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zhè
tiān
·
·
zhǐ
diǎn
zhāi
zūn
kāi

朝代:宋作者:辛弃疾浏览量:1
zhǐ
diǎn
fāng
zūn
kāi
fēng
fān
yǐn
jiǔ
chuán
huí
fāng
jīng
gòng
zhé
jīn
tóu
liǔ
què
chóng
xún
lǐng
shàng
méi
cuī
yuè
shàng
huàn
fēng
lái
chóu
píng
qìng
chǐ
jīn
léi
zhǐ
chóu
huà
jiǎo
lóu
tóu
guǎn
āi
xián
cuī

译文

指着精美的酒杯,特意为这场相聚开启美酒。风帆不要把载酒的船引回去。刚刚还惊讶于一起在渡口折柳(送别),却又欣喜于再次一起寻找岭上的梅花。催促月亮升起,呼唤清风过来。不要担心酒瓶喝光,也不会因酒器贵重却无酒而羞愧。只担心楼头响起画角声,急促的管乐和弦乐依次催促(相聚结束)。

逐句剖析

"指点芳尊特地开":指着精美的酒杯,特意为这场相聚开启美酒。

"风帆莫引酒船回":风帆不要把载酒的船引回去。

# 风帆莫引酒船回:《史记·卷二十八·封禅书》:“自威、宣、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莱、方丈、瀛洲。此三神山者,其傅在勃海中,去人不远;患且至,则船风引而去。”宋·苏轼《寄吴德仁兼简陈季常》:“稽山不是无贺老,我自兴尽回酒船。”

"方惊共折津头柳":刚刚还惊讶于一起在渡口折柳(送别),

"却喜重寻岭上梅":却又欣喜于再次一起寻找岭上的梅花。

# 岭上梅:唐·白居易《白氏六帖·卷九十九·梅》:“庾岭上花,南枝已落,北枝方开,寒暖之候异也。”

"催月上":催促月亮升起,

"唤风来":呼唤清风过来。

"莫愁瓶罄耻金罍":不要担心酒瓶喝光,也不会因酒器贵重却无酒而羞愧。

# 莫愁瓶罄耻金罍:《诗经·小雅·蓼莪》:“瓶之罄矣,维罍之耻。”

"只愁画角楼头起":只担心楼头响起画角声,

"急管哀弦次第催":急促的管乐和弦乐依次催促(相聚结束)。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鹧鸪天·指点斋尊特地开》是南宋词人辛弃疾所作的一首词,收录于其词作集。开篇写特意摆开酒筵,希望友人留下共饮。回忆起曾在渡口折柳送别,如今又欣喜于一起赏岭上梅花。接着催促月亮升起,呼唤清风徐来,不愁酒尽,只怕楼头画角响起,急管哀弦催促相聚结束。此作品巧妙融合了豪放与婉约两种风格,借由对宴饮场景的细致描绘,隐隐透露出词人怀才不遇、壮志难以实现的哀伤。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将领,豪放派代表词人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居士,历城(今属山东济南)人。一生力主抗金,曾上奏疏《美芹十论》与《九议》纵论世事,但意见不被采纳。辛弃疾兼擅诗文词,而以词的成就为最高,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还与党怀英并称“辛党”。其词题材广阔,善用典故,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他的词作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词风相近。《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均有名。有《稼轩长短句》。今人邓广铭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辛弃疾遭弹劾去职后,在江西带湖闲居期间(1181-1192年)。当时南宋朝廷主和派当政,主张抗金的辛弃疾因政见不合而被罢官,转而将家国情怀倾注于词作之中。词中“却喜重寻岭上梅”等句表明,此作应是词人往来带湖与友人交游时的抒怀之作。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抒情词。描绘了词人往来带湖与友人交游的生活场景,表达了其虽遭罢黜仍心系家国的深沉情感,反映了南宋主和派当政时期主战派士人的精神境遇。

2. 写作手法

铺陈:“催月上,唤风来。莫愁瓶罄耻金罍。只愁画角楼头起,急管哀弦次第催”。通过连续描述催促月上、唤风,劝慰莫愁酒尽,又转而担忧画角声起、弦乐催促,从不同行为与心理角度层层铺陈,细腻展现出词人既想尽情享受眼前欢乐,又担忧欢乐易逝的复杂心境。用典:“共折津头柳”句​​巧用​​“折柳赠别”典故​​。​​典故源自《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汉代起“折柳”渐成送别习俗,寓含挽留与祝福。辛弃疾以“共折柳”的动作,暗写与友人在渡口的离别场景,既延续古意,又以“共”字强化互动感,使离情更显真挚含蓄。

3. 分段赏析

上阕:“指点芳尊特地开,风帆莫引酒船回。方惊共折津头柳,却喜重寻岭上梅。”开篇“指点芳尊特地开”表明词人特意摆开酒筵,“风帆莫引酒船回”表达希望友人留下共饮的心情。“方惊共折津头柳”回忆过去渡口折柳送别的场景,流露出离别之惊忧。“却喜重寻岭上梅”则笔锋一转,写如今一起赏岭上梅花的欣喜,心情从担忧转为喜悦,突出相聚的珍贵。下阕:“催月上,唤风来,莫愁瓶罄耻金罍。只愁画角楼头起,急管哀弦次第催。”“催月上,唤风来”,词人积极营造美好的相聚氛围,“莫愁瓶罄耻金罍”表示不愁酒尽,尽情享受相聚。然而,“只愁画角楼头起,急管哀弦次第催”,却话锋一转,担忧楼头画角声响起,急管哀弦催促相聚结束,将欢快的氛围打破,流露出对相聚短暂的无奈与担忧,使情感更加复杂深沉。

4. 作品点评

这首词虽不及《破阵子》《永遇乐》等名作传播广泛,却被清代词论家视为辛词中的独特风格。现代研究认为,作品在传统宴饮主题中融入了深沉的家国思绪,形成了寓悲于欢的艺术特色。现存最早的文本见于元代大德年间刊行的《稼轩长短句》刻本。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辛弃疾《洞仙歌·松关桂岭》

下一篇:宋·辛弃疾《虞美人·送赵达夫》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