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气先侵玉女扉":寒气先侵入了玉女的门扉,
# 寒气先侵玉女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玉女窥窗而下视。”玉女扉,借指闺室的窗户。寒:全唐诗校:“一作爽。”
"清光旋透省郎闱":雪的清光随即透进了省郎的宫闱。
# 清光旋透省郎闱:《白帖》:诸曹郎署曰粉署。
"梅花大庾岭头发":大庾岭头的雪花如梅花般绽放,
# 梅花大庾岭头发:《白帖》:“大庾岭上梅,南枝落,北枝开。”此状雪下如梅花竞发。
"柳絮章台街里飞":章台街中的雪花似柳絮般飘飞。
# 章台:古台名即章华台。春秋时楚国离宫。章华台位于潜江龙湾,已出土大量文物,在楚文化考古上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2000年,楚章华台被列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另有战国时秦国王宫地名和西汉长安城街名。在诗词中用章台和灞岸来代指柳。此状雪花如柳絮飞舞。
"欲舞定随曹植马":雪花若要飞舞,定会追随曹植的马匹,
# 欲舞定随曹植马:曹植有《白马篇》,曹植马即白马。欲:一作却。
"有情应湿谢庄衣":雪花若有情感,应该会打湿谢庄的衣裳。
# 有情应湿谢庄衣:《宋书·符瑞志》:“大明五年正月戊午元日,花雪降殿庭。时右卫将军谢庄下殿,雪集衣,上以为瑞,于是公卿并作花雪诗。
"龙山万里无多远":龙山虽远,但似乎也并不遥远,
"留待行人二月归":留待着远行的人在二月归来。
"旋扑珠帘过粉墙":雪花旋转着扑向珠帘,越过粉墙,
# 旋:漫。
"轻于柳絮重于霜":比柳絮还要轻盈,比霜更加凝重。
"已随江令夸琼树":已经随着江令夸赞那如琼树般的雪景,
"又入卢家妒玉堂":又飘入卢家,令玉堂中的人羡慕。
"侵夜可能争桂魄":到了夜晚,或许能与月亮争辉,
# 桂魄:指月。
"忍寒应欲试梅妆":忍受着寒冷,好像想要效仿梅花妆。
# 梅妆:即梅花妆。
"关河冻合东西路":关塞与河流都被冻住,阻断了东西的道路,
"肠断斑骓送陆郎":骑着斑骓马送别陆郎,令人肝肠寸断。
# 肠断斑骓送陆郎:乐府《神弦歌·明下童曲》:“陈孔骄赭白,陆郎乘斑雅。”此以陆郎自喻。
晚唐杰出诗人
李商隐(811?~858?),唐代诗人。字义山,号玉谿生、樊南生。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生于河南荥阳。开成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东川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牛李党争影响,遭排挤而潦倒终身。李商隐擅长律、绝,富于文采,构思精密,情致婉曲,具有独特风格。然因用典太多,或致诗旨隐晦。其与杜牧并称“小李杜”,又与温庭筠并称“温李”。李商隐亦工四六文,所作以书启奏札为多,与温庭筠、段成式齐名,因三人皆排行十六,时称“三十六体”。代表作品有《贾生》《隋宫》《无题》《锦瑟》等。有《李义山诗集》,后人辑有《樊南文集》《樊南文集补编》。
1. 写作手法
比喻:“梅花大庾岭头发,柳絮章台街里飞”和“轻于柳絮重于霜”,将雪花比作梅花、柳絮,形象地写出雪花飘落时的形态和轻盈之感。借景抒情:诗人描绘雪花飘落、关河冻合等雪景,如“关河冻合东西路,肠断斑骓送陆郎”,借寒冷、孤寂的雪景抒发对远方之人的思念以及离别后的哀愁。
2. 分段赏析
《对雪二首》第一首首联“寒气先侵玉女扉,清光旋透省郎闱”,从触觉和视觉入手,“先”和“旋”生动地写出寒气和雪光迅速弥漫的态势,营造出清冷氛围,暗示诗人所处环境的孤寂。颔联“梅花大庾岭头发,柳絮章台街里飞”运用典故与比喻,将雪花比作大庾岭绽放的梅花、章台街飞舞的柳絮,形象地描绘出雪花的优美姿态,同时增添了文化底蕴。颈联“欲舞定随曹植马,有情应湿谢庄衣”,借助曹植、谢庄的典故,以拟人手法赋予雪花情感,仿佛它也渴望伴随文人雅士,侧面烘托出诗人对高雅文化生活的向往。尾联“龙山万里无多远,留待行人二月归”,以景结情,“龙山”用典,暗示诗人期盼归乡之情,“留待”点明虽归期尚远,但仍心怀希望,使情感表达含蓄而深沉。《对雪二首》第二首首联“旋扑珠帘过粉墙,轻于柳絮重于霜”,一个“旋”字写出雪花飘落的动态,“轻于柳絮”“重于霜”通过对比,突出雪花轻盈又带着寒意的特点。颔联“已随江令夸琼树,又入卢家妒玉堂”,运用江令、卢家等典故,写雪花被文人夸赞,也落入富贵人家,暗示其在不同境遇中皆有存在,为下文抒情做铺垫。颈联“侵夜可能争桂魄,忍寒应欲试梅妆”,运用拟人,想象雪花在寒夜与月光争辉,想让人效仿梅花妆,既写出雪花的灵动,也传达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尾联“关河冻合东西路,肠断斑骓送陆郎”,描绘出因雪导致关河冻结、道路不通的景象,借“肠断”“送陆郎”表达出诗人对离别的哀伤和羁旅的愁苦。
上一篇:唐·杜牧《题扬州禅智寺》
下一篇:唐·孟浩然《凉州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