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公旧池馆":大诗人宋之问的旧山庄别墅,
# 池馆:指山庄别墅。,宋公:指宋之问,初唐诗人,曾任考功员外郎。字延清,虢州弘农人。首阳山在河南府,虢与河南为邻,故宋有别墅在焉。
"零落守阳阿":孤零零地坐落在首阳山的山腰。
# 守阳:守:一作“首”。首阳:山名,在河南府,虢与河南为邻,故宋有别墅在焉。《一统志》:首阳山,在河南偃师县西北二十五里。陆机《洛阳记》:首阳山,在洛阳东北,去洛二十里。阮籍诗:“步出上东门,北望首阳岑。”夷齐所隐首阳,别在蒲州。
"枉道只从入":我绕道而来,只因顺路进入这荒凉的宅院,
# 枉道:绕道赶路。魏文帝《与吴质书》:“故使枉道相过。”
"吟诗许更过":为了追忆他的诗作,或许还会再来探访吟咏。
"淹留问耆老":我停留下来向年高有德的老人打听宋公的子孙家世,
# 耆老:指宋之问的子孙。耆:古代年过60岁称耆。,淹留:停留。魏文帝诗:“何为淹留寄他方。”
"寂寞向山河":我对着依然如故的山河,感到十分冷落、孤寂。
"更识将军树":如今再看那当年将军手植的树木,
# 将军树:指宋之悌栽种的树木。《后汉·冯异传》:“诸将并坐论功,异独屏树下,军中呼为大树将军。”庾信《哀江南赋》:“将军一去,大树飘零。壮士不还,寒风萧瑟。”
"悲风日暮多":日暮时分悲风呼啸,更添凄凉。
唐代现实主义诗人,“诗圣”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湖北襄阳),生于巩县(今河南巩义)。因居长安时期,曾一度住在城南少陵附近,自号少陵野老;肃宗至德间,曾任左拾遗;在成都时被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少陵、杜拾遗、杜工部。一生坎坷,仕途不顺,经历安史之乱,见证了唐朝由盛转衰。杜甫与李白并称为“李杜”(“大李杜”),被后人誉为“诗圣”,是中国古典诗歌成就的集大成者,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的诗作包含了大量的时事政治诗,或陈述政见,或揭发统治者的荒淫残暴,或寓言讽兴,或对穷苦人民表示同情关怀。他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杜甫继承和发展了《诗经》以来注重反映社会现实的文学传统,成为中国古代诗歌艺术发展的又一高峰。代表作品有《兵车行》《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兴八首》等。著有《杜工部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也是一首怀古诗。介绍了杜甫探访初唐诗人宋之问昔日池馆的所见所感,描绘了宋公旧居零落破败的景象,体现了诗人对故人的追思与物是人非的感慨,营造出孤寂、苍凉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喟叹以及对往昔情谊的深切怀念。
2. 写作手法
用典:“更识将军树,悲风日暮多”将军树”化用《后汉书·冯异传》中“大树将军”典故(冯异谦退不争功,军中称其树下为“大树将军”),又暗引庾信《哀江南赋》“将军一去,大树飘零”。杜甫借此既言宋之悌(宋之问之弟)的功绩,亦暗寓对宋氏兄弟才名式微的叹惋。借景抒情:“宋公旧池馆,零落首阳阿”首联直接点明宋之问旧庄的池馆已荒废破败,“零落”一词形容建筑坍塌、草木荒芜的景象,而“首阳阿”的地理位置更添僻远寂寥之感。池馆的“零落”不仅是客观景物的描写,更暗喻昔日文人雅集的盛景已逝,借物是人非的萧瑟之景,抒发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怅惘。
3. 分段赏析
首联:“宋公旧池馆,零落首阳阿。”一开篇,诗人就告诉我们,他来到了宋之问昔日的居所,地点在首阳山脚下。可眼前的景象,完全不是想象中诗人家园的风雅模样。曾经的池馆,如今残破不堪,到处是衰败、荒凉的气息。这样的场景描写,一下子就把整首诗的感情基调给定住了,满是凄清、萧瑟,让人还没往下读,心里就先泛起一丝惆怅。颔联:“枉道只从,吟诗许更过”,这句诗揭示了杜甫绕道来宋庄的原因。杜甫绕路特意来这儿,而且行程匆忙,全是因为他对宋之问的诗作十分推崇。他甚至说,以后为了交流诗歌,可能还会再来。不过,杜甫对宋之问这个人其实并不认可,毕竟宋之问为了权势,依附张易之等权贵,靠写应制诗讨武则天欢心。但杜甫并没有因为宋之问的为人,就否定他的诗,这种不因人废诗的态度,在这两句诗里体现得明明白白。颈联:“淹留问耆老,寂寞向山河。”杜甫在这儿停留了一阵,向当地的老人打听宋之问家族的情况,想了解他的子孙后代。可问完之后,望着眼前依旧不变的山河,却只觉得一片冷清、寂寥。宋之问曾经生活过的痕迹还在,但人却早已不在了,这种“迹在人亡”的反差,让杜甫心中充满了悲伤,也把他内心的孤寂感传递给了读者。尾联:“更识将军树,悲风日暮多。”最后这一句,杜甫看到了将军树,借着眼前的景物抒发心中的情感。傍晚时分,阵阵悲风吹过,将军树在风中摇曳,整个画面充满了悲凉的氛围。杜甫用这样的景色描写,把自己内心的悲凉情绪推向了高潮,那种物是人非的伤感,不用多说,读者也能深切感受到,悲凉的情绪仿佛要从诗句里溢出来。
# 明代文学家赵汸曰:之问与公祖审言及陈子昂、沈佺期四人,为唐律之祖,实公诗法渊源也。武后时,之问、审言俱为修文馆学士,世交亦厚。然之问为实不足道,诗无讥词,以其契家前辈也。但曰“零落”“寂寞”“悲风”,则感慨系之矣。
清仇兆鳌《杜甫全集1》
上一篇:唐·马戴《怀故山寄贾岛》
下一篇:唐·张籍《沙堤行·呈裴相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