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怅望人间万事违":惆怅地望着人世间,万事都违背自己的心意,
"私书幽梦约忘机":与你通过私人书信和幽梦相约,希望能忘却世俗的机心。
# 约忘机:相约而为忘机之隐。颔、腹二联均想象乡间忘机境界。
"荻花村里鱼标在":荻花盛开的村子里,鱼标还在那里,
# 鱼标:养鱼的人用来作为标帜的木牌。
"石藓庭中鹿迹微":石藓遍布的庭院中,鹿留下的踪迹很细微。
"幽径定携僧共入":一定要和僧人一起走进那幽静的小径,
"寒塘好与月相依":寒冷的池塘边正好与明月相依相伴。
"城中猘犬憎兰佩":城中的恶犬憎恶佩戴兰草的人,
# 猘犬:狂犬。兰佩:屈原《离骚》:“纫秋兰以为佩。”此借指幽洁清高之士。
"莫损幽芳久不归":你不要让自己高洁的品质受到损害,不要长久地留在城中而不归来。
晚唐杰出诗人
李商隐(811?~858?),唐代诗人。字义山,号玉谿生、樊南生。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生于河南荥阳。开成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东川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牛李党争影响,遭排挤而潦倒终身。李商隐擅长律、绝,富于文采,构思精密,情致婉曲,具有独特风格。然因用典太多,或致诗旨隐晦。其与杜牧并称“小李杜”,又与温庭筠并称“温李”。李商隐亦工四六文,所作以书启奏札为多,与温庭筠、段成式齐名,因三人皆排行十六,时称“三十六体”。代表作品有《贾生》《隋宫》《无题》《锦瑟》等。有《李义山诗集》,后人辑有《樊南文集》《樊南文集补编》。
1. 写作手法
象征:“城中猘犬憎兰佩,莫损幽芳久不归。”中“城中猘犬”象征着现实中那些邪恶、凶狠、嫉妒贤能的人,“兰佩”象征着高洁的品质和美好的品德。通过象征手法,将抽象的情感和现实的丑恶具体化,生动地揭示了现实的险恶,也表达了对从兄的劝诫,希望他能保持自身的美好品质,不要被丑恶所侵蚀。借景抒情:“荻花村里鱼标在,石藓庭中鹿迹微。”这两句通过描写荻花村中有鱼标,石藓庭中留有鹿的细微踪迹的景色,营造出一种静谧、闲适的氛围。诗人借这些景色抒发了对宁静、远离尘世喧嚣生活的向往之情,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所描写的景物之中,使情与景相互交融,增强了诗歌的情感表达效果。
2. 分段赏析
《赠从兄阆之》首联开篇诗人就表达了一种惆怅的心情,感慨人世间的万事总是违背自己的心意,充满了无奈。接着提到与从兄通过私人书信和幽梦相约,希望能够忘却世俗的机心,远离尘世的纷扰,流露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淡泊生活的向往。颔联两句描绘了一幅乡村的画面,荻花盛开的村子里,鱼标静静地立在那里,石藓遍布的庭院中,隐约可见鹿留下的细微踪迹。这里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闲适的氛围,暗示了一种远离尘世喧嚣的生活状态,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向往。颈联诗人想象着与僧人一起走进幽静的小径,在寒冷的池塘边与明月相依相伴。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心中理想的隐逸生活,与僧人相伴,与自然相融,体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心境。尾联诗人以城中的恶犬憎恶佩戴兰草的人为喻,暗示了现实中存在着邪恶势力对美好品质的嫉妒和迫害。劝诫从兄不要久居城中,以免高洁的品质受到损害,表达了对从兄的关心和担忧。
上一篇:唐·李商隐《白云夫旧居》
下一篇:唐·贾岛《寄白阁默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