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wén
yáng
chuān
yuán
chí
sān
shí
shǒu
·
·
liǎo
屿

朝代:宋作者:苏轼浏览量:1
qiū
guī
nán
huì
míng
shuāng
luò
héng
shā
shuǐ
qīng
yōu
huā
xiàn
bào
cóng
hán
dié
bú‌
shèng
qíng

译文

秋天回到南浦,蟪蛄声声鸣叫,霜落到横湖,湖水边沙清见底。雨中幽花似有无限情思,寒蝶抱着花丛饱含深情。

逐句剖析

"秋归南浦蟪蛄鸣":秋天回到南浦,蟪蛄声声鸣叫,

"霜落横湖沙水清":霜落到横湖,湖水边沙清见底。

"卧雨幽花无限思":雨中幽花似有无限情思,

"抱丛寒蝶不胜情":寒蝶抱着花丛饱含深情。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蓼屿》是北宋诗人苏轼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描绘了一幅清幽惆怅的秋景图。首句点明秋季,借蟪蛄鸣增添时光流逝之感;次句以霜落营造清冷宁静氛围;第三句借幽花引发诗人对时光或美好的思绪;末句通过寒蝶强化了哀怨惆怅之情。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文坛领袖,豪放派词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进士,神宗时曾任职史馆,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后因“乌台诗案”贬谪黄州,又贬谪惠州、儋州。南宋时追谥文忠。苏轼在诗、词、散文、书画等各个领域都富有创造性。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古文和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其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苏轼还擅长行书、楷书,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是“宋四家”之一;绘画上主张“神似”。代表作品有《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辰中秋》《题西林壁》等。著有诗文《东坡七集》、词集《东坡乐府》。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秋归南浦蟪蛄鸣”,这句诗中“秋归”点明了季节,“南浦”是一个具有特定意象的地方,常带有一种离别、惆怅的情感。“蟪蛄鸣”以动衬静,通过蟪蛄的鸣叫声,增添了秋天的氛围,也引发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霜落横湖沙水清”,这句诗中“霜落”进一步强调了秋天的寒冷,“横湖”描绘出湖的形态,“沙水清”则写出了湖边沙地和湖水的清澈。这句诗营造出一种清冷、宁静的氛围,使读者仿佛能看到霜落之后的湖景。“卧雨幽花无限思”,这句诗中“卧雨”形象地描绘出幽花在雨中的姿态,给人一种柔弱、楚楚可怜的感觉。“无限思”则直接表达了诗人看到幽花后的思绪,这种思绪是对时光、对人生的感慨,也是对美好事物的怜惜。“抱丛寒蝶不胜情”,这句诗中“抱丛”描绘出寒蝶拥抱着花丛的情景,“不胜情”则强调了寒蝶饱含的情意。寒蝶在秋天本就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而它抱着花丛,更增添了一种哀怨、惆怅的氛围。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苏轼《皇太后阁六首其一》

下一篇:宋·苏轼《追和沈辽赠南华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