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zhè
tiān

朝代:宋作者:辛弃疾浏览量:1
bìng
rào
méi
huā
jiǔ
kōng
chǐ
齿
láo
zài
wēng
hèn
fēi
xuě
qīng
sōng
pàn
què
fàng
shū
huā
cuì
zhōng
bīng
zuò
wèi
róng
dāng
nián
gōng
é
bìn
yún
sōng
zhí
làn
zuì
shāo
yín
zhú
héng
nán
kān
zài
fēng
yòng
qián
yùn
méi
sān
shān
méi
kāi
shí
yóu
yǒu
qīng
shèn
shèng
shí
bìng
chǐ
齿

译文

虽身患疾病,却仍围绕着梅花,酒杯里的酒未曾空过。只要牙齿还牢固,就别小瞧我这老头。遗憾的是,梅花旁没有纷飞的白雪与苍劲的青松,梅花却在稀疏的花朵与翠绿的叶子中开放。梅花以冰为骨,以玉为容貌。就如同当年寿阳公主额间点梅妆,鬓发蓬松的样子。真应该尽情地喝醉,点燃银烛欣赏梅花,《梅花落》笛曲难以承受多次吹奏与风吹。用之前的韵脚来创作关于梅花的诗。三山这个地方梅花开放的时候,还有很多长得十分茂盛的青叶,而我此时正被牙疼的毛病困扰。

逐句剖析

"病绕梅花酒不空":虽身患疾病,却仍围绕着梅花,酒杯里的酒未曾空过。

# 酒不空:《后汉书·卷七十·孔融传》:“及退闲职,宾客日盈其门。常叹曰:‘坐上客恒满,尊中酒不空,吾无忧矣。’”

"齿牙牢在莫欺翁":只要牙齿还牢固,就别小瞧我这老头。

# 齿牙牢在莫欺翁:唐·韩愈《赠刘师服》事:“羡君齿牙牢且洁。”西汉·刘向《说苑·卷十·敬慎》:“常摐有疾,老子往问焉,曰:‘先生疾甚矣,无遗教可以语诸弟子者乎?’常摐曰:‘子虽不问,吾将语子。’常摐曰:‘过故乡而下车,子知之乎?’老子曰:‘过故乡而下车,非谓其不忘故耶?’常摐曰:‘嘻,是已。’常摐曰:‘过乔木而趋,子知之乎?’老子曰:‘过乔木而趋,非谓敬老耶?’常摐曰:‘嘻,是已。’张其口而示老子曰:‘吾舌存乎?’老子曰:‘然。’‘吾齿存乎?’老子曰:‘亡。’常摐曰:‘子知之乎?’老子曰:‘夫舌之存也,岂非以其柔耶?齿之亡也,岂非以其刚耶?’常摐曰:‘嘻,是已。天下之事已尽矣,无以复语子哉!’”宋·苏轼《送刘攽(bān)倅海陵》诗:“君不见阮嗣宗臧否不挂口,莫誇舌在齿牙牢,是中惟可

"恨无飞雪青松畔":遗憾的是,梅花旁没有纷飞的白雪与苍劲的青松,

"却放疏花翠叶中":梅花却在稀疏的花朵与翠绿的叶子中开放。

"冰作骨":梅花以冰为骨,

"玉为容":以玉为容貌。

"当年宫额鬓云松":就如同当年寿阳公主额间点梅妆,鬓发蓬松的样子。

# 宫额:《太平御览·卷三十·〈时序部十五·人日〉》:“《杂五行书》曰:‘宋武帝女寿阳公主,人日卧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公主额上,成五出花,拂之不去。皇后留之,看得几时。经三日洗之,乃落。宫女奇其异,竞效之,今梅花妆是也。’”,当年:四卷本丙集作“常年”。

"直须烂醉烧银烛":真应该尽情地喝醉,点燃银烛欣赏梅花,

# 烂醉烧银烛:宋·苏轼《海棠诗》:“只恐夜深花睡去,高烧银烛照红妆。”

"横笛难堪一再风":《梅花落》笛曲难以承受多次吹奏与风吹。

# 横笛:横笛调名有《落梅花》。唐·和凝《望梅花》词:“何事寿阳无处觅,吹入谁家横笛。”

"用前韵赋梅":用之前的韵脚来创作关于梅花的诗。

# 用前韵赋梅:四卷本丙集作用韵赋梅。

"三山梅开时":三山这个地方梅花开放的时候,

# 三山:福州城内有越王山、九仙山、乌石山,故郡有三山之名。宋·曾巩《道山亭记》:“城中凡有三山,东曰九仙,西曰闽山,北曰越王,故郡有三山之名。”

"犹有青叶甚盛":还有很多长得十分茂盛的青叶,

# 犹有青叶甚盛:广信书院本作犹有青叶。

"余时病齿":而我此时正被牙疼的毛病困扰。

# 余时病齿:宋·王执中《针灸资生经·卷六·牙疼》:“辛帅旧患伤寒。方愈,食青梅,既而牙疼甚。有道人为之灸,屈手大指本节后陷中,灸三壮,初灸觉病牙痒,再灸觉牙有声,三壮疼止。今二十年矣,恐阳溪穴也。”按:王执中字叔权,瑞安人,宋孝宗 乾道五年进士,官灃(fēng)州教授,将作丞,《温州府志·卷十九》有传。《针灸资生经》一书作于嘉定初,上距绍熙初约二十年,其记“辛帅牙疼”事,与此词题参看,正稼轩帅闽时事也。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鹧鸪天》是宋代辛弃疾创作的诗词。作者辛弃疾在三山赏梅,虽因病齿,仍饮酒赏梅。词中描绘梅花在青叶衬托下开放,遗憾无飞雪青松相伴,通过“冰作骨,玉为容”赞美梅花品质,又借烧烛醉赏、横笛吹奏等情景,展现作者对梅花的喜爱,同时流露出一些感慨,体现出豪放与婉约兼具的风格。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将领,豪放派代表词人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居士,历城(今属山东济南)人。一生力主抗金,曾上奏疏《美芹十论》与《九议》纵论世事,但意见不被采纳。辛弃疾兼擅诗文词,而以词的成就为最高,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还与党怀英并称“辛党”。其词题材广阔,善用典故,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他的词作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词风相近。《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均有名。有《稼轩长短句》。今人邓广铭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上阕:“病绕梅花酒不空”,开篇点明作者虽身体抱恙(病齿),但仍围绕着梅花饮酒,展现出对梅花的喜爱以及豁达的心境,不因疾病而错过赏梅之乐。“齿牙牢在莫欺翁”,幽默地回应疾病,表现出一种不服老的精神,即使病齿,也不妨碍自己赏梅饮酒。“恨无飞雪青松畔,却放疏花翠叶中”,前句表达对理想中梅花与飞雪青松相伴的高雅雪景的向往,后句描绘眼前梅花在翠叶中开放的现实,对比之下,流露出一丝遗憾,但也凸显了眼前梅花在青叶衬托下的独特。下阕:“冰作骨,玉为容。当年宫额鬓云松”,先用比喻生动描绘梅花冰清玉洁的品质与姿态,再化用典故,赋予梅花历史文化的美感与柔媚。“直须烂醉烧银烛”,表明作者要尽情赏梅,即便在夜晚也要燃烛欣赏,体现对梅花的极度喜爱。“横笛难堪一再风”,“横笛”暗指《梅花落》笛曲,“一再风”表示多次吹奏,借笛曲吹奏难敌风吹,暗示梅花易逝,表达出对美好事物难以长久的感慨。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辛弃疾《太常引·论公耆德旧宗英》

下一篇:宋·辛弃疾《江山庆云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