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zhāng
shí
tóng
xiào
ruǎn
bīng

朝代:唐作者:韩愈浏览量:1
zhāo
zhāo
​zhǐ
jiàn
yǒu
jiàn
yǒu
suǒ
chāo
shí
zuò
qián
wèi
shì
zuò
qián
diào
zhī
jiǔ
mǐn
mǐn
shàng
shuí
yào
guì
zhí
pín
jiàn
jiān
jiāo
yǎng
wèi
suǒ
shì
jiě
biāo
lóng
zhōng
liù
suǒ
yáo
ān
yòng
dōng
西
tiào
hái
kàn
rén
shū
qián
rén
piáo
wèi
zhī
suǒ
qióng
jìng
qiě
zuò
xīn
shī
yáo

译文

一天接着一天过去,一个早晨接着一个早晨过去。只看到自己有比不上他人或达不到期望的地方,却看不到自己有超越以往或他人的地方。吃的东西还是像前一天的味道,做的事情也还是和前一天一样的格调。不知道长久地这样活着,满心忧愁,这样的自己还有谁会需要呢。富贵的人自然会被名利等所束缚,贫贱的人也会被生活的困苦所煎熬焦虑。抬头低头之间,都没有找到自己合适的安身之处,一生就像脱了缰绳的马。就好像被关在笼子里的鹤,它的翅膀无法自由地扇动。又好像被兔网套住了脚的兔子,哪里还用得着东奔西跳呢。还是去翻看古代贤人的书籍,再学学前人安贫乐道的精神。不知道人生的尽头在哪里,暂且创作新的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吧。

逐句剖析

"一日复一日":一天接着一天过去,

"一朝复一朝":一个早晨接着一个早晨过去。

"只见有不如":只看到自己有比不上他人或达不到期望的地方,

"不见有所超":却看不到自己有超越以往或他人的地方。

"食作前日味":吃的东西还是像前一天的味道,

"事作前日调":做的事情也还是和前一天一样的格调。

"不知久不死":不知道长久地这样活着,

"悯悯尚谁要":满心忧愁,这样的自己还有谁会需要呢。

"富贵自絷拘":富贵的人自然会被名利等所束缚,

"贫贱亦煎焦":贫贱的人也会被生活的困苦所煎熬焦虑。

"俯仰未得所":抬头低头之间,都没有找到自己合适的安身之处,

"一世已解镳":一生就像脱了缰绳的马。

"譬如笼中鹤":就好像被关在笼子里的鹤,

"六翮无所摇":它的翅膀无法自由地扇动。

"譬如兔得蹄":又好像被兔网套住了脚的兔子,

"安用东西跳":哪里还用得着东奔西跳呢。

"还看古人书":还是去翻看古代贤人的书籍,

"复举前人瓢":再学学前人安贫乐道的精神。

"未知所穷竟":不知道人生的尽头在哪里,

"且作新诗谣":暂且创作新的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吧。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与张十八同效阮步兵一日复一夕》是唐代诗人韩愈创作的五言古诗。此诗通过“一日复一日”的循环往复句式,强化了时光流逝而人生难有突破的焦灼感。诗歌既批判了世俗价值的空洞无益(“富贵自絷拘,贫贱亦煎焦”),又以“笼中鹤”“兔得蹄”等意象生动隐喻精神世界的困顿与徒劳挣扎。诗中“俯仰未得所,一世已解镳”直陈生命虚度的悲凉,结尾“还看古人书,复举前人瓢”则展现诗人转向历史传统寻求精神寄托的姿态。全诗继承阮籍咏怀传统而自具特色,以白描手法呈现中唐士人在仕隐冲突、官场沉浮中的生存困境与精神苦闷,具有深刻的时代认知价值与艺术感染力。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首

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南)人。贞元进士,官至礼部侍郎。谥号文。因昌黎(今辽宁义县)是韩氏郡望,其文中常自称“郡望昌黎”,故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韩愈提倡散体,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并称“韩柳”。他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散文在继承先秦、两汉古文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和发展,气势雄健。其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并称“千古文章四大家”。诗与孟郊齐名,并称“韩孟”。诗风奇崛雄伟,力求新警,有时流于险怪。又善为铺陈,好发议论,后世有“以文为诗”之评,对宋诗影响颇大。代表作品有散文《师说》《祭十二郎文》,诗歌《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山石》等。著有《昌黎先生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一日复一日,一朝复一朝。只见有不如,不见有所超”:开篇以“一日复一日,一朝复一朝”描述时间的重复流逝,给人一种单调、漫长之感。“只见有不如,不见有所超”则直接表达出诗人对生活的感受,总是看到不足之处,却不见有超越以往的进步,奠定了全诗忧愁、无奈的基调。“食作前日味,事作前日调。不知久不死,悯悯尚谁要”:这几句具体描写日常生活,吃的是和前一天一样的味道,做的是和前一天相同的事情,生活毫无变化和新意。“不知久不死,悯悯尚谁要”,诗人不禁发出感慨,不知道长久地活着,这样无所作为,又有谁会需要自己,进一步强化了对生活的迷茫与无奈。“富贵自絷拘,贫贱亦煎焦。俯仰未得所,一世已解镳”:诗人在此探讨了富贵与贫贱的处境,认为富贵之人被名利束缚,贫贱之人则为生活所煎熬,无论处于何种境地,都难以如意,一生就像脱离了缰绳的马,漂泊无依,表达出对人生困境的深刻认识和无奈。“譬如笼中鹤,六翮无所摇。譬如兔得蹄,安用东西跳”:运用两个比喻,将自己比作笼中的鹤,翅膀无法舒展,又像被捕兔网套住的兔子,无需再东奔西跳,形象地写出了诗人对自身处境的无奈,以及对自由和理想生活的渴望。“还看古人书,复举前人瓢。未知所穷竟,且作新诗谣”:最后,诗人表示要从古人的书中汲取智慧,学习前人安贫乐道的精神,虽然不知道人生的尽头在哪里,但暂且通过创作新的诗歌来抒发内心的情感,在无奈中又透露出一丝对生活的希望和积极态度。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张籍《宴客词》

下一篇:唐·李商隐《饮席戏赠同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