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程霜稻袭人香":乌程的霜后稻谷散发着袭人的香气,
"酿作春风霅水光":酿成的美酒漾动着如春风拂过霅水的波光。
"时复中之徐邈圣":时而饮酒如徐邈般品味酒之“圣”,
"无多酌我次公狂":不用多斟酒,我也会有次公那样的张狂。
北宋文坛领袖,豪放派词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进士,神宗时曾任职史馆,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后因“乌台诗案”贬谪黄州,又贬谪惠州、儋州。南宋时追谥文忠。苏轼在诗、词、散文、书画等各个领域都富有创造性。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古文和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其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苏轼还擅长行书、楷书,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是“宋四家”之一;绘画上主张“神似”。代表作品有《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辰中秋》《题西林壁》等。著有诗文《东坡七集》、词集《东坡乐府》。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抒情的七言绝句。介绍了乌程霜稻散发袭人香气,酿成的酒如春风般漾动霅水波光,饮酒时时而如徐邈般酒德高妙,时而似次公般狂放,不用多斟酒让“我”展现次公式的张狂,借乌程稻、酿酒及饮酒状态,表达了对酒的喜爱与饮酒时的随性心境。
2. 分段赏析
首句“乌程霜稻袭人香”,开篇描绘乌程之地霜后稻谷的香气,“袭人香”生动呈现稻香的浓郁与诱人,从生活物产写起,为后文酿酒做铺垫,传递出对地方风物的细腻感知。次句“酿作春风霅水光”,写以乌程霜稻酿酒,“酿作”承接前文稻香,“春风霅水光”用比喻与想象,将酒的色泽、质感比作春风拂过霅水的波光,画面优美,凸显酒的清冽与灵动,展现诗人对酒的独特审美。第三句“时复中之徐邈圣”,“中”为饮酒之意,用徐邈的典故(徐邈善辨酒德,称酒清者为“圣人”,浊者为“贤人”),说自己有时饮酒如徐邈般,能品味酒之“圣”,体现对酒的高雅品鉴,也暗含对酒德、酒趣的追求。末句“无多酌我次公狂”,用次公(盖宽饶,字次公,饮酒狂放)的典故,言不必多斟酒,自己饮酒也会有次公般的张狂之态,展现饮酒时的随性与真性情,在典故运用中,将个人饮酒心境与古人风采融合,让诗歌趣味与内涵兼具。
上一篇:宋·苏轼《渚宫》
下一篇:宋·苏轼《扶风天和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