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tiān
xuǎn
zhǎng
guān

朝代:宋作者:苏轼浏览量:1
xíng
zhòu
jiān
fāng
lǎo
liú
guāng
ān
shì
bǎi
suì
tóng
guò
niǎo
qǐng
yíng
wǎng
luó
wén
cǎi
yuán
biǎo
shān
lín
rén
céng
shí
qiǎo
dàn
hán
yán
wēng
lùn
xīn
qiū
yuè
jiǎo
huáng
xiāng
shí
nián
jiù
chán
xué
cān
zhòng
miào
huái
怀
yǎng
tiān
kěn
xùn
bēn
zǒu
nào
guān
zhí
shì
chén
yòng
zǎo
tóng
yīn
mǎn
西
zhāi
chì
gōng
sǎo
juàn
dōng
nán
lái
fàn
zhǔ
qín
liǎo
bǎo
guāng
qīng
gāo
lìng
yǐn
gāo
dǎo
xiāng
jiāng
xíng
ruǎn
tuí
wǎn
zhào
gōng
jiā
yǒu
rén
yuán
néng
bǎo
zhù
sōng
shān
yáng
dāng
cóng
jié
hǎo
zhōng
shān
ráo
shèng
jǐng
lǎn
wèi
liǎo
shí
mìng
jīn
chē
gòng
zhì
yún
wài
qiáo
fān
jīn
zhuī
yǒng
tiào
gōng
shī
nán
shān
xióng
qiān
zhàng
qiào
xíng
róng
tiān
zhēn
xiè
hòu
shí
yào
fān
wèi
kuī
gǎn
qióng
kǔn
ào

译文

寄身于天地宇宙之间,正想悠闲度日直至老去。飞逝的光阴哪值得依靠呢,百岁光阴就像飞鸟一样短暂。近来我被世俗事务的罗网所缠绕,文章的才华因自我显露而彰显。自古以来山林隐居之人,何曾懂得世俗的机巧权谋。只记得寒岩老人,与他谈心时,他的心境如秋月般皎洁。黄香是相交十年的旧友,一起参研禅学,领悟诸多精妙的道理。以虚静的胸怀滋养自然的和气,怎肯去追逐世俗的奔走喧闹。他身居官职处理事务,清晨起身又何必要那么早呢。桐树的树荫洒满西边的书斋,他呵斥小吏打扫庭院。他眷顾我从东南而来,用野菜如芹菜和蓼草煮饭招待我。他心怀葆光般的清高,身为县令也远离尘世,行为高尚。我们一同前往古老的寺庙漫步,轻声细语,直到夕阳西下。您家有一位隐士,凭借淡泊的缘分能够自我保全。他在嵩山的南面选择地方建造房屋居住,什么时候能跟随他结交为好友呢。中山有很多优美的景色,一眼望去难以看尽。什么时候能吩咐备好轻便的车子,一同攀登那云外的山峰呢。转而想到自己筋力疲惫,不能再像从前那样奔跑跳跃了。您的诗作效仿《南山》,风格雄健挺拔,有千丈峭壁般的气势。诗中描绘的景象逼真如同自然天成,偶然读到便能领会其中的精妙之处。我还没有窥探到诗歌创作的门槛,怎敢议论探究其中的深奥之处呢。

逐句剖析

"寓形宇宙间":寄身于天地宇宙之间,

"佚我方以老":正想悠闲度日直至老去。

"流光安足恃":飞逝的光阴哪值得依靠呢,

"百岁同过鸟":百岁光阴就像飞鸟一样短暂。

"顷予萦网罗":近来我被世俗事务的罗网所缠绕,

"文采缘自表":文章的才华因自我显露而彰显。

"自古山林人":自古以来山林隐居之人,

"何曾识机巧":何曾懂得世俗的机巧权谋。

"但记寒岩翁":只记得寒岩老人,

"论心秋月皎":与他谈心时,他的心境如秋月般皎洁。

"黄香十年旧":黄香是相交十年的旧友,

"禅学参众妙":一起参研禅学,领悟诸多精妙的道理。

"虚怀养天和":以虚静的胸怀滋养自然的和气,

"肯徇奔走闹":怎肯去追逐世俗的奔走喧闹。

"官居职事理":他身居官职处理事务,

"晨起何用早":清晨起身又何必要那么早呢。

"桐阴满西斋":桐树的树荫洒满西边的书斋,

"叱吏供洒扫":他呵斥小吏打扫庭院。

"眷予东南来":他眷顾我从东南而来,

"野饭煮芹蓼":用野菜如芹菜和蓼草煮饭招待我。

"葆光既清高":他心怀葆光般的清高,

"令尹亦高蹈":身为县令也远离尘世,行为高尚。

"相将古寺行":我们一同前往古老的寺庙漫步,

"软语颓晚照":轻声细语,直到夕阳西下。

"公家有畸人":您家有一位隐士,

# 公家有畸人:旧注:公有族人,隐嵩山。

"虚缘能自保":凭借淡泊的缘分能够自我保全。

"卜筑嵩山阳":他在嵩山的南面选择地方建造房屋居住,

"何当从结好":什么时候能跟随他结交为好友呢。

# 何:一作行。

"中山饶胜景":中山有很多优美的景色,

"一览未易了":一眼望去难以看尽。

"何时命巾车":什么时候能吩咐备好轻便的车子,

"共陟云外峤":一同攀登那云外的山峰呢。

"翻思筋力疲":转而想到自己筋力疲惫,

# 思:一作然。

"不复追踊跳":不能再像从前那样奔跑跳跃了。

"公诗拟《南山》":您的诗作效仿《南山》,

"雄拔千丈峭":风格雄健挺拔,有千丈峭壁般的气势。

"形容逼天真":诗中描绘的景象逼真如同自然天成,

"邂逅识其要":偶然读到便能领会其中的精妙之处。

"藩篱吾未窥":我还没有窥探到诗歌创作的门槛,

"敢议穷阃奥":怎敢议论探究其中的深奥之处呢。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和寄天选长官》是北宋苏轼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为酬和友人“天选长官”之作,主题围绕对闲适隐逸生活的向往、对友人的赞赏,以及对人生短暂的感慨。诗开篇直抒时光易逝、人生易老之叹;继而言及自身曾“萦网罗”(困于世俗),今更慕山林之趣,“寒岩翁”“黄香”等隐者禅意的交往,更显对淡泊心境的追慕。中间转写友人“官居”之态:桐阴洒扫、晨起不早,野饭共炊,突出其清高超脱;又畅想与友人同游古寺、卜筑嵩山,将隐逸之愿具象为山水之约。最后盛赞友人诗风雄拔自然,自谦“藩篱未窥”,更添对友情的珍视。全诗语言质朴自然,融哲理、抒情、写人于一体,既见苏轼历经世事后的超然,亦显对真挚友情的向往。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文坛领袖,豪放派词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进士,神宗时曾任职史馆,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后因“乌台诗案”贬谪黄州,又贬谪惠州、儋州。南宋时追谥文忠。苏轼在诗、词、散文、书画等各个领域都富有创造性。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古文和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其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苏轼还擅长行书、楷书,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是“宋四家”之一;绘画上主张“神似”。代表作品有《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辰中秋》《题西林壁》等。著有诗文《东坡七集》、词集《东坡乐府》。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寓形宇宙间,佚我方以老。流光安足恃,百岁同过鸟”:开篇诗人以宏大的视角,将自己置于宇宙之中,感慨时光匆匆,百岁光阴如飞鸟般转瞬即逝,流露出对时光易逝的无奈和对悠闲生活的向往,为全诗奠定了感慨的基调。“顷予萦网罗,文采缘自表。自古山林人,何曾识机巧”:通过对比自己曾被世俗事务缠绕和山林隐士的纯粹,引出对天选长官的关注,暗示天选长官与世俗机巧有所不同,为后文对天选长官的赞美做铺垫,使读者对天选长官的形象产生好奇。“但记寒岩翁,论心秋月皎。黄香十年旧,禅学参众妙。虚怀养天和,肯徇奔走闹”:生动地描绘了天选长官如寒岩翁般心境澄澈,与他谈心如秋月般皎洁,还参研禅学、心怀宽广且不追逐世俗奔走,全方位地展现了天选长官的高尚品质和人格魅力,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与他之间真挚的情谊。“官居职事理,晨起何用早。桐阴满西斋,叱吏供洒扫。眷予东南来,野饭煮芹蓼”:细致地刻画了天选长官在官职生活中仍能保持闲适的生活态度,对诗人到来的热情款待,体现了他的人格魅力和生活情趣,进一步拉近了诗人与天选长官之间的距离。“葆光既清高,令尹亦高蹈。相将古寺行,软语颓晚照”:进一步赞美了天选长官的清高和远离尘世的品质,描绘了两人一同漫步古寺、共赏夕阳的温馨场景,深化了彼此之间的情谊,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公家有畸人,虚缘能自保。卜筑嵩山阳,何当从结好”:由天选长官的族人引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表达了诗人想与隐士结交的愿望,拓展了诗歌的意境,使诗歌的主题不仅仅局限于诗人与天选长官的交往,还涉及到对隐居生活和友情的追求。“中山饶胜景,一览未易了。何时命巾车,共陟云外峤”:由隐士联想到中山的胜景,诗人期待与天选长官一同攀登云外山峰,进一步抒发了对美好自然和友谊的向往,使诗歌的情感更加丰富和深沉,激发读者对美好生活的憧憬。“翻思筋力疲,不复追踊跳”:转而感叹自己年老体衰,无法像从前一样充满活力,增添了一丝淡淡的忧伤,使诗歌的情感更加复杂,也让读者感受到时光对人的影响。“公诗拟《南山》,雄拔千丈峭。形容逼天真,邂逅识其要”:对天选长官的诗作给予了高度评价,赞其风格雄健、描绘逼真,体现了诗人对诗歌艺术的敏锐感知,从另一个角度展现了天选长官的才华。“藩篱吾未窥,敢议穷阃奥”:表现出诗人的谦逊,认为自己还未深入诗歌创作领域,不敢对天选长官的诗作进行深入的评判,使诗歌在表达对友人的赞赏之余,更显真诚和谦逊。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苏轼《九日湖上寻周李二君不见君亦见寻于湖上以诗》

下一篇:宋·苏轼《谢人惠云巾方舄二首其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