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què
qiáo
xiān
·
·
zèng

朝代:宋作者:辛弃疾浏览量:1
biān
bái
lái
gào
ér
kān
shǔ
zhǔ
rén
lián
lián
yào
xīn
rán
chù
bái
shā
yuǎn
qīng
bié
zhǔ
shèng
yǒu
xiā
tiào
qiū
tīng
jūn
fēi
bǎo
shí
lái
kàn
tou
shàng
fēng
chuī

译文

溪边的白鹭呀。我来告诉你。溪里的鱼儿已经寥寥可数了。我固然爱护你,可你也该怜惜鱼儿,我们大家之间要快活相处才对。在远远那片白色沙岸,在水中那个青泥小岛。有许多虾在跳,泥鳅在舞。你可以飞去那里随意觅食,吃饱了再飞回来,当微风吹动你头顶上那根长长的羽毛,我就来迎接你。

逐句剖析

"溪边白鹭":溪边的白鹭呀。

"来吾告汝":我来告诉你。

"溪里鱼儿堪数":溪里的鱼儿已经寥寥可数了。

# 堪数:不堪一数,形容溪里鱼儿已寥寥无几。

"主人怜汝汝怜鱼":我固然爱护你,可你也该怜惜鱼儿,

# 汝:你,指白鹭。,怜:爱。,主人:词人自称。

"要物我、欣然一处":我们大家之间要快活相处才对。

# 物我:物与我,即白鹭和它的主人。

"白沙远浦":在远远那片白色沙岸,

# 白沙远浦:远处的白沙岸边。浦:水边,河岸。

"青泥别渚":在水中那个青泥小岛。

# 青泥别渚:别处的青泥洼地。渚:小洲,水中小块陆地。

"剩有虾跳鳅舞":有许多虾在跳,泥鳅在舞。

# 鳅:泥鳅。,剩有:多有,有的是。

"听君飞去饱时来":你可以飞去那里随意觅食,吃饱了再飞回来,

# 听君:听君:一作“任君”。听:听任,任凭。

"看头上、风吹一缕":当微风吹动你头顶上那根长长的羽毛,我就来迎接你。

# 一缕:指白鹭顶部的白色羽毛。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鹊桥仙・赠鹭鸶》为南宋辛弃疾所作。也是一首咏物词,此词主题独特,通过与鹭鸶对话展开。上片,词人恳请鹭鸶莫食溪中鱼儿,流露出对游鱼的怜爱,也表达对自由生活的热爱。下片,将目光投向远浦别渚,以鱼虾鳅为对比,展现爱憎分明态度。全词运用拟人手法,生动鲜活。辛弃疾罢官归隐后作此词,既饱含壮志未酬、孤独寂寞之感,又借鹭鸶、鱼虾鳅等象征善恶,抒发对现实的幽愤。开篇祈使,尽显急切;下片意境拓宽,看似放达实则辛酸,情感深沉蕴藉,在随兴之笔中蕴含深意。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将领,豪放派代表词人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居士,历城(今属山东济南)人。一生力主抗金,曾上奏疏《美芹十论》与《九议》纵论世事,但意见不被采纳。辛弃疾兼擅诗文词,而以词的成就为最高,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还与党怀英并称“辛党”。其词题材广阔,善用典故,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他的词作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词风相近。《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均有名。有《稼轩长短句》。今人邓广铭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鹊桥仙·赠鹭鸶》是南宋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词。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年)至宋光宗绍熙五年(1194年)期间,辛弃疾两次被贬,于家乡江西上饶的带湖以及铅山瓢泉过上了长达二十年的闲居生活。在这段时光里,辛弃疾创作了诸多词篇,这些作品格调沉郁悲凉,字里行间满是孤愤之情。就拿《鹊桥仙・赠鹭鸶》来说,从其展现出的格调以及流露的情绪判断,应是他隐居时期的作品。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鹊桥仙・赠鹭鸾》是南宋豪放派词人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词作,词人以新奇视角切入,与白鹭展开一场特殊“交谈”,直言溪中鱼儿数量稀少,且弱小可爱,劝其不妨将捕食目标转向别处丰富的小虾、泥鳅。这看似简单的对白鹭捕食习性的调侃,实则蕴含着词人对世间万物关系的深度思索。辛弃疾内心殷切期盼宇宙间所有生灵皆能和谐共生、融洽相处,倡导对弱小群体给予关爱与怜惜。彼时辛弃疾正处于罢官归隐的人生低谷,空有一身抱负却壮志难酬,孤独寂寞之感如影随形,可他又不甘于沉沦现状。于是借与白鹭的这番交流,巧妙地将自己对社会秩序、自然生态的关怀,与个人壮志未酬、渴望改变却无奈无力的复杂心境紧密交织,隐晦而深刻地传达出内心的纠结与执着,展现出一位爱国词人即便身处困境,仍心系天下的高尚情怀。

2. 写作手法

拟人:全词主要采用拟人化手法,将鹭鸶当作能听懂人言的对象与之对话,“溪边白鹭,来吾告汝”,仿佛鹭鸶能与词人交流,使词作更具趣味性和感染力,赋予鹭鸶人的特性,便于词人借鹭鸶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对比:通过对鱼儿和虾鳅不同态度的对比,表现出词人爱憎分明的态度。词中对溪中鱼儿是爱怜的,希望鹭鸶不要捕食它们,而对“虾”“鳅”之类则表现出厌恶,诱导鹭鸶去吃虾鳅,以鱼虾鳅来象征善类和恶类,使主题更加鲜明。借物抒情:词人借与鹭鸶的对话这一形式,表面上是在说鹭鸶捕食鱼虾之事,实际上是借题发挥,抒发自己壮志未酬、孤独寂寞的心情,以及对现实的感怀和爱憎分明的态度,将自己的情感寄托于鹭鸶、鱼虾等事物之中。

3. 分段赏析

这首词上阕开篇,词人以“溪边白鹭,来吾告汝”这种近乎口语化的祈使句,直截了当地将溪边捕食鱼儿的白鹭唤至跟前,瞬间拉近了与读者和白鹭的距离,营造出一种与白鹭亲切对话的氛围。随后,词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向白鹭诉说溪中鱼儿的状况。“鱼儿堪数”点明溪里的鱼儿数量已然稀少,流露出对鱼儿生存境遇的担忧。接着,词人表达出自己爱惜游鱼的情感,希望白鹭也能与鱼儿“欣然一处”,彼此和谐共处,这种对物我和谐境界的追求,实际上反映出词人对自由自在、安宁平和生活的向往。在这过程中,词人通过对白鹭的劝诫,委婉地抒发了自己内心对世间美好事物的珍视与守护之情,看似是人与鸟的对话,实则是词人理想生活状态的一种映射,为下阕的情感深化做了铺垫。下阕笔锋一转,词人的思绪从眼前溪边拓展到远浦别渚,从清美的鱼儿联想到泥沙中舞动的虾鳅。他诱导白鹭前往别处饱食虾鳅,想象中饱食归来的白鹭宛如头上白羽飘飘的斗士,这一奇特想象鲜明地表达出词人对“虾鳅”这类象征丑恶事物的极度厌恶。从对鱼儿的怜惜到对虾鳅的反感,通过对比,词人爱憎分明的态度展露无遗。同时,下阕也反映出词人在现实生活中壮志难酬、理想破灭后的无奈与愤懑。表面上是劝白鹭另寻食物,实则暗示自己在现实困境中,虽心怀不满却又无力改变,只能借这种看似荒诞的想象和对白鹭的劝说,来抒发内心深处的孤愤。最后两句看似放达,实则饱含辛酸,词人借物抒情,将自己对现实的失望与绝望之情融入到对白鹭的描述中,情感表达深沉蕴藉,使整首词的内涵更为丰富、深刻。

4. 作品点评

《鹊桥仙・赠鹭鸾》在构思上堪称独树一帜,荒诞离奇的表象之下,巧妙蕴藏着源自生活的天真意趣,以及对人生的深刻洞察与体悟。从结构来看,词人匠心独运,以人向鸟倾诉作为贯穿全篇的核心脉络,搭建起整首词的基本架构。这种别出心裁的设计,打破了传统词作上下片泾渭分明的常规分段模式,然而上下片在表意上却又存在着巧妙的转折,衔接自然流畅,展现出词人高超的布局技巧。该词呈现出与辛弃疾惯常风格截然不同的面貌。摒弃了以往词作中大量用典的繁复手法,转而采用通俗直白、贴近生活的口语化表述,字里行间不见丝毫雕琢痕迹,尽显质朴本真。全词通篇巧用拟人之法,赋予鸟儿以人的情感与思维,借人与鸟的交流互动,将词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与思考娓娓道来,使得整首词看似浅显易懂,实则蕴含着耐人寻味的深刻意蕴。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稼轩虽闲置,然青山绿水毕竟不虚,故孤独寂寞之中,亦聊以寄托身心,如此之作,便是闲久无聊所生发者,意思却颇奇特,且容易见出性情,此却是稼轩独有之本事,宋词之中不易见也。其奇何在?题目已然奇,如稼轩者,词中亦多有赠矣,而今乃赠鹭鸶。通篇构思更奇,纯然是稼轩对鹭鸶之言说,并无鹭鸶之回言。词中稼轩所说之事更奇,开篇便直接对所赠之对象言说,如此呼来唤去,可见并非外物,而是稼轩情亲中之物事。所说之事,却是借小见大,并非稼轩故意渲染;所说之事,却是稼轩为鱼儿求情,偏道出数理:“溪里鱼儿堪数”“主人怜汝汝怜鱼,要物我、欣然一处”。“物我欣然一处”最好,稼轩对自家风景如此,居中调停外物,真主人姿态也!虽则为鱼儿求情,却也为鹭鸶指出生路所在,便是下片所道者,想溪水中能有鱼儿几许?非鹭鸶展露本领处也。故通观此词,真稼轩神来之作!

现代聊城大学外国语学院汉语国际教育系副教授于永森《稼轩词选笺评》

# 故通观此词,真稼轩神来之作!

现代于永森《稼轩词选笺评》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辛弃疾《菩萨蛮》

下一篇:宋·辛弃疾《江神子·闻蝉蛙戏作》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