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君九万击鹏鲲":您如大鹏展翅九万里高飞,
"肯为阳关一断魂":怎会为阳关送别而黯然神伤呢。
"不用宽心九千里":不必为远隔九千里的路程而心怀忧虑,
"安西都护国西门":安西都护府本就是保卫国家西部的门户。
"余刃西屠横海鲲":您以高超武略向西征伐如横海巨鲲般的敌人,
"应余诗谶是游魂":想必那些被诗中预言所指的敌人,不过是些游荡的魂灵罢了。
# 余:一作予。
"归来趁别陶弘景":待您建功归来时,正好能赶上送别如陶弘景般归隐的人,
"看挂衣冠神武门":还能看到在神武门挂起官帽官服的情景。
北宋文坛领袖,豪放派词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进士,神宗时曾任职史馆,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后因“乌台诗案”贬谪黄州,又贬谪惠州、儋州。南宋时追谥文忠。苏轼在诗、词、散文、书画等各个领域都富有创造性。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古文和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其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苏轼还擅长行书、楷书,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是“宋四家”之一;绘画上主张“神似”。代表作品有《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辰中秋》《题西林壁》等。著有诗文《东坡七集》、词集《东坡乐府》。
1. 分段赏析
“使君九万击鹏鲲,肯为阳关一断魂”:以“九万击鹏鲲”的典故,将友人比作展翅高飞的大鹏,有九万里的壮志豪情,形象地描绘出友人的远大抱负和豪迈气概。“肯为阳关一断魂”则以反问的形式,劝慰友人不必像古人那样为离别阳关而黯然销魂,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劝勉和鼓励,展现出一种豪迈的情感基调。“不用宽心九千里,安西都护国西门”:此句进一步安慰友人,不必为远行九千里而心怀忧虑。“安西都护国西门”点明熙河地区作为国家西门的重要战略地位,强调友人此去责任重大,激励友人以国家利益为重,勇敢地承担起戍守边疆的使命,体现出诗人对友人的信任和期望。“余刃西屠横海鲲,应余诗谶是游魂”:“余刃西屠横海鲲”承接上文,想象友人以剩余的勇力向西征伐如横海鲲般强大的敌人,展现出友人征战沙场的英勇形象。“应余诗谶是游魂”则流露出诗人对友人此去历经艰险的隐忧,“诗谶”暗示这种担忧似乎早有预感,使诗歌的情感在豪迈中增添了一丝深沉和忧虑。“归来趁别陶弘景,看挂衣冠神武门”:诗人以陶弘景自比,陶弘景是南朝著名的隐士,曾辞官归隐。“归来趁别陶弘景”表达了诗人期待友人归来时,自己也能像陶弘景那样辞官弃职。“看挂衣冠神武门”描绘了在神武门挂冠弃职的情景,进一步体现了诗人对友人归来的期待以及自己的归隐之意,使诗歌在送别友人的主题中融入了诗人自身的人生思考和情感。
上一篇:宋·苏轼《许州西湖》
下一篇:宋·苏轼《答仲屯田次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