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mèng

朝代:宋作者:辛弃疾浏览量:1
dào
yán
zhēn
chéng
wàng
shēng
gèng
zhuǎn
yào
shí
shēng
zhēn
dào
píng
zōu
shèng
rén

译文

道家所说的人能够长生不死,实在是荒谬的说法,佛家所说的超脱生死轮回的“无生”观念,更是荒谬不实的。如果想要认识到关于生死的真正道理,就必须依靠以孔子、孟子等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及其经典著作来探寻。

逐句剖析

"道言不死真成妄":道家所说的人能够长生不死,实在是荒谬的说法,

"佛语无生更转诬":佛家所说的超脱生死轮回的“无生”观念,更是荒谬不实的。

"要识死生真道理":如果想要认识到关于生死的真正道理,

"须凭邹鲁圣人儒":就必须依靠以孔子、孟子等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及其经典著作来探寻。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读语孟》是南宋词人辛弃疾的诗作。辛弃疾不仅是著名词人,其诗作也有独特见解。此诗围绕对道家“不死”观念和佛家“无生”思想的评判展开,表达了诗人认为应从儒家经典(《论语》《孟子》)中探寻生死真谛的观点,体现了他对儒、道、佛三家思想的思考,反映出其对儒家思想的推崇。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将领,豪放派代表词人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居士,历城(今属山东济南)人。一生力主抗金,曾上奏疏《美芹十论》与《九议》纵论世事,但意见不被采纳。辛弃疾兼擅诗文词,而以词的成就为最高,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还与党怀英并称“辛党”。其词题材广阔,善用典故,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他的词作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词风相近。《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均有名。有《稼轩长短句》。今人邓广铭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写作手法

对比:将道家“不死”和佛家“无生”的观点与儒家思想进行对比,通过对前两者的批判,突出儒家思想在探寻生死问题上的重要性,使自己的观点更加鲜明。直抒胸臆:诗人毫不隐晦地表达自己对道、佛两家观点的否定以及对儒家思想的推崇,情感表达直接而强烈,让读者能清晰感受到诗人的思想倾向。

2. 分段赏析

《读语孟》“道言不死真成妄”:第一句针对道家“长生不死”的观点进行评判。道家追求长生不老,然而在现实中,生命有生有死是自然规律,“不死”的说法显然是虚妄的,诗人直接否定了道家这一观念,表明其对生命有限性的认知。“佛语无生更转诬”:第二句批判佛家“无生”的思想。佛家讲“无生”,追求超脱生死轮回的境界。但诗人认为这种说法更是荒谬不实的。在诗人看来,生命的存在是客观事实,“无生”之说违背了现实,是对生命的一种歪曲。“要识死生真道理”:第三句提出了一个问题,即如何才能认识到关于生死的真正道理,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引出下文对正确思想的探寻。“须凭邹鲁圣人儒”:最后一句给出了答案,诗人认为要想了解生死的真谛,必须依靠儒家思想。“邹鲁圣人儒”指的是以孔子(鲁国)、孟子(邹国)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儒家重视现实人生,在对待生死问题上有其独特而深刻的见解,诗人认为从儒家经典中可以找到关于生死的正确认知。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辛弃疾《鹊桥仙·席上和赵晋臣敷文》

下一篇:宋·辛弃疾《鹧鸪天·石门道中》

猜你喜欢