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慢日迟迟":春风舒缓,日光缓缓移动,
"拖烟拂水时":拖着如烟的枝条拂过水面的时候。
"惹将千万恨":牵动起千万种愁恨,
"系在短长枝":都系在长短不一的枝条上。
"骨软张郎瘦":枝条柔韧如张郎般清瘦,
"腰轻楚女饥":腰肢轻盈似楚女般纤弱。
"故园归未得":家乡没能回去,
"多少断肠思":有多少断肠的思念。
晚唐诗人
崔橹(?~?),唐代诗人。一作崔鲁,荆南(今湖北荆州)人。大中(一说广明)间登进士第,官棣州司马。性喜酒,曾游虔州为刺史陆肱客,因醉而失礼于陆肱。崔橹仰慕杜牧,诗风清丽,以咏物诗成就最高。其诗托物言志,意境深远,写物寓情,颇多警句。主要作品有《梅花》《莲花》《山寺》等。著有《无讥集》(一作《无机集》)等。
1. 分段赏析
“风慢日迟迟,拖烟拂水时”,开篇两句勾勒出春日里柳树所处的环境与姿态。“风慢”写出风的轻柔,“日迟迟”描绘出阳光舒缓的样子,营造出静谧的氛围。而柳树在这样的环境中,“拖烟拂水”,仿佛带着朦胧的雾气,枝条轻轻拂过水面,既写出了柳色的朦胧之美,又展现了柳枝的轻柔婀娜,为下文抒情做了铺垫。“惹将千万恨,系在短长枝”,这两句由景入情,将柳树与“恨”联系起来。“惹”字赋予柳树以人的情态,仿佛是柳树主动牵起了心中的万千愁绪;“系”字则形象地写出了这些愁绪都附着在长短不一的柳枝上,让原本只是景物的柳,开始承载起情感的重量。“骨软张郎瘦,腰轻楚女饥”,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张郎瘦”“楚女饥”分别以古代美男子张敞的清瘦和楚地女子因饥饿而显露出的纤细腰肢作比,生动地写出了柳枝的纤细、柔软,既表现了柳树的形态美,又带有一丝娇弱之感,进一步丰富了柳树的形象。“故园归未得,多少断肠思”,最后两句点明主旨,揭示了“千万恨”的缘由。原来心中的愁绪是因为思念故园却无法回去,浓浓的思乡之情化作“断肠思”,而前面所写的柳树,其实是触发这份思乡之情的媒介,柳枝上的“恨”正是这无法排遣的思乡之愁,使全诗的情感得到升华。
上一篇:唐·张元一《嘲武懿宗》
下一篇:唐·孙鲂《湖上望庐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