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交贫贱":昔日贫贱的旧交,
"太半成新贵":大半已成新贵显要。
"冠盖门前几行李":门前车盖成行,往来行李繁多热闹。
"看匆匆西笑":看他们匆匆忙忙、满脸讥笑,
"争出山来":争相出山追名逐利,
"凭谁问":可谁又曾过问,
"小草何如远志":隐居的“小草”与出仕的“远志”,究竟哪个更合本心之道。
"悠悠今古事":悠悠古今多少事。
"得丧乘除":得失盈亏,
"暮四朝三又何异":不过像朝三暮四般虚幻无别。
"任掀天勋业":纵然有惊天动地的功业,
# 勋业:一作事业。,掀天:广信书院本误作“轩天”,玆从四卷本丁集。勋业:一作事业。
"冠古文章":冠绝古今的文章,
"有几个、":又有几人、
"笙歌晚岁":能在晚年得享笙歌安乐。
"况满屋貂蝉未为荣":何况满室显贵的貂蝉冠饰并非真荣耀,
"记裂土分茅":牢记家族曾“裂土分茅”受封诸侯,
# 分茅:广信书院本误作“分封”,玆从四卷本丁集。
"是公家世":才是世代传承的荣光本色。
南宋将领,豪放派代表词人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居士,历城(今属山东济南)人。一生力主抗金,曾上奏疏《美芹十论》与《九议》纵论世事,但意见不被采纳。辛弃疾兼擅诗文词,而以词的成就为最高,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还与党怀英并称“辛党”。其词题材广阔,善用典故,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他的词作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词风相近。《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均有名。有《稼轩长短句》。今人邓广铭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
1. 分段赏析
上片:“旧交贫贱,太半成新贵。冠盖门前几行李”三句直陈世态变化,昔日贫贱旧交大多跻身显贵,门前车盖成行、行李繁多,以“冠盖”的显赫与“贫贱”的往昔形成鲜明对比,暗讽官场趋炎附势之风。“看匆匆哂笑,争出山来,凭谁问,小草何如远志”以“匆匆哂笑”“争出山”刻画新贵们急于追名逐利的丑态,借“小草”与“远志”的典故(《世说新语》载,隐居为“远志”,出仕为“小草”),质问世人只慕功名却无视初心,辛辣批判热衷仕途、抛弃归隐之志的世相,字里行间满是对钻营之徒的轻蔑。下片:“悠悠今古事。得丧乘除,暮四朝三又何异”承上启下,感慨古今世事如损益变化、朝三暮四般虚幻无定,消解功名富贵的永恒价值。“任掀天勋业,冠古文章,有几个、笙歌晚岁”以退笔反问,纵有惊天功业、盖世文章,又有几人能在晚年享受安宁?暗含对汲汲于功名者的悲悯。“况满屋貂蝉未为荣,记裂土分茅,是公家世”以“貂蝉”(显贵冠饰)反衬“裂土分茅”(分封诸侯的大典),点明真正的荣耀源自家族世代的功勋传承,而非一时的荣华富贵,既否定世俗价值,又含蓄表达对自身家世与理想的坚守,于冷峻批判中见孤高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