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形宇宙间":寄身于天地宇宙之间,
"佚我方以老":正想悠闲度日直至老去。
"流光安足恃":飞逝的光阴哪值得依靠呢,
"百岁同过鸟":百岁光阴就像飞鸟一样短暂。
"顷予萦网罗":近来我被世俗事务的罗网所缠绕,
"文采缘自表":文章的才华因自我显露而彰显。
"自古山林人":自古以来山林隐居之人,
"何曾识机巧":何曾懂得世俗的机巧权谋。
"但记寒岩翁":只记得寒岩老人,
"论心秋月皎":与他谈心时,他的心境如秋月般皎洁。
"黄香十年旧":黄香是相交十年的旧友,
"禅学参众妙":一起参研禅学,领悟诸多精妙的道理。
"虚怀养天和":以虚静的胸怀滋养自然的和气,
"肯徇奔走闹":怎肯去追逐世俗的奔走喧闹。
"官居职事理":他身居官职处理事务,
"晨起何用早":清晨起身又何必要那么早呢。
"桐阴满西斋":桐树的树荫洒满西边的书斋,
"叱吏供洒扫":他呵斥小吏打扫庭院。
"眷予东南来":他眷顾我从东南而来,
"野饭煮芹蓼":用野菜如芹菜和蓼草煮饭招待我。
"葆光既清高":他心怀葆光般的清高,
"令尹亦高蹈":身为县令也远离尘世,行为高尚。
"相将古寺行":我们一同前往古老的寺庙漫步,
"软语颓晚照":轻声细语,直到夕阳西下。
"公家有畸人":您家有一位隐士,
# 公家有畸人:旧注:公有族人,隐嵩山。
"虚缘能自保":凭借淡泊的缘分能够自我保全。
"卜筑嵩山阳":他在嵩山的南面选择地方建造房屋居住,
"何当从结好":什么时候能跟随他结交为好友呢。
# 何:一作行。
"中山饶胜景":中山有很多优美的景色,
"一览未易了":一眼望去难以看尽。
"何时命巾车":什么时候能吩咐备好轻便的车子,
"共陟云外峤":一同攀登那云外的山峰呢。
"翻思筋力疲":转而想到自己筋力疲惫,
# 思:一作然。
"不复追踊跳":不能再像从前那样奔跑跳跃了。
"公诗拟《南山》":您的诗作效仿《南山》,
"雄拔千丈峭":风格雄健挺拔,有千丈峭壁般的气势。
"形容逼天真":诗中描绘的景象逼真如同自然天成,
"邂逅识其要":偶然读到便能领会其中的精妙之处。
"藩篱吾未窥":我还没有窥探到诗歌创作的门槛,
"敢议穷阃奥":怎敢议论探究其中的深奥之处呢。
北宋文坛领袖,豪放派词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进士,神宗时曾任职史馆,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后因“乌台诗案”贬谪黄州,又贬谪惠州、儋州。南宋时追谥文忠。苏轼在诗、词、散文、书画等各个领域都富有创造性。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古文和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其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苏轼还擅长行书、楷书,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是“宋四家”之一;绘画上主张“神似”。代表作品有《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辰中秋》《题西林壁》等。著有诗文《东坡七集》、词集《东坡乐府》。
1. 分段赏析
“寓形宇宙间,佚我方以老。流光安足恃,百岁同过鸟”:开篇诗人以宏大的视角,将自己置于宇宙之中,感慨时光匆匆,百岁光阴如飞鸟般转瞬即逝,流露出对时光易逝的无奈和对悠闲生活的向往,为全诗奠定了感慨的基调。“顷予萦网罗,文采缘自表。自古山林人,何曾识机巧”:通过对比自己曾被世俗事务缠绕和山林隐士的纯粹,引出对天选长官的关注,暗示天选长官与世俗机巧有所不同,为后文对天选长官的赞美做铺垫,使读者对天选长官的形象产生好奇。“但记寒岩翁,论心秋月皎。黄香十年旧,禅学参众妙。虚怀养天和,肯徇奔走闹”:生动地描绘了天选长官如寒岩翁般心境澄澈,与他谈心如秋月般皎洁,还参研禅学、心怀宽广且不追逐世俗奔走,全方位地展现了天选长官的高尚品质和人格魅力,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与他之间真挚的情谊。“官居职事理,晨起何用早。桐阴满西斋,叱吏供洒扫。眷予东南来,野饭煮芹蓼”:细致地刻画了天选长官在官职生活中仍能保持闲适的生活态度,对诗人到来的热情款待,体现了他的人格魅力和生活情趣,进一步拉近了诗人与天选长官之间的距离。“葆光既清高,令尹亦高蹈。相将古寺行,软语颓晚照”:进一步赞美了天选长官的清高和远离尘世的品质,描绘了两人一同漫步古寺、共赏夕阳的温馨场景,深化了彼此之间的情谊,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公家有畸人,虚缘能自保。卜筑嵩山阳,何当从结好”:由天选长官的族人引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表达了诗人想与隐士结交的愿望,拓展了诗歌的意境,使诗歌的主题不仅仅局限于诗人与天选长官的交往,还涉及到对隐居生活和友情的追求。“中山饶胜景,一览未易了。何时命巾车,共陟云外峤”:由隐士联想到中山的胜景,诗人期待与天选长官一同攀登云外山峰,进一步抒发了对美好自然和友谊的向往,使诗歌的情感更加丰富和深沉,激发读者对美好生活的憧憬。“翻思筋力疲,不复追踊跳”:转而感叹自己年老体衰,无法像从前一样充满活力,增添了一丝淡淡的忧伤,使诗歌的情感更加复杂,也让读者感受到时光对人的影响。“公诗拟《南山》,雄拔千丈峭。形容逼天真,邂逅识其要”:对天选长官的诗作给予了高度评价,赞其风格雄健、描绘逼真,体现了诗人对诗歌艺术的敏锐感知,从另一个角度展现了天选长官的才华。“藩篱吾未窥,敢议穷阃奥”:表现出诗人的谦逊,认为自己还未深入诗歌创作领域,不敢对天选长官的诗作进行深入的评判,使诗歌在表达对友人的赞赏之余,更显真诚和谦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