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wáng
gǒng

朝代:宋作者:苏轼浏览量:1
biàn
rào
chéng
chéng
jiān
xuē
tiě
zhōng
yǒu
lín
huái
hào
lìng
gān
dǎn
liè
lái
péng
chéng
shǒu
wèi
xǐng
è
è
yún
shì
shuí
xiáng
xiàng
gōng
sūn
shì
jiā
háo
shēng
yǒu
zhǒng
qiān
jīn
zhì
pén
lián
chē
zài
jiǔ
lái
yǐn
wài
jiǔ
xián
cūn
yǒu
qiān
píng
jiǔ
yǒu
wàn
zhū
rèn
mǎn
tóu
chā
tuán
tuán
jiàn
huā
jiàn
zuì
zhōng
chā
huā
guī
huā
zhòng
zhé
zhóu
wèn
suǒ
yán
ài
shān
qīng
shān
rào
guō
yào
mǎi
shān
qián
wài
yǒu
huáng
lóu
lóu
xià
shuǐ
měi
zāi
yáng
yáng
liáo
bìng
ěr
péng
chéng
zhī
yóu
è
zhǔ
rén
è

译文

汴水和泗水环绕着我的城池,城墙坚固得如同削铁一般。城中有着像李临淮一样威严的官员,他的号令能让人心惊胆裂。自古以来担任彭城太守的人,就没听说过害怕恶客的。这个恶客是谁呢?原来是祥符宰相的孙子。这家人天生豪放潇洒,曾经千金一掷打破琉璃盆。用好几辆车拉着酒前来,不喝外面的酒,嫌弃那些酒太过粗劣。你有千瓶美酒,我有万株菊花。任你把菊花满头插上,花团簇拥得让人只见花不见眼。喝醉后插着花回家,花太重把车轴都压断了。我问客人你还想要什么?客人说:“我爱这山。”青山自然环绕着城郭,不需要花买山的钱。此外还有黄楼,楼下有一条河,河水洋洋洒洒,多么壮美啊,既可以缓解饥饿又可以洗净耳朵。彭城的游玩快乐无比,客人如此豪爽,主人又怎能逊色呢!

逐句剖析

"汴泗绕吾城":汴水和泗水环绕着我的城池,

"城坚如削铁":城墙坚固得如同削铁一般。

"中有李临淮":城中有着像李临淮一样威严的官员,

# 李临淮:唐代李光弼封临淮郡王,镇守徐州。

"号令肝胆裂":他的号令能让人心惊胆裂。

"古来彭城守":自古以来担任彭城太守的人,

"未省怕恶客":就没听说过害怕恶客的。

# 恶客:古时指不嗜酒的客人。

"恶客云是谁":这个恶客是谁呢?

"祥符相公孙":原来是祥符宰相的孙子。

# 祥符:宋真宗年号。王巩的祖父王旦在宋真宗景德、祥符年间任宰相。

"是家豪逸生有种":这家人天生豪放潇洒,

"千金一掷颇黎盆":曾经千金一掷打破琉璃盆。

# 颇黎:即玻璃。古代所说的玻璃,大抵指天然水晶石一类矿物,有各种颜色,非后世人工所造的玻璃。,千金一掷:极言豪奢。

"连车载酒来":用好几辆车拉着酒前来,

"不饮外酒嫌其村":不喝外面的酒,嫌弃那些酒太过粗劣。

# 村:鄙陋、粗劣。

"子有千瓶酒":你有千瓶美酒,

"我有万株菊":我有万株菊花。

"任子满头插":任你把菊花满头插上,

"团团见花不见目":花团簇拥得让人只见花不见眼。

"醉中插花归":喝醉后插着花回家,

"花重压折轴":花太重把车轴都压断了。

"问客何所须":我问客人你还想要什么?

"客言":客人说:“

"我爱山":我爱这山。”

"青山自绕郭":青山自然环绕着城郭,

"不要买山钱":不需要花买山的钱。

"此外有黄楼":此外还有黄楼,

"楼下一河水":楼下有一条河,

"美哉洋洋乎":河水洋洋洒洒,多么壮美啊,

"可以疗饥并洗耳":既可以缓解饥饿又可以洗净耳朵。

# 洗耳:不愿听、不愿问世事。尧让天下于许由。许由隐遁至箕山之下。尧又召他为九州长,许由到颍水之滨洗耳,表示厌恶听到此事。,疗饥:乐道忘饥。

"彭城之游乐复乐":彭城的游玩快乐无比,

"客恶何如主人恶":客人如此豪爽,主人又怎能逊色呢!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答王巩》是宋代诗人苏轼所作的一首词。彼时苏轼于徐州任职太守,王巩来访。词中展现宾主的豪爽性情,如以酒和菊共乐,还提及徐州美景,表达彭城之游的欢乐。此词风格豪放,体现了苏轼的豪爽旷达,也展现了他与友人的深厚情谊。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文坛领袖,豪放派词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进士,神宗时曾任职史馆,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后因“乌台诗案”贬谪黄州,又贬谪惠州、儋州。南宋时追谥文忠。苏轼在诗、词、散文、书画等各个领域都富有创造性。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古文和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其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苏轼还擅长行书、楷书,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是“宋四家”之一;绘画上主张“神似”。代表作品有《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辰中秋》《题西林壁》等。著有诗文《东坡七集》、词集《东坡乐府》。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此诗作于元丰元年(1078)八月。彼时苏轼任职徐州,王巩来访。王巩写了一首诗,诗中自称是“恶客”,苏轼就写了《答王巩》这首词来戏谑调侃他。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词,也是一首回应友人来诗的作品。此词风格豪放,表达了彭城之游的欢乐,也展现出他与友人王巩的深厚情谊。

2. 写作手法

夸张:“千金一掷颇黎盆”一句,以夸张之笔描绘王巩出身豪贵,出手阔绰,将王巩打破琉璃盆的行为进行夸张渲染。此夸张手法不仅突出王巩的豪爽不羁,展现其豪迈的性情,也为诗歌增添了强烈的感染力。对比:“子有千瓶酒,我有万株菊”运用对比手法,“千瓶酒”与“万株菊”形成鲜明对照。酒代表着热烈的豪饮,菊象征着高雅的情趣,这一对比既展现出宾主二人的差异,又暗示了两人虽爱好不同,但都拥有丰富的生活趣味,凸显出二人豪爽又各具特色的形象。虚实结合:“任子满头插,团团见花不见目。醉中插花归,花重压折轴。”是实写,“此外有黄楼,楼下一河水,美哉洋洋乎,可以疗饥并洗耳。”是虚写。通过虚实结合的手法,将现实中的豪饮与理想中的山水交织,既展现了苏轼与友人的真挚情谊,又寄托了对自由与高洁的向往。不仅丰富了诗歌的意蕴,更体现了苏轼“以俗为雅、化实为虚”的艺术创造力,是宋代文人诗“理趣”与“情趣”结合的典范。用典:在描述完徐州的山水之美后,化用许由“洗耳”的典故,以许由厌闻世俗污浊之声,来类比自己和王巩对徐州山水的喜爱与向往,暗示这洋洋洒洒的河水如同颍水般纯净美好。不仅收束前文对徐州山水的描绘,还强调徐州的山水不仅能满足物质需求,更能净化心灵,表达出彭城之游带给他们精神上的愉悦与满足。借助典故,进一步展现出二人豪放洒脱、不为世俗所累的性格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苏轼《和陶停云四首·并引(其二)》

下一篇:宋·苏轼《高邮陈直躬处士画雁二首(其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