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怜屐齿印苍苔":也许是园主担心我的木屐踩坏他那爱惜的青苔,
# 印苍苔:在青苔下留下印迹。,屐齿:指木屐底下突出的部分。屐,木鞋。,应怜:概是感到心疼吧。应,大概,表示猜测。怜:怜惜。一作嫌。
"小扣柴扉久不开":轻轻地敲柴门,久久没有人来开。
# 久:一作九。,柴扉:用木柴、树枝编成的门。,小扣:轻轻地敲门。小:一作十。
"春色满园关不住":可是这满园的春色毕竟是关不住的,
# 春色满园关不住:后人从这句诗中活用出“满园春色”这个成语,又作“春色满园”。
"一枝红杏出墙来":你看,那儿有一枝粉红色的杏花伸出墙头来。
# 出:伸出来。
南宋诗人
叶绍翁(1194?~?),南宋诗人。本姓李,字嗣宗,号靖逸,浦城(今属福建)人。曾入朝为官,后隐居西湖。叶绍翁博学工诗,尤以七绝见长,善于写景状物,如《游园不值》构思精巧,流传颇广。也有《题鄂王墓》这样壮怀激烈的作品,南宋以后的岳王墓诗大多延续了《题鄂王墓》的风格。又熟谙典故,著《四朝闻见录》五卷,记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史事,可补史传之阙。有宋人辑本《靖逸小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记游诗。借春日游园遇阻、红杏出墙的景象,写出了春天不可压抑的生机与田园的幽静惬意,流露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与蕴含的理趣。
2. 写作手法
铺垫:前两句“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为后两句做铺垫。诗人写游园时猜想园主爱惜青苔,怕屐齿留痕而不开门,将主人不在家说成有意拒客,营造出游园受阻的情境。拟人:“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中,“春色”和“红杏”被赋予人的情态。“关不住”将“春色”写得似有主动冲破束缚的意愿,不愿被围墙禁锢;“出墙来”赋予“红杏”以行动感,仿佛它有意探出墙外宣告春天。这种拟人让景物鲜活起来,既含对春色的喜爱,又暗寓新生美好事物冲破束缚的哲理。情景交融:“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两句,将景物描写与情感、理趣自然融合。诗中“春色满园”的繁盛、“红杏出墙”的鲜活,是具体可感的春日之景;而透过这景象,能感受到诗人对蓬勃春意的惊喜与赞叹,这是藏于景中的情感。同时,“关不住”“出墙来”的动态中,又暗含着对新生事物不可遏制的生命力的体悟,景、情、理相互渗透,达成了情景交融的效果。想象:后两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以想象拓展意境。诗人未见园内景致,却由“一枝红杏出墙”想象出“春色满园”的繁盛景象——推测园内必是百花盛开、春意满盈。这种基于实景的想象,将墙外孤枝与园内全景相连,把先前游园受阻的遗憾转为意外惊喜,让春意的描写更富层次,也凸显了春色不可遏制的生机。
3. 分段赏析
前两句“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讲述了诗人探访友人未能相遇,园门紧紧关闭,没法欣赏园中的春花。不过诗句写得颇为诙谐有趣,说或许是园主人珍爱园内的青苔,担心我的木屐底部在青苔上留下踩踏的印记,所以“柴扉”敲了许久都没打开。把主人不在家的情况,特意说成是主人有意拒绝访客,这是为了给后面的诗句做铺垫。正因为有了“应怜屐齿印苍苔”这样的推测,才引出了后两句更为新奇的联想。后两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画面生动具体,构思新颖巧妙,“春色”与“红杏”都被赋予了人的情态,不仅景色中蕴含着情感,景色里还寄托着道理,能让读者产生不少联想,从中获得哲理的启发:“春色”是无法用围墙关住的,“红杏”终究会“出墙来”宣告春天的到来。同样,所有新生的美好事物也无法被封锁、禁锢,它们必定能冲破各种束缚,旺盛地生长。“春色”在这样一“关”一“出”的过程中,冲破围墙,蔓延到园外,展现出一种生机勃勃、无法关锁的生命力量。后人还为这两句诗赋予了生活中的哲理:新生事物必定会克服重重阻碍,显露出来并旺盛地发展。这两句诗也因此有了新的内涵,得以长久流传。
4. 作品点评
整首诗景色中蕴含着情感,并且景色里寄托着道理,能够引发诸多联想,进而给人以哲理的启发和精神的激励。这首诗还向我们揭示一个道理:所有美好、充满生机的新鲜事物,必定会依照客观规律发展,任何外在力量都无法阻拦。
# 陈简斋诗云:“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陆放翁诗云:“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皆佳句也。惜全篇不称。叶靖逸诗:“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戴石屏:“一冬天气如春暖,昨日街头卖杏花。”句意亦佳,可以追及之。
元末明初瞿佑《归田诗话》卷中
# 这是古今传诵的诗,其实脱胎于陆游《剑南诗稿》卷十八《马上作》:“平桥小陌雨初收,淡日穿云翠霭浮;杨柳不遮春色断,一枝红杏出墙头。”不过第三句写得比陆游的新警。《南宋群贤小集》第十册有另一位“江湖派”诗人张良臣的《雪窗小集》,里面的《偶题》说:“谁家池馆静萧萧,斜倚朱门不敢敲;一段好春藏不尽,粉墙斜露杏花梢。”第三句有闲字填衬,也不及叶绍翁的来得具体。
现代钱钟书《宋诗选注》
# 从冷寂中写出繁华,这就使人感到一种意外的喜悦。
现代程千帆《古诗今选》
# 叶绍翁写园的一角,比陆游取景小而含意深。在“出墙来”的前面加上了“关不住”这个“关”字,突出了春意的活跃,使与“关”字相应的“出”字更有精神。“一枝红杏”与“满园春色”相对,又显出春光的洋溢,两句中含义有几层,诗意蕴藉。后来就产生了“关不住的春光”的说法,这两句诗也常用来形容生活中的这类境况了。
不详吴熊和《唐宋诗词探胜》
# 三、四两句是名句,写得自然,寓见微知着之意。比叶绍翁早的亦是江湖派诗人张良臣,在他的《偶题》结末云:“一段好春藏不尽,粉墙斜露杏花梢。”就是显得太用力了,如“好春”、“粉墙”之类总感到有些涂抹,“藏不尽”比“关不住”尤其见绌。
近现代金性尧《宋诗三百首》
上一篇:宋·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下一篇: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