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kūn
chéng
jié
yīng
diàn
殿
yàn
jiào
fāng
zhì
kǒu
hào
chén
wén
shì
kǎo
xiáng

朝代:宋作者:苏轼浏览量:1
sān
cháo
lǎo
jiǔ
mén
qián
yòu
jiàn
chéng
píng
yǒu
nián
wén
yōu
qín
chū
huà
zēng
sūn
rén
xiào
tōng
tiān
shǐ
shū
yuán
yòu
sān
qiān
yuè
zòu
kūn
chéng
piān
cǎi
pán
táo
guī
xiàn
shòu
寿
péng
lái
qīng
qiǎn
bàn
sāng
tián

译文

在九门之前,三朝遗老们见证了历史的变迁,如今又迎来了国家承平、丰收富足的年份。高太后以她的勤勉和智慧,初步改变了社会风俗,她的子孙后代则以仁爱和孝顺闻名天下。史书上记载了元佑年间无数的盛事,在今日的坤成节庆典上,乐章奏响了第一篇。我想采摘那传说中的蟠桃,来献上长寿的祝福,即便那蓬莱仙境的水浅了,海中的桑田也变了模样,这份心意永远不会改变。

逐句剖析

"三朝遗老九门前":在九门之前,三朝遗老们见证了历史的变迁,

"又见承平大有年":如今又迎来了国家承平、丰收富足的年份。

"文母忧勤初化俗":高太后以她的勤勉和智慧,初步改变了社会风俗,

"曾孙仁孝已通天":她的子孙后代则以仁爱和孝顺闻名天下。

"史书元佑三千牍":史书上记载了元佑年间无数的盛事,

"乐奏坤成第一篇":在今日的坤成节庆典上,乐章奏响了第一篇。

"欲采蟠桃归献寿":我想采摘那传说中的蟠桃,来献上长寿的祝福,

"蓬莱清浅半桑田":即便那蓬莱仙境的水浅了,海中的桑田也变了模样,这份心意永远不会改变。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坤成节集英殿宴教坊词致语口号》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诗。坤成节是北宋为庆祝太后(特指宋神宗的母亲高太后)生辰而设立的节日。这首诗是苏轼在坤成节集英殿宴会上所作的教坊词致语口号,采用对偶、用典等手法,向太后献礼并表达对朝廷繁荣昌盛、太后福寿安康的美好祝愿。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文坛领袖,豪放派词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进士,神宗时曾任职史馆,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后因“乌台诗案”贬谪黄州,又贬谪惠州、儋州。南宋时追谥文忠。苏轼在诗、词、散文、书画等各个领域都富有创造性。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古文和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其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苏轼还擅长行书、楷书,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是“宋四家”之一;绘画上主张“神似”。代表作品有《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辰中秋》《题西林壁》等。著有诗文《东坡七集》、词集《东坡乐府》。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写作手法

对偶:诗的颔联“文母忧勤初化俗,曾孙仁孝已通天”句,“文母”指高太后,赞美其勤勉治国、教化百姓的功绩,“曾孙仁孝”的描绘,既表达了对太后的尊敬,也寓意了皇室血脉相承的仁德与孝顺。想象:诗的尾联“欲采蟠桃归献寿,蓬莱清浅半桑田”运用了道教神话中的蟠桃和蓬莱仙境等元素,以表达向太后祝寿的诚挚愿望,同时暗含对太后长生不老、福寿无疆的美好祝愿。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苏轼《郁孤台(以下四首,皆虔州。)》

下一篇:宋·苏轼《亡伯提刑郎中挽诗二首,甲辰十二月八日凤翔》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