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òng
xiāng
yáng
cóng
shì
yǒu
liàng
guī
qián
táng

朝代:宋作者:苏轼浏览量:1
háng
suì
běn
háng
rén
shān
guī
jiā
西
lín
liáng
tián
nán
mǎi
jìng
shì
shuí
dāng
qīn
rán
zhāng
chāo
rán
lǎo
qián
jué
lún
bīng
姿
wén
xíng
liǎng
qīng
chún
guī
cóng
sān
rén
yóu
biàn
便
liǎo
shēn
gōng
gǎi
zuó
lǎo
lǐng
xíng
kāi
xīn
yōu
mèng
suí
sōng
huā
luò
jīn

译文

我在杭州居住了五年,心里已经把自己当作杭州人了。但回到故乡却发现已无家可归,只希望能在西湖边定居。买良田并不难,但谁是那值得亲近的隐士。髯张已经超然物外,老潜也是举世无双。李友谅你如同冰玉般高洁,文采和品行都清澈纯朴。如果能和你一起与那三位高人一同游玩,我这辈子就满足了。公堤的景象还如昨日一般,姥岭却已有了新貌。我的幽梦随着你离去,松花飘落在我的衣巾上。

逐句剖析

"居杭积五岁":我在杭州居住了五年,

"自意本杭人":心里已经把自己当作杭州人了。

"故山归无家":但回到故乡却发现已无家可归,

"欲卜西湖邻":只希望能在西湖边定居。

"良田不难买":买良田并不难,

"静士谁当亲":但谁是那值得亲近的隐士。

"髯张既超然":髯张已经超然物外,

# 髯张:字秉道,苏轼友人。

"老潜亦绝伦":老潜也是举世无双。

# 老潜:道潜,也叫参廖子。

"李子冰玉姿":李友谅你如同冰玉般高洁,

# 李子:指李友谅。

"文行两清淳":文采和品行都清澈纯朴。

"归从三人游":如果能和你一起与那三位高人一同游玩,

"便足了此身":我这辈子就满足了。

"公堤不改作":公堤的景象还如昨日一般,

# 公堤:苏轼当年所筑,人称坡公堤。

"姥岭行开新":姥岭却已有了新貌。

# 姥岭:杭州一山岭名。

"幽梦随子去":我的幽梦随着你离去,

"松花落衣巾":松花飘落在我的衣巾上。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送襄阳从事李友谅归钱塘》是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的一首诗,这是一首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寓意深刻的送别诗。前两句苏轼在诗中提到自己在杭州居住了五年,已经把自己当作杭州人了。这体现了他对杭州的深厚感情和归属感。第三、四句诗人表示,虽然故乡已无家可归,但他却想在西湖边安家,与西湖为邻。这进一步表达了他对杭州的热爱和留恋。第五、六句诗人提到良田不难买,但难的是找到志同道合、心灵相通的静士为邻。这反映了他对精神追求的重视。第七到十句诗人赞美了几位友人,包括髯张、老潜和李友谅。他认为他们超凡脱俗,文行清淳,是值得交往的君子。第十一、十二诗人表示,如果能与这三位友人一起游历,那么此生就无憾了。这体现了他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第十三、十四句诗人提到公堤依旧如昨,而姥岭却有了新的变化。这既是对杭州自然景观的描绘,也寓含了时光流转、世事变迁的感慨。最后两句,诗人以幽梦随友人离去、松花落满衣巾的意象,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和离别的哀愁。运用了借景抒情、象征、白描、对比、情景交融等手法展现了苏轼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杭州的深深眷恋,同时也表达了苏轼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文坛领袖,豪放派词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进士,神宗时曾任职史馆,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后因“乌台诗案”贬谪黄州,又贬谪惠州、儋州。南宋时追谥文忠。苏轼在诗、词、散文、书画等各个领域都富有创造性。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古文和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其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苏轼还擅长行书、楷书,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是“宋四家”之一;绘画上主张“神似”。代表作品有《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辰中秋》《题西林壁》等。著有诗文《东坡七集》、词集《东坡乐府》。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送襄阳从事李友谅归钱塘》是宋朝著名文学家苏轼的作品。此诗作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公元1093年)。李友谅,字仲益,乃钱塘人士,即将启程前往襄阳赴新任,苏轼特此赋诗一首,以为其送行饯别。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公堤不改昨,姥岭行开新”两句,通过对杭州西湖周边的公堤和姥岭的描绘,展现了杭州的美丽风光,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友人的离别。这种借景抒情的手法,使得诗歌的情感表达更加含蓄而深沉。象征:诗中“髯张既超然,老潜亦绝伦”两句,苏轼借用了“髯张”和“老潜”两位友人的形象,来象征高洁脱俗、超凡入圣的品格。白描:苏轼在诗中运用了白描的手法,对友人的形象进行了简洁而生动的描绘,如“李子冰玉姿,文行两清淳”,通过“冰玉姿”和“文行两清淳”的描绘,展现了李友谅的高洁品格和卓越才华。对比:诗中还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如“良田不难买,静士谁当亲”,通过对比良田的易得与静士的难求,突出了友人的珍贵和难得。情景交融:苏轼通过对杭州西湖美景的描绘,以及对与友人游玩的回忆和憧憬,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这种手法使得诗歌的情感表达更加自然流畅,同时也增强了诗歌的意境美。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苏轼《书焦山纶长老壁》

下一篇:宋·苏轼《过溪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