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传王迥子高与仙人周瑶英游芙蓉城":世人传说王迥曾与仙人周瑶英同游芙蓉城。
"元丰元年三月":元丰元年三月,
"余始识子高":我才结识子高,
"问之信然":问起此事,他说确有其事,
"乃作此诗":于是作此诗。
"极其情而归之正":诗中极尽情感而归于正道,
"亦变风止乎礼义之意也":也符合《诗经・变风》“发乎情,止乎礼义”的意旨。
"芙蓉城中花冥冥":芙蓉城里花开冥冥,
# 冥冥:幽暗。
"谁其主者石与丁":谁是它的主人?据说是石先生与丁先生。
# 石与丁:都是宋朝人传说他们死后成了芙蓉城的主人。
"珠帘玉案翡翠屏":城中有珠帘垂挂、玉楼耸立、翡翠屏风陈列,
# 案:一作楼。
"霞舒云卷千娉婷":云霞舒卷间,万千美女姿态娉婷。
# 霞:一作云。
"中有一人长眉青":其中有位长眉青鬓的仙人,
"炯如微云淡疏星":目光炯炯如微云淡星。
"往来三世空鍊形":她往来三世,身形早已超脱凡尘,
"竟坐误读《黄庭经》":却因误读《黄庭经》而遭变故。
# 《黄庭经》:《汉书·艺文志》:“老子《黄庭经》一卷。”。
"天门夜开飞爽灵":天门在夜晚开启,她乘灵风飞去,
# 爽灵:人魂。
"无复白日乘云軿":不再像往日乘云车而行。
# 云軿:仙女所乘之车。
"俗缘千劫磨不尽":世俗缘分历经千劫也磨不尽,
# 千劫:各种灾难。,俗缘:俗情的缘份。
"翠被冷落凄余馨":如今翠被冷落,只余残香凄清。
"因过缑山朝帝廷":因路过缑山朝拜天帝宫廷,
# 缑山:在河南偃师县南四十里。相传此山可乘白鹤成仙。
"夜闻笙箫弭节听":夜间听见笙箫声便停步倾听。
# 弭节:停车。
"飘然而来谁使令":她飘然而来,是谁在驱使,
"皎如明月入窗棂":皎洁如明月映入窗棂。
"忽然而去不可执":忽然又离去不可捕捉,
"寒衾虚幌风泠泠":寒衾空帐间风露泠泠。
"仙宫洞房本不扃":仙宫洞房本不锁闭,
"梦中同蹑凤凰翎":梦中曾同踏凤凰羽翼飞行。
"径度万里如奔霆":跨越万里如雷霆奔涌,
# 度:一作渡。
"玉楼浮空耸亭亭":玉楼浮空高耸亭亭。
"天书云篆谁所铭":天书上的云篆文字是谁所刻,
# 云篆:如云迹的篆书。,天书:道教称元始天尊所说之经。
"绕楼飞步高竛竮":绕楼飞步时身形高竦轻盈。
"仙风锵然韵流铃":仙风吹过,风铃锵然作响,
"蘧蘧形开如酒醒":忽然惊醒如酒醒,
"芳卿寄谢空丁宁":芳卿托人寄言空自叮咛。
# 芳卿:子高随周瑶英游芙蓉城时所遇的妙龄少女,周的好友。
"一朝覆水不返瓶":一朝情如覆水难收,
"罗巾别泪空荧荧":罗巾上别泪空自晶莹。
"春风花开秋叶零":春风花开到秋叶凋零,
"世间罗绮纷膻腥":世间罗绮纷杂却带膻腥。
"此生流浪随沧溟":此生如流浪随沧溟漂泊,
"偶然相值两浮萍":偶然相遇如两叶浮萍。
"愿君收视观三庭":愿你收敛心神观照三庭,
# 三庭:人体中三个重要部分:内景、外景、中景。
"勿与嘉谷生蝗螟":勿让内心里生邪念。
# 蝗螟:比喻邪念。,嘉谷:比喻内心。
"从渠一念三千龄":任凭那一念流转三千年,
"下作人间尹与邢":下世仍作人间的尹氏与邢氏。
# 尹与邢:汉武帝的妃子尹夫人与邢夫人。泛指妻妾。
北宋文坛领袖,豪放派词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进士,神宗时曾任职史馆,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后因“乌台诗案”贬谪黄州,又贬谪惠州、儋州。南宋时追谥文忠。苏轼在诗、词、散文、书画等各个领域都富有创造性。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古文和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其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苏轼还擅长行书、楷书,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是“宋四家”之一;绘画上主张“神似”。代表作品有《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辰中秋》《题西林壁》等。著有诗文《东坡七集》、词集《东坡乐府》。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以游仙题材的长篇叙事七言古诗,通过梦境与觉醒的对比,苏轼揭示了人生漂泊的本质,表达了对功名、情爱的超脱态度,暗含道家“齐物”“无待”的哲思。
2. 写作手法
铺陈:诗中以“芙蓉城中花冥冥”开篇,以“珠帘玉案翡翠屏,霞舒云卷千娉婷”展开对仙宫的描绘。通过“珠帘”“玉案”“翡翠屏”等意象的叠加,从建筑材质到光影动态(云霞舒卷)逐一渲染,形成视觉上的铺陈。后文“天书云篆谁所铭,绕楼飞步高竛竮”进一步以“天书”“云篆”等意象,强化仙境的神秘氛围。通感:“仙风锵然韵流铃”:将听觉的“仙风”(风声)与触觉的“锵然”结合,同时“韵流铃”以铃声的流动感强化听觉意象,形成多感官共振。“笙箫弭节听”:笙箫的乐声(听觉)与“弭节”结合,通过听觉增强画面感。
3. 分段赏析
“芙蓉城中花冥冥,谁其主者石与丁。珠帘玉案翡翠屏,霞舒云卷千娉婷”以朦胧笔触勾勒芙蓉城景象:繁花幽暗,珠帘玉楼间云霞翻卷,众多仙女若隐若现。“花冥冥”“云舒霞卷”的意象营造出虚幻缥缈的仙境氛围,“谁其主者”的疑问自然引出对核心人物的关注。“中有一人长眉青,炯如微云淡疏星”聚焦主要仙人形象:长眉青秀,眼神清亮如稀疏星光。“长眉”“炯如”的细节描写,既突出其超凡气质,又赋予仙人人情味。“往来三世空鍊形,竟坐误读《黄庭经》”补充其背景——虽历经三世修行,却因误读经典未能得道,暗含“修行需专注”的劝诫意味。“天门夜开飞爽灵,无复白日乘云軿。俗缘千劫磨不尽,翠被冷落凄余馨”转向仙人现状:曾夜开天门、灵动非凡,如今却失却仙驾;“俗缘千劫”“翠被冷落”的对比,写出其因尘缘未断而坠入孤寂,“凄余馨”的细节更添凄凉,强化“俗念难消”的主题。“因过缑山朝帝廷,夜闻笙箫弭节听。飘然而来谁使令,皎如明月入窗棂。忽然而去不可执,寒衾虚幌风泠泠”转入对相遇场景的追忆:夜闻笙箫,仙人似受召唤而来,月光般轻盈落入窗棂,却又转瞬即逝,只剩冷风吹动帷帐。“飘然而来”“忽然而去”的动态描写,以虚实交织的笔触,渲染出相遇的短暂与虚幻,暗合“仙凡有别”的怅惘。“仙宫洞房本不扃,梦中同蹑凤凰翎。径度万里如奔霆,玉楼浮空耸亭亭。天书云篆谁所铭,绕楼飞步高竛竮”继续铺陈梦境中的仙境:洞房不闭,同乘凤凰翱翔;万里之遥如雷霆飞驰,玉楼高耸入云;天书难识,绕楼而行的身影渐显踉跄。“本不扃”“同蹑”“飞霆”等词以夸张手法凸显梦境的自由与壮丽,而“高竛竮”的细节则隐含“仙境虽美却难久留”的隐忧。“仙风锵然韵流铃,蘧蘧形开如酒醒,芳卿寄谢空丁宁”从梦境拉回现实:仙风伴铃声犹在耳畔,猛然惊醒方知是梦,“空丁宁”的失落感扑面而来。虚实对比中,更显现实的平淡与梦境的虚幻,余韵悠长。“一朝覆水不返瓶,罗巾别泪空荧荧”以“覆水难收”比喻分离之决绝,“罗巾别泪”的细节则将抽象的思念具象为荧光闪烁的泪痕,写尽相思之苦。“春风花开秋叶零,世间罗绮纷膻腥”由个人情感扩展至对世间的观察:春去秋来,繁华世间却充斥污浊之气,与仙境的纯净形成鲜明对比,暗含对世俗的厌倦。“此生流浪随沧溟,偶然相值两浮萍”直抒漂泊之叹:人生如浮萍随波逐流,与友人的相遇不过是偶然。“愿君收视观三庭,勿与嘉谷生蝗螟”转而劝诫友人:不如收敛心神,专注内在(“收视观三庭”),莫让杂念如蝗虫破坏美好(“嘉谷生蝗螟”)。末句“从渠一念三千龄,下作人间尹与邢”以“尹与邢”(指美人相妒)的典故作结,劝勉友人放下争斗,保持本真,升华了“止乎礼义”的主题。
# 以瑰丽之笔写缥缈之境,以议论作结别具匠心。
宋苏轼中华书局版《苏轼诗集》
# 熔铸仙道之思而终归于儒门正旨。
清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