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yǒng
·
·
méi
xuě

朝代:宋作者:辛弃疾浏览量:1
guài
hán
méi
zhī
xuě
zhǐ
nèn
chóu
jué
wèn
xùn
yán
tiān
shàng
fēi
yīng
bái
jiāng
shān
qióng
yáo
wàn
qǐng
duàn
kàn
lái
fēng
liú
tiān
jiā
yuè
yàng
biāo
xiǎo
lái
lóu
shàng
duì
huā
lín
jìng
xué
zuò
bàn
diǎn
zhuāng
é
zhuó
zhēng
yán
zhī
què
yǒu
rén
huā
yán
qíng
xiū
wèn
duō
bān
shì
qiě
fǎng
访
méi
xuě
dài
xíng
guò
qiáo
bàn
gēng
yāo
yuè

译文

难怪这寒冬的梅花,在一片雪地中,只是如此忧愁到极点。向它问讯却沉默无言,隐约好像在嫉妒,天上飞舞的洁白雪花。江河山川一夜之间,像万顷琼瑶般洁白,这样的景象又怎能去嫉妒呢。仔细看去,更增添了风度情致,自身有着格外不同的格调。傍晚来到楼上,对着梅花照着镜子,学着在额上做半点妆饰。刻意去争奇斗艳,哪知竟然会有,人嫉妒花的美丽颜色。无情的事就不要问了,很多各种各样的事。暂且独自去寻访梅花、踏赏白雪。等到走过溪上的桥,半夜时分再邀请皎洁的月亮。

逐句剖析

"怪底寒梅":难怪这寒冬的梅花,

"一枝雪里":在一片雪地中,

"只恁愁绝":只是如此忧愁到极点。

# 只恁:一作直恁。直恁:王诏校刊本及《六十家词》本俱作“只恁”。

"问讯无言":向它问讯却沉默无言,

"依稀似妒":隐约好像在嫉妒,

"天上飞英白":天上飞舞的洁白雪花。

"江山一夜":江河山川一夜之间,

# 江山:王诏校刊本及《六十家词》本俱作“江上”。

"琼瑶万顷":像万顷琼瑶般洁白,

"此段如何妒得":这样的景象又怎能去嫉妒呢。

# 此段:宋人常语,犹言“此”。如杨诚斋《钓雪舟中霜夜望月》诗:“更约梅花作渠伴,中秋不是欠此段。”陆放翁《书适》诗:“此段家风君试看,京尘扑帽独何欤。”《读道书》诗:“安得葛与陶,相从明此段。”

"细看来":仔细看去,

"风流添得":更增添了风度情致,

"自家越样标格":自身有着格外不同的格调。

"晓来楼上":傍晚来到楼上,

# 晓来:四卷本丁集作“晓来”。

"对花临镜":对着梅花照着镜子,

"学作半点妆额":学着在额上做半点妆饰。

# 妆额:一作妆娇,一作妆宫额。半妆:《南史·卷十二·〈后妃列传·梁元帝徐妃传〉》:“元帝徐妃讳昭佩,东海郯人也。……妃无容质,不见礼,帝三二年一入房。妃以帝眇一目,每知帝将至,必为半面妆以俟,帝见则大怒而出。”宫额:广信书院本、王诏校刊本及《六十家词》本俱脱“宫”字,玆从四卷本丁集及四印斋本。《太平御览·卷三十·〈时序部十五·人日〉》:“《杂五行书》曰:‘宋武帝女寿阳公主,人日卧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公主额上,成五出花,拂之不去。皇后留之,看得几时。经三日洗之,乃落。宫女奇其异,竞效之,今梅花妆是也。’”

"著意争妍":刻意去争奇斗艳,

"那知却有":哪知竟然会有,

"人妒花颜色":人嫉妒花的美丽颜色。

"无情休问":无情的事就不要问了,

"许多般事":很多各种各样的事。

"且自访梅踏雪":暂且独自去寻访梅花、踏赏白雪。

"待行过溪桥":等到走过溪上的桥,

"夜半更邀素月":半夜时分再邀请皎洁的月亮。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永遇乐·赋梅雪》是南宋辛弃疾所作的一首词,围绕梅与雪展开描写。上片写寒梅在雪中的愁绝之态,以及雪景的壮阔和梅花的独特风姿;下片转写人对梅雪的欣赏与互动,展现出对梅雪的喜爱。词中运用拟人等手法,将梅与雪的情态描绘得生动形象,语言清丽,营造出雅致的意境,体现了作者对自然景物的细致观察与独特感悟。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将领,豪放派代表词人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居士,历城(今属山东济南)人。一生力主抗金,曾上奏疏《美芹十论》与《九议》纵论世事,但意见不被采纳。辛弃疾兼擅诗文词,而以词的成就为最高,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还与党怀英并称“辛党”。其词题材广阔,善用典故,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他的词作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词风相近。《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均有名。有《稼轩长短句》。今人邓广铭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上片:​“怪底寒梅,一枝雪里,只恁愁绝”开篇点出雪中寒梅,“怪底”起笔带有些许诧异,“一枝”写出梅花的孤绝,“愁绝”将梅花拟人化,赋予其忧愁的情态,仿佛梅花在雪中独自忧愁,奠定了上片略带凄清的基调,也引发读者对梅花愁绪的好奇。​“问讯无言,依稀似妒,天上飞英白”紧承上句,写向梅花问讯却得不到回应,梅花仿佛还带着一丝嫉妒天上飞雪的洁白。“无言”“似妒”进一步强化了梅花的拟人化形象,让梅花与飞雪之间形成微妙的互动感,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江山一夜,琼瑶万顷,此段如何妒得”描绘一夜之间江山被白雪覆盖,如琼瑶般广阔。“琼瑶万顷”极写雪景之壮阔,与前文梅花的“妒”形成呼应,似乎在说如此壮丽的雪景,梅花也难以嫉妒,展现出雪的磅礴气势。​“细看来,风流添得,自家越样标格”写仔细观赏后,发现梅花在雪中更添风流,有着独特的格调。此句由景及感,从对梅雪的描绘转向对梅花品格的赞美,突出了梅花在雪中别具一格的风姿,体现了作者的欣赏之情。​下片:​“晚来楼上,对花临镜,学作半点妆额”描写傍晚在楼上对着梅花、照着镜子,学着在额上点妆。将人与梅花联系起来,通过人的动作展现对梅花的喜爱与效仿,让场景更具生活气息,也侧面烘托出梅花的美丽动人。​“著意争妍,那知却有,人妒花颜色”写梅花刻意展现美丽与其他景物争艳,却不知有人会嫉妒它的颜色。这里既写出梅花的娇艳,又通过“人妒”从侧面衬托出梅花颜色之美,增添了词的情趣与波折。​“无情休问,许多般事,且自访梅踏雪”笔锋一转,说不必去问那些无情的事情,暂且独自去寻访梅花、踏赏雪景。体现出作者放下杂事、专注于欣赏梅雪的心境,流露出对梅雪的痴迷与喜爱,也让词的节奏稍显舒缓。​“待行过溪桥,夜半更邀素月”结尾设想行过溪桥后,在夜半时分邀请皎洁的月亮一同欣赏。“素月”增添了清雅的意境,将赏梅踏雪的兴致延续到夜半,与月亮相伴,更显雅致脱俗,也让全词的意境更加悠远。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辛弃疾《蝶恋花·用前韵送人行》

下一篇:宋·辛弃疾《清平乐·为儿铁柱作》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