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cháo
zhōng
cuò
·
·
shēn
cán
yuè
guò
shān
fáng

朝代:宋作者:辛弃疾浏览量:1
shēn
cán
yuè
guò
shān
fáng
shuì
jué
běi
chuāng
liáng
rào
zhōng
tíng
tiān
xīng
dǒu
wén
zhāng
zhāo
lái
huà
shān
lín
zhōng
dǐng
chù
nán
wàng
jūn
xiàng
shā
tóu
wèn
bái
ōu
zhī
xíng
cáng

译文

夜已经很深了,一弯残月慢慢越过山间的房屋,睡醒后感觉北窗下十分凉爽。起身独自在庭院中漫步,满天的星斗就像美丽的文章。早晨有客人来访交谈,山林隐居与朝廷为官,哪一处更让人难以忘怀。你若要问我的行止去向,就去沙边细细询问白鸥吧。

逐句剖析

"夜深残月过山房":夜已经很深了,一弯残月慢慢越过山间的房屋,

"睡觉北窗凉":睡醒后感觉北窗下十分凉爽。

"起绕中庭独步":起身独自在庭院中漫步,

"一天星斗文章":满天的星斗就像美丽的文章。

# 星斗文章:杜牧《华清宫三十韵》诗:“雷霆驰号令,星斗焕文章。”

"朝来客话":早晨有客人来访交谈,

"山林钟鼎":山林隐居与朝廷为官,

# 山林钟鼎:唐杜甫《清明二首》:钟鼎山林各天性,浊醪粗饭任吾年。

"那处难忘":哪一处更让人难以忘怀。

"君向沙头细问":你若要问我的行止去向,

"白鸥知我行藏":就去沙边细细询问白鸥吧。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朝中措·夜深残月过山房》是南宋词人辛弃疾所作的一首词。主题围绕生活感悟与对人生选择的思索。开篇描绘夜深人静,残月过房,诗人睡醒后觉北窗凉意,起身绕庭独步,见满天星斗,营造出孤独清冷氛围。接着通过与朝来客的对话,探讨山林隐逸与钟鼎仕途,哪处更难忘。最后以“白鸥知我行藏”暗示自己的隐逸志向。上片侧重写景,下片重在抒情与议论。此词风格蕴藉,以含蓄之笔,将辛弃疾内心的孤独、对人生的思考以及隐逸情怀。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将领,豪放派代表词人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居士,历城(今属山东济南)人。一生力主抗金,曾上奏疏《美芹十论》与《九议》纵论世事,但意见不被采纳。辛弃疾兼擅诗文词,而以词的成就为最高,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还与党怀英并称“辛党”。其词题材广阔,善用典故,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他的词作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词风相近。《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均有名。有《稼轩长短句》。今人邓广铭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夜深残月过山房,睡觉北窗凉。起绕中庭独步,一天星斗文章。”词人通过描写深夜的残月、北窗的凉意以及满天的星斗等景色,营造出一种清幽、孤寂的氛围,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和寂寞之情。象征:“白鸥知我行藏”一句中,“白鸥”这一意象常常象征着自由、闲适、隐逸的生活状态。词人以白鸥自比,暗示自己向往像白鸥一样远离尘世喧嚣,过着自由自在的隐逸生活,同时也借白鸥来表明自己的行藏和志向。

2. 分段赏析

上片开篇“夜深残月过山房”,点明时间是深夜,残月缓缓越过山房,勾勒出一幅静谧又略带凄清的画面,奠定了整首词的基调。“睡觉北窗凉”,词人从睡梦中醒来,感受到北窗袭来的凉意,不仅是身体的凉意,更暗示出内心的孤寂清冷。“起绕中庭独步,一天星斗文章”,词人起身在庭院中独自踱步,仰头望见满天星斗,仿佛是一篇篇壮丽的文章,此句以景衬情,借满天星斗的宏大景象,更凸显出词人孤身一人的渺小与孤独。下片“朝来客话,山林钟鼎,那处难忘”,早晨有客人来访,谈论起山林隐逸生活与钟鼎仕途生涯,究竟哪一种更让人难以忘怀,引发了词人对人生选择的思考。“君向沙头细问,白鸥知我行藏”,词人最后告诉客人,如果想知道自己的行止与志向,就去沙头细细询问白鸥吧,因为白鸥象征着自由闲适的隐逸生活,表明词人内心向往着如白鸥般自由自在的隐居生活,委婉地表达了自己的隐逸情怀。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辛弃疾《满江红·暮春》

下一篇:宋·辛弃疾《念奴娇·参》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