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dìng
fēng
·
·
yuè
mǎn
tiáo
zhào
táng

朝代:宋作者:苏轼浏览量:2
yuè
mǎn
tiáo
zhào
táng
xīng
lǎo
dòu
guāng
máng
shí
nián
jiān
zhēn
mèng
shì
cháng
gēng
duì
yuè
liáng
绿
bìn
cāng
yán
tóng
zuì
hái
shì
liù
rén
yín
xiào
shuǐ
yún
xiāng
bīn
zhǔ
tán
fēng
shuí
kàn
cáo
liú
jīn
duì
liǎng
zhāng

译文

月光洒满了苕溪,照亮了夜晚的厅堂。五位新朋友加上我这个老人,我们文采的光芒交相辉映。回想起过去的十五年,感觉就像一场梦。为什么呢?现在只剩下我独自对着月亮,感到有些凄凉。尽管我们的头发有的已经斑白,有的还保持着年轻时的颜色,但依然可以一起开怀畅饮,享受这欢乐的时光。在这水云之乡,我们六个人吟诗说笑,其乐融融。要说宾客和主人的谈话水平,谁能比得上我们呢?你们看吧,现在有曹子方、刘景文对着我和张仲谋、苏伯固、张秉道,我们的对话多么精彩。

逐句剖析

"月满苕溪照夜堂":月光洒满了苕溪,照亮了夜晚的厅堂。

"五星一老斗光芒":五位新朋友加上我这个老人,我们文采的光芒交相辉映。

"十五年间真梦里":回想起过去的十五年,感觉就像一场梦。

"何事":为什么呢?

"长庚对月独凄凉":现在只剩下我独自对着月亮,感到有些凄凉。

# 长庚:古代指傍晚出现在西方天空的金星。亦名太白星、明星。

"绿鬓苍颜同一醉":尽管我们的头发有的已经斑白,有的还保持着年轻时的颜色,但依然可以一起开怀畅饮,享受这欢乐的时光。

# 绿鬓苍颜:借指年轻人与老人。

"还是":在这水云之乡,

"六人吟笑水云乡":我们六个人吟诗说笑,其乐融融。

"宾主谈锋谁得似":要说宾客和主人的谈话水平,谁能比得上我们呢?

"看取":你们看吧,

# 看取:且看。

"曹刘今对两苏张":现在有曹子方、刘景文对着我和张仲谋、苏伯固、张秉道,我们的对话多么精彩。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定风波·月满苕溪照夜堂》整首词以月夜为背景,通过描绘诗人与朋友们的聚会情景,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感悟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词中运用了比喻、提问等修辞手法,使得整首词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充满人生哲理与情感深度的词作,它不仅展现了苏轼对过去岁月的怀念与感慨,也体现了他对友情的珍视与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文坛领袖,豪放派词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进士,神宗时曾任职史馆,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后因“乌台诗案”贬谪黄州,又贬谪惠州、儋州。南宋时追谥文忠。苏轼在诗、词、散文、书画等各个领域都富有创造性。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古文和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其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苏轼还擅长行书、楷书,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是“宋四家”之一;绘画上主张“神似”。代表作品有《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辰中秋》《题西林壁》等。著有诗文《东坡七集》、词集《东坡乐府》。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写作手法

情景交融:诗的开篇“月满苕溪照夜堂”即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夜景,月光洒满苕溪,照亮了夜堂,为整首诗奠定了温馨而又略带忧伤的基调。这种以景起兴的手法,不仅为诗歌增添了画面感,也寓情于景,使读者能够迅速进入诗人所营造的情境之中。虚实结合:“五星一老斗光芒”一句,通过天上的星辰来隐喻地上的人物,将实景与想象巧妙结合,既展现了宇宙的浩瀚,又暗含了人间的沧桑。这种虚实相生的写法,使得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用典:诗中“看取。曹刘今对两苏张”一句,借用了历史人物曹操、刘关和苏轼、张耒(或指其他文学大家)的典故,来比喻宾主之间的才学与谈吐。这种用典的手法,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涵,也提升了诗歌的文化品味,更通过古人的风采来抒发诗人对当下情境的感慨与赞美。

2. 分段赏析

《定风波·月满苕溪照夜堂》开篇以“月满苕溪照夜堂。五星一老斗光芒。”营造出清幽而略带感伤的氛围,明月照亮苕溪与夜堂,“五星一老”在呼应前作的同时,凸显出如今的孤寂。“十五年间真梦里。何事。长庚对月独凄凉。”感慨十五年时光如梦,长庚星对月的孤独,深刻表达出词人对岁月变迁、故友离去的悲叹。下阕“绿鬓苍颜同一醉。还是。六人吟笑水云乡。”通过绿鬓与苍颜的对比,展现出时光的无情,而“还是”一词又将思绪拉回往昔的欢乐时光。“宾主谈锋谁得似。看取。曹刘今对两苏张。”以古代文学组合为喻,夸赞当下宾客的才华,也流露出对曾经那种充满文化气息的交流场景的怀念与珍视,整首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充满了对往昔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感慨。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苏轼《天仙子·走马探花花发未》

下一篇:宋·苏轼《沿流馆中得二绝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