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wáng
mǎng

朝代:宋作者:苏轼浏览量:1
hàn
jiā
shū
wèi
shí
jīng
lún
shǒu
gōng
míng
shì
shì
xīn
bǎi
chǐ
chuān
穿
chéng
lián
jǐng
qiān
jīn
gòu
jiě
fēi
rén

译文

西汉朝廷全然不识真正的治国才能,王莽获取功名后,事事都标榜革新。他下令连夜开凿出百尺深的井,用千两黄金招募能腾空飞行的人。

逐句剖析

"汉家殊未识经纶":西汉朝廷全然不识真正的治国才能,

# 经纶:本指才能、才干,这里是指王莽的诡谲。

"入手功名事事新":王莽获取功名后,事事都标榜革新。

# 入手:到手。

"百尺穿成连夜井":他下令连夜开凿出百尺深的井,

"千金购得解飞人":用千两黄金招募能腾空飞行的人。

# 解飞人:能够飞行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王莽》是宋代诗人苏轼创作的七言绝句。此诗首句“汉家殊未识经纶”以汉代朝廷不识真才实学起笔,暗指王莽借机篡权的背景;次句“入手功名事事新”写其以“革新”之名博取功名,暗含讽刺。后两句“百尺穿成连夜井,千金购得解飞人”选取王莽执政时穿井、购“飞人”等荒诞事例,通过具体事件刻画其追求虚名、好大喜功的行径。全诗以冷峻的笔触借古讽今,通过对王莽事迹的叙述,批判了借改革之名行篡权之实的政治行为,体现了苏轼对历史人物的深刻审视,具有较强的批判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文坛领袖,豪放派词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进士,神宗时曾任职史馆,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后因“乌台诗案”贬谪黄州,又贬谪惠州、儋州。南宋时追谥文忠。苏轼在诗、词、散文、书画等各个领域都富有创造性。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古文和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其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苏轼还擅长行书、楷书,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是“宋四家”之一;绘画上主张“神似”。代表作品有《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辰中秋》《题西林壁》等。著有诗文《东坡七集》、词集《东坡乐府》。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前两句“汉家殊未识经纶,入手功名事事新”:以“汉家不识经纶”暗指西汉末年朝政昏聩,为王莽篡权提供契机;“事事新”表面写王莽标榜革新,实则讽刺其以新政为幌子博取功名的虚伪性。两句以历史背景铺垫,将批判锋芒暗藏于对时局的叙述中,语言简练而意旨深刻。后两句“百尺穿成连夜井,千金购得解飞人”:选取“连夜穿井”“千金购飞人”两个典型事例:前者写王莽为彰显功绩强迫百姓连夜凿井,后者化用《汉书》中“能飞者”受赏的荒诞记载,以夸张手法揭露其好大喜功、迷信奇技的执政闹剧。两句以具体史事为依托,通过细节刻画强化讽刺效果,使历史批判更具画面感与说服力。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苏轼《次韵子由书王晋卿画山水一首,而晋卿和二首其一》

下一篇:宋·苏轼《丹元子示诗飘飘然有谪仙风气吴传正继作复次》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