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人西辞黄鹤楼":旧友告别了黄鹤楼向东而去,
# 黄鹤楼:中国著名的名胜古迹,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蛇山的黄鹄矶上,属于长江下游地带,传说三国时期的费祎于此登仙乘黄鹤而去,故称黄鹤楼。原楼已毁,现存楼为1985年修葺。,故人:老朋友,这里指孟浩然。
"烟花三月下扬州":在烟花如织的三月漂向扬州。
# 下:顺流向下而行。,烟花:形容柳絮如烟、鲜花似锦的春天景物。指艳丽的春景。
"孤帆远影碧空尽":帆影渐消失于水天相连之处,
# 碧空尽:消失在碧海的天的尽头。碧空,一作“碧山”。尽,尽头,消失了。
"唯见长江天际流":只见滚滚长江水在天边奔流。
# 天际流:流向天边。天际,天边,天的尽头。,唯见:只看见。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诗仙”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至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市)。李白与杜甫齐名,并称“李杜”,被后人誉为“诗仙”。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色彩,是屈原以来最具有个性特色和浪漫精神的诗人,达到了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代表作品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将进酒》《望庐山瀑布》等。有《李太白集》传世。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是七言绝句。诗中明确写了诗人在黄鹤楼为孟浩然送行,通过对送别场景和过程的描写,展现了送别的主题。表达了诗人李白对好友孟浩然的深情厚谊以及惜别之情。
2. 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全诗通过对黄鹤楼、烟花三月、长江、孤帆远影等景色的描写,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融入其中。如“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诗人借孤帆消失、江水东流之景,抒发了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与惆怅。衬托:用“烟花三月”的美好春色来衬托离别的伤感,以乐景写哀情,使哀情更哀。美好的春光中友人却要离别,更显诗人心中的不舍。同时,“孤帆远影碧空尽”以孤帆渐行渐远直至消失,衬托出诗人伫立江边久久凝望的身影,突出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细节描写:“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中,“孤帆远影”这一细节,细致地描绘了友人乘船离去的情景,诗人目光追随着孤帆,直到它消失在碧空尽头,生动地表现出诗人送别时的专注与不舍。
3. 分段赏析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由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此诗是千古传颂的送别佳作,以长江之畔的黄鹤楼为场景,阳春三月的烟花春色为点缀。前两句点明送别之地黄鹤楼与友人孟浩然的目的地广陵,同时借“烟花三月”展现出春日的绚丽多姿。后两句,诗人巧妙地将对友人的深情融入浩渺江景,借目送孤帆远影消失于碧空,直到唯见长江天际流,生动地描绘出诗人对朋友的无限依恋。全诗寓情于景,通过细腻渲染,绘就了一幅意境开阔、情丝绵长的送别画卷。诗风飘逸灵动,辞藻优美却不浮华,情感深厚却不滞重,将惜别之情与对山河的赞美完美融合,是送别诗中的经典,尽显李白诗歌的独特魅力。
# 八月二十八日访黄鹤楼故址,太白登此楼送孟浩然诗云:“征帆远映碧山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盖帆樯映远,山尤可观,非江行久不能知也。
宋陆游《入蜀记》卷五
# 燕公(张说)《送梁六》之作,直以落句见情,便不能与青莲此诗争雄。
明高棅《唐诗正声》
# 末二句写别时怅望之景,而情在其中。
明敖英、凌云《唐诗绝句类选》
# 更不说在人上,妙,妙。
明李攀龙、叶羲昂《唐诗直解》
# “黄鹤”分别之地,“扬州”所往之乡,“烟花”叙别之景,“三月”纪别之时。帆影尽,则目力已极;江水长,则离思无涯。怅望之情,俱在言外。
明末清初唐汝询《唐诗解》
# 唐云:说“孤帆”即是说人。
明末清初唐汝询《汇编唐诗十集》
# 陈继儒曰:送别诗之祖,情意悠渺,可想不可说。
明末清初周珽《唐诗选脉会通评林》
# 不见帆影,唯见长江,怅别之情,尽在言外。
明末清初黄生《唐诗摘钞》
# “烟花三月”四字,插入轻婉;“三月”时也,“烟花”景也。第三句只接写“辞”字、“下”字。
清朱之荆《增订唐诗摘钞》
# 有神理在内。诗中用字须板,用意须活。板则不可移动,活则不可捉摸也。
清徐增《而庵说唐诗》
# 语近情遥,有“手挥五弦,目送飞鸿”之妙。
清清高宗敕编《唐宋诗醇》
# 语近情遥(末二句下)。
清宋宗元《网师园唐诗笺》
# 首二句将题面说明,后一句写景,而送别之意已见言表。孤帆远影,以目送也;长江天际,以心送也。极浅极深,极淡极浓,真仙笔也。
清吴烶《唐诗选胜直解》
# 不必作苦语,此等语如朝阳鸣风。
清宋顾乐《唐人万首绝句选评》
# 陈婉俊补注:千古丽句(“烟花三月”句下)。
清孙洙《唐诗三百首》
# 送行之作夥矣,莫不有南浦销魂之意。太白与襄阳,皆一代才人,而兼密友,其送行宜累笺不尽。乃此诗首二句仅言自武昌至扬州。后二句叙别意,言天末孤帆,江流无际,止寥寥十四字,似无甚深意者。盖此诗作于别后,襄阳此行,江程迢递,太白临江送别,直望至帆影向空而尽,唯见浩荡江流,接天无际,尚怅望依依,帆影尽而离心不尽。十四字中,正复深情无限,曹子建所谓“爱至望苦深”也。
清俞陛云《诗境浅说续编》
# 善写情者不贵质言,但将别时景象有感于心者写出,即可使诵其诗者发生同感也。
清刘永济《唐诗绝句精华》
下一篇:唐·李白《将进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