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yóu
xiè
shì
shān
tíng

朝代:唐作者:李白浏览量:5
lún
lǎo
jiāng
hǎi
zài
huān
tiān
qīng
bìng
xián
jiǔ
suì
fēn
róng
jiè
jūn
西
chí
yóu
liáo
sàn
qíng
sǎo
xuě
sōng
xià
mén
luó
shí
dào
xíng
xiè
gōng
chí
táng
shàng
chūn
cǎo
shēng
huā
zhī
rén
lái
shān
niǎo
xiàng
míng
tián
jiā
yǒu
měi
jiǔ
luò
zhī
qīng
zuì
nòng
guī
yuè
yáo
xīn
zhì
yíng

译文

沦落老人病卧江湖,春天再到,心绪欢欣。又病又闲,最是孤独寂寞,纵然万物欣欣,也使人伤心。今天到你的西池一游,借它的美景,抒发我郁闷的心情。把残雪扫到古松下面去,在石径攀折几枝萝藤把玩。可喜的是谢公池塘傍边,已经长出绿草尖尖。花枝招展牵缠我的衣襟,山鸟也鸣叫着与我调情。最高兴的是,你家的酒酿得好,味美香浓,我们喝,一直喝到太阳醉倒。醉了没有关系,有月亮陪着回家,半路上还有小儿子会来接我,高兴,很高兴。

逐句剖析

"沦老卧江海":沦落老人病卧江湖,

"再欢天地清":春天再到,心绪欢欣。

"病闲久寂寞":又病又闲,最是孤独寂寞,

"岁物徒芬荣":纵然万物欣欣,也使人伤心。

"借君西池游":今天到你的西池一游,

"聊以散我情":借它的美景,抒发我郁闷的心情。

"扫雪松下去":把残雪扫到古松下面去,

"扪萝石道行":在石径攀折几枝萝藤把玩。

"谢公池塘上":可喜的是谢公池塘傍边,

"春草飒已生":已经长出绿草尖尖。

"花枝拂人来":花枝招展牵缠我的衣襟,

"山鸟向我鸣":山鸟也鸣叫着与我调情。

"田家有美酒":最高兴的是,你家的酒酿得好,

"落日与之倾":味美香浓,我们喝,一直喝到太阳醉倒。

"醉罢弄归月":醉了没有关系,有月亮陪着回家,

"遥欣稚子迎":半路上还有小儿子会来接我,高兴,很高兴。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游谢氏山亭》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病中久处寂寞后,借游谢氏山亭以散心的体验。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谢公池塘上,春草飒已生。花枝拂人来,山鸟向我鸣”,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内心的愉悦。此外,诗中还描写了与田家共饮美酒、醉后赏月的情景,体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和情感的真挚表达,诗人成功地传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片宁静的山亭之中。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诗仙”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至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市)。李白与杜甫齐名,并称“李杜”,被后人誉为“诗仙”。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色彩,是屈原以来最具有个性特色和浪漫精神的诗人,达到了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代表作品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将进酒》《望庐山瀑布》等。有《李太白集》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游谢氏山亭》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也是一首出游诗。诗的前半部分(“沦老卧江海……聊以散我情”)描写了诗人久病闲居的寂寞,以及借游谢氏山亭以排遣郁闷之情。后半部分(“扫雪松下去……遥欣稚子迎”)则通过描写谢氏山亭周围的自然景色,如春草、花枝、山鸟等,以及与田家共饮美酒的情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内心的愉悦。

2. 写作手法

情景交融: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色来抒发内心情感。“谢公池塘上,春草飒已生。花枝拂人来,山鸟向我鸣”,通过对春草、花枝、山鸟等自然元素的描写,传达出诗人从寂寞到愉悦的情感转变。动静结合:诗中既有静态的自然景色,“春草飒已生”,又有动态的场景,如“花枝拂人来”“山鸟向我鸣”,这种动静结合的手法使画面更加生动,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对比:诗的前半部分写诗人久病闲居的寂寞,后半部分则写游历山亭时的愉悦,通过这种对比,突出了自然对诗人心情的慰藉。

3. 分段赏析

第一联:“沦老卧江海,再欢天地清。”诗人以“沦老卧江海”开篇,表达了自己年老体弱、久居江海之滨的无奈与寂寞。“再欢天地清”则透露出诗人对自然清新的向往和内心的愉悦。这一联通过对比,展现了诗人从寂寞到愉悦的情感转变。第二联:“病闲久寂寞,岁物徒芬荣。”“病闲久寂寞”进一步描写诗人的孤独与无奈,因病久居,生活单调,内心寂寞。“岁物徒芬荣”则写出了自然万物的生机勃勃,与诗人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诗人内心的落寞。第三联:“借君西池游,聊以散我情。”诗人通过“借君西池游”引出游览谢氏山亭的目的,表达了希望通过游历山亭来排遣内心的寂寞。“聊以散我情”则直接点明了诗人的初衷,为后文的描写做了铺垫。第四联:“扫雪松下去,扪萝石道行。”“扫雪松下去”描写了诗人在山亭周围的活动,扫去松树下的积雪,准备游览。“扪萝石道行”则展现了诗人沿着石道前行,攀援藤萝的生动场景。这一联通过描写动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和内心的愉悦。第五联:“谢公池塘上,春草飒已生”“谢公池塘上”化用了谢灵运的典故,诗人站在谢公池塘边,感受到春草的生机。“春草飒已生”则描写了春草随风摇曳的景象,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这一联通过描写自然景色,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第六联:“花枝拂人来,山鸟向我鸣。”“花枝拂人来”描写了花枝随风摆动,轻轻拂过行人的场景,充满了动感。“山鸟向我鸣”则描写了山鸟的鸣叫,为画面增添了生机。这一联通过动静结合的手法,展现了自然的灵动与美好。第七联:“田家有美酒,落日与之倾。”“田家有美酒”描写了诗人与山亭附近的农家共饮美酒的情景。“落日与之倾”则写出了诗人与农家在落日余晖中共饮的惬意与欢乐。这一联通过描写田园生活,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第八联:“醉罢弄归月,遥欣稚子迎。“醉罢弄归月”描写了诗人在醉酒后,欣赏着月色归去的情景。“遥欣稚子迎”则写出了诗人想象中家中稚子迎接自己的温馨画面。这一联以温馨的画面收尾,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愉悦。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白居易《哭王质夫》

下一篇:唐·李商隐《杂曲歌辞·杨柳枝》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