的诗意气消沉,缺乏盛唐气象。代表作品有《听筝》。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组七言绝句,也是一组边塞诗。描绘了边塞的荒凉苦寒之景,如“青海戍头空有月,黄沙碛里本无春”“穷阴拂地戍金微,一夜关山雪满飞”,体现了战士们远离家乡,戍守边关的艰苦生活。表达了战士们深深的思乡之情以及对边塞恶劣环境的哀怨,营造出一种孤寂、凄凉的氛围。
2. 写作手法
比喻:“黄沙碛里本无春”,表面写沙漠中没有自然的春天,实则以“无春”暗喻征人内心的绝望与生活的毫无希望,将抽象的情感困境转化为具体的自然景象,含蓄地表达出戍边生涯的压抑与悲凉。对比:“青海戍头空有月,黄沙碛里本无春”,“空有月”指青海戍地的明月徒然悬挂天际,虽有光亮却无法驱散荒寒,象征征人内心的孤寂无依;“本无春”直言黄沙荒漠终年不见春意,暗喻戍边生活的单调绝望。二者形成鲜明对比,以“有”与“无”的对立,突显戍边环境的荒寂苦寒,强化征人对故乡生机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
3. 分段赏析
第一首:“关山万里远征人,一望关山泪满巾”,直接点明战士远离家乡,身处万里关山之外,望见关山便不禁泪满衣襟,直抒思乡之情,为全诗奠定了伤感的基调。“青海戍头空有月,黄沙碛里本无春”,通过描写青海戍头只有明月,黄沙碛中没有春天的景色,进一步渲染边塞的苦寒与孤寂,以景衬情,强化了战士的思乡之情。第二首:“高槛连天望武威,穷阴拂地戍金微”,描绘站在高槛上遥望武威,只见穷阴笼罩着戍守的金微,勾勒出边塞地域的广阔与环境的阴沉、压抑。“九城弦管声遥发,一夜关山雪满飞”,将九城传来的弦管声所代表的内地繁华与关山的大雪纷飞形成强烈对比,在这种对比中,更深刻地体现出战士戍边的艰苦和内心的哀怨。
# 言北边成役凉,此诗极矣。
明敖英、凌云《唐诗绝句类选》
# 此亦写边塞之诗,不及王(按指王之渔《凉州词》)者,不免显露也。末句可作王诗之注。
刘永济《唐人绝句精华》
上一篇:唐·戴叔伦《题稚川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